蔣緯國打造的王牌部隊,卻被陳誠白送給了粟裕,成為華野頭號主力
和一心想從政接班的兄長蔣經國不同,蔣家二公子蔣緯國的人生規劃則更傾向於軍旅。他20歲赴德留學,擔任“軍事名家”蔣百里的少尉侍從官,次年進入德國陸軍慕尼黑軍官學校,親身經歷了二戰德軍對波蘭的閃電戰行動,這樣的履歷不可謂不光鮮。
而二戰留給蔣緯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坦克和機械化部隊在現代戰爭中的完美運用和統治地位。德國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橫掃半個歐洲,憑藉的正是一支強大的裝甲部隊。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認知,蔣緯國幾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對德軍裝甲部隊理論的學習之中。
後來蔣緯國由德赴美,以秘密顧問的身份參與到了美軍第一個裝甲師的組建工作中,用4個月的時間幫助美軍完成了裝甲部隊的編訓。蔣緯國在自傳中回憶這一段經歷時曾説:“這對我而言算是一個歷練;對美國而言,也總算輔助他們完成裝甲建軍。”
1939年,在外闖蕩多年的蔣緯國回國,並受到了父親蔣介石的格外關照。蔣介石把國軍在印度受訓的戰車部隊調回上海,改編為戰車第1團,任命蔣緯國為中校副團長,直接掌握這支最精鋭的裝甲部隊。
戰車第1團是印緬戰場上的功勳部隊,回國後又補充了大量的美製M3A3坦克和抗戰中繳獲的日本坦克,戰鬥力是當時國軍裝甲部隊中最為強悍的一支。蔣介石把這樣一支寶貝部隊交給蔣緯國,目的就是讓他在軍隊中擁有自己的勢力,打牢根基和威望。
解放戰爭爆發後,蔣介石曾計劃組建10個快速縱隊,以增加國軍的機動打擊力量。而蔣緯國對此卻有不同意見,認為有多大的本錢幹多大的事,裝甲部隊不能靠步兵充數,搞出10個快速縱隊純屬胡鬧,3個已經是極限。
蔣介石聽了兒子的話,將國軍的各兵種部隊彙編成3個快速縱隊。其中最精鋭的第一快速縱隊就是以蔣緯國麾下戰車1團第1營為基幹,配屬整編第80旅,炮兵第4、5團各一部及汽車團、通信營、工兵營,總兵力超過1萬人。
而這支部隊在裝備方面則更加豪華,擁有美製M-1式105mm榴彈炮24門,美製M3A3輕型坦克24輛,上百輛的美製“道奇”十輪大卡車,部分M3裝甲偵察車和M3裝甲輸送車,還有不少美製“威利斯”吉普車和美製中吉普。
不過因為蔣緯國資歷尚淺,蔣介石也不敢太徇私,讓他直接越級掌管快速縱隊,所以他把這支精鋭交給了親信陳誠的手下石祖黃。而陳誠也十分明白,快速縱隊的組建是蔣二公子提議的,基幹也是他戰車1營,這支部隊他只是代為掌管,遲早要物歸原主的。
1946年10月,國軍對山東和華中解放區發起全面進攻。第1快速縱隊也從徐州出發,沿津浦鐵路用火車輸送至韓莊車站,並在之後配合整編第26師成功佔領棗莊。第1快速縱隊首戰表現不錯,也是受到了國軍內部的大肆吹捧。蔣緯國更是帶着夫人親自趕到前線慰問,向戰車營的官兵訓話説:“陳毅粟裕沒有反坦克炮,其奈我何,徒有白白來送死。”。
蔣緯國自信滿滿,剛剛打了勝仗的整編第26師師長馬勵武更是狂妄地沒邊,一個勁地催促這部隊抓緊追擊陳粟大軍。不過快速縱隊總指揮石祖黃看出馬勵武無德無才,不甘心受他制約,便一氣之下丟下部隊跑回了徐州。
陳誠為了不失去對快速縱隊的控制,又讓另一位親信車蕃如接任縱隊司令。車蕃如到任後看到部隊跟着馬勵武的26師莽衝莽打,知道遲早要出事,向陳誠請求後撤又不被批准,便也找藉口溜回了南京,把指揮權扔給了副司令鄒震嶽。
剛上戰場就3度換帥,蔣緯國的“寶貝部隊”似乎成了國軍中最燙手的山芋,誰都不願接手。馬勵武死黃埔一期生,和蔣介石有私交,但打仗卻是個馬虎了事的角色,他手下的26師就曾流傳過3句打油詩“要吃苦,就跟馬勵武。三月不關餉,還得當二百主。戰鬥一打響,他第一溜之乎。”
26師和快速第1縱隊莽撞出擊,很快就呈現孤軍深入的狀態。石祖黃、車蕃如看出了問題,都選擇了溜之大吉,但偏偏陳誠和馬勵武沒有半點察覺。在戰局最緊張的階段,馬勵武甚至還邀請33軍軍長李玉堂到嶧縣看了一出京劇《風波亭》。
李玉堂看到馬勵武后也是轉呈了蔣緯國的話,説:“緯國來電話詢問第一縱隊的狀況,我代你回話,快速第一縱隊與你在一起,沒問題,他心裏是擔心他的一張牌喲。”馬勵武倒是敢於打包票,説“李軍長放心,我26師和快速第1縱隊只等着陳粟來犯了。第1縱隊是二公子的心肝,玉堂兄,你給緯國回電時,多美言幾句吧。”
不過也就在馬勵武看着京劇,跟李玉堂吹着小牛的這個當口,另一邊的魯南戰場上卻風雲突變。
在華中野戰軍司令員粟裕的軍事地圖上,標出了兩個圓圈,一個馬勵武的整編26師,另一個則是馮治安的59師。敵人的戰線擺得很長,且呈現相互策應的掎角之勢,而這兩個圓圈則是這個陣線上最為突出的兩個點。
應對重兵圍剿,集中優勢兵力攻其一點,這是粟裕最為擅長的戰法。如果按照常規的戰略思維,先拿下戰鬥力較弱的59師無疑是最佳的選擇,而且成功率高。而26師是有美械裝備的嫡系主力,更配屬有華野從未打過的多兵種快速縱隊,若打它則風險極大。
但在經過“慎重”的一夜決策之後,粟裕最終選擇放過59師這條小魚,決定以四倍半於敵的兵力,圍殲最精鋭的26師。對於粟裕來説,要想徹底改變魯南戰場的敵我態勢,就得捨得本錢釣大魚。而且孤軍深入,且“富得流油”的26師着實讓過慣了苦日子的粟裕有些眼饞。
1947年1月2日晚9時,山東野戰軍和華中野戰軍在幾十裏寬的戰線上對整編26師和第1快速縱隊發動圍攻。此時的馬勵武正在後方看大戲,26師沒有統一指揮,各旅團互不配合,各自保存實力,士兵們暈頭轉向。
一夜激戰之後,華野左、右兩路縱隊成功殲滅26師師部及所轄兩個旅。快速第1縱隊也被挾圍在陳家橋、賈頭、作字溝的狹小地域中。正在這個時候,魯南天氣驟變,風雨加雪,寒風刺骨。快速縱隊的坦克、汽車全部陷在了泥沼之中。粟裕高興地説:“天助我也!快速縱隊末日來了。”
馬勵武曾把快速縱隊安排在一個小村莊內,讓坦克並排列成阻擊陣地,前面挖掘外壕、設置鹿砦,後面則佈置了炮兵陣地,看似防守嚴密,其實卻讓機械化的部隊徹底失去了運動的空間,只能被動挨打。
鄒震嶽知道26師主力已經完了,倉皇地帶着快速縱隊向嶧縣縣城突圍,卻在半路上被華野各部隊再次發起合圍。僅僅5個小時,這支蔣緯國苦心經營的美式王牌機械化部隊,幾乎全軍覆沒,除少數幾輛坦克僥倖漏網外,其餘全部被殲滅,馬勵武也在之後的戰鬥中當了我軍的俘虜。
戰役結束後,山東野戰軍司令員陳毅視察戰場時詩興大發,便寫了了一首《魯南大捷》,“快速縱隊起如飛,印緬桂來自鼓吹。魯南泥濘行不得,坦克變成廢鐵堆,快速縱隊今以矣,二十六師汝何為,徐州薛嶽掩面哭,南京蔣賊應淚垂。”
魯南戰役山野和華野全殲26師44旅、169旅,第一快速縱隊共3萬多人,繳獲坦克24輛,卡車200多輛,榴彈炮48門,各類小炮400餘門。之後華東野戰軍成立,目光長遠的陳毅、粟裕也利用此戰繳獲的裝備,組建全軍第一支特種兵縱隊。
特縱成立時間雖晚,卻是解放戰爭後期華野出鏡率最高,戰績最輝煌的一支部隊。1947年4月的泰安戰役,三個縱隊幾天都打不下來的嵩裏山,被特縱的榴彈炮團幾個小時攻克。孟良崮堵死74師,開封、濟南兩大戰役特縱炮兵更是立下攻堅頭功。
淮海戰役圍攻陳官莊,特縱以炮兵和坦克大隊配合,摧毀敵前沿工事和制高點火力層的戰法幾乎無往不勝。而更加值得一提的是,蔣緯國曾親自率領戰1團餘部參加淮海戰役,正是在陳官莊被打了個全軍覆沒。蔣二公子一直引以為傲的裝甲雄獅,最終卻敗在了自家生產的炮火裏,不能不説是種莫大的諷刺。
後來渡江戰役,特縱炮兵炮擊擅自闖入長江流域英艦紫石英號,也是打響了我軍歷史上對外第一炮。這一事件也宣告着自1840年以來,西方國家軍艦可以隨意進入中國內河的歷史正式終結。三野特縱,註定是我軍歷史上一座永恆的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