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講“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是何意?古人傳下的講究

古語道:“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意思是説人能活到七十歲,自古以來都很少有,這句話説明了古人都不長壽。《論語》中也寫出了對壽命的説法: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代表人到五十歲已經算長壽了,這個年歲的人已經看淡生死,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歲。到了六十六歲人就變得,什麼話都聽得下去了。

但是到了六十六歲就是人生的一道坎,所以俗語有“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的説法。

古人講“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是何意?古人傳下的講究

俗語大部分是經驗總結,這些俗語能夠幫助我們指引人生的道路。在生活和工作的過程中少走彎路,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存在一定的迷信思想,“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 ,就是希望吃女兒的一刀肉,躲過六十六歲這個坎坷。

一、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

俗語大多都寫的是民風民俗,“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雖然是老祖宗留下的習俗,實際上卻包含了子女對父母的孝心。父母含辛茹苦的將孩子,培養成人非常不容易。特別是在農村條件相對落後的情況下,父母省吃儉用拉着兒女長大。

古人講“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是何意?古人傳下的講究

兒女們長大之後有了自己的事業,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生活。有的兒女由於在外地發展,以一年到頭都沒有時間,回到父母身邊噓寒問暖。其實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孝道是每個做兒女的義務,也是一個人的道德規範。

所以説民間有一句俗語叫做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

既是一種傳統的民俗,又告訴孩子們父母已經活到六十六歲了。隨着年紀越來越大,身體狀況大不如從前,所以孩子應該多抽出一點時間去照顧父母。

當父母六十六歲高齡的時候,作為閨女就要親自到肉店,買一斤到兩斤豬肉。拿着豬肉回家給父母做一頓美味的食物,希望父母能夠健康長壽。

這也是父母享受閨女的孝敬,所以民間俗語就有,“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這樣的説法。

古人講“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是何意?古人傳下的講究

這些俗語會經常提醒孩子們,在六十六歲生辰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回家去看望父母。

在古代六十六歲已經是高齡老人,六十六歲還能夠吃閨女做的肉,證明老人的牙口比較好,而且身體相對比較健康。所以“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是希望父母能夠健康長壽。

我們每個人都要學會感恩,感恩父母就是一個正常人應該做的事情。“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雖然只是一句民間俗語,但是卻提醒子女要經常回家看看,盡到一個做兒女的責任和義務。

古人講“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是何意?古人傳下的講究

二、六十六歲是人的一個坎

老話説人這一輩子可能會分幾道坎兒,分別是五十五歲、六十六歲、七十三歲和八十四歲。

雖然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是古人相信命運之説,自己活到這個年歲上,就可能會出現這樣會那樣的坎坷,其實仔細想想有一定的道理。

人到了五十五歲之後,身體健康狀態就開始走下坡路,五十五歲的人身體的各個器官和功能,出現逐漸衰落的狀態。人在五十五歲以後經常會生病,身體狀況大不如從前。五十五歲這道坎過不去,有一種命不久矣的感覺。

古人講“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是何意?古人傳下的講究

六十六歲也是人生的一道坎,老話上講:“人過六十六,不死掉塊肉”。

意思就是人活到六十六歲之後,即使不死也不可避免的會受到皮肉之苦。古代有這樣一個説法,六十六歲是閻王殿設下的一道坎。

所以在六十六歲生辰這一天,吃一頓閨女做的肉,就能夠躲過閻王設的這一道坎兒,就可以活得更長久一些。

六十六歲這一天為什麼偏偏要吃閨女買的肉,其實這也是老人們的一個私心。女兒出嫁了之後就是“外人”,所以每次回孃家只是串門兒。再加上家裏家外工作和生活上的瑣事比較多,所以一年到頭也沒有時間回去看望父母。

所以老人想閨女了,就希望在六十六歲時吃上閨女的一刀肉。

古人講“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是何意?古人傳下的講究

結 語

父母到了六十六歲這個關鍵時刻,一定要讓女兒為其盡孝。也圓了父母的一種心願,更表現出閨女對父母的一片孝敬之心。在古代農村吃上一頓肉是非常奢侈的事,父母活了半輩子,在即將入土之前,希望看到閨女對自己的關愛。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41 字。

轉載請註明: 古人講“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是何意?古人傳下的講究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