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不敢為天下先,是真的不去爭第一嗎?

由 伯國平 發佈於 經典

不敢為天下先,出自《道德經》第六十七章,意思是不敢做天下第一。現在對於老子提出的“不敢為天下先”的解釋五花八門:有的説不敢為天下先是怕“槍打出頭鳥”;有的説不敢為天下先是不在時間上爭第一;有的説不敢為天下先是以不爭先而爭先……

其實老子提出的不敢為天下先的意思是:自己主觀上不要想着做事是為了爭第一,而是做事就是做事,用謙遜、內斂、低調的品行把事情做好,這樣也許會得到名利,不過因為具有謙遜內斂的高尚品行,這樣的名利也是任何人無法奪走的。當然,這些名利不是做事的目的,而是高尚品行做事的副產品,內心自然也不要對名利產生過多貪慾。所以,老子並不是怕槍打出頭鳥,也不是所謂的不在時間上爭第一,更不是以不爭之名行相爭之事。老子只是認為用不爭第一的心態及高尚的品行去認真做事就可以了,對於這樣做事所取得的名利只是順其自然的結果。

六十七章:天下皆謂我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夫我有三寶,持而寶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衞之。

譯文:天下人都説我講的道很大,似乎不能比擬。正因為它太大,所以才不能比擬。如果能比擬,就顯得渺小了。我有三件法寶,緊緊抓着把它們看成寶物:一是慈愛,二是節儉,三是不敢做天下第一。慈愛,所以能勇敢;生活節儉,所以能擴大財富;不敢做天下第一,所以能成為師長。如果捨棄慈愛還很勇敢,捨棄節儉仍在擴大財富,不在後而想走在第一,就會面臨死亡。慈愛,用來交戰就能獲勝,用來防守就能鞏固。天要救助他,就會讓慈愛來保衞他 。

我們從全章的內容可以看出,老子所説的三件法寶:慈愛、節儉、不敢做天下第一,都是針對人的品行而言的,其實不敢做天下第一的含義可以用“謙遜”簡單概括。擁有慈愛就能勇敢,慈愛之心可以讓人沒有恐懼、沒有私心,面對危險和困難時也會義無反顧地迎難而上;

擁有節儉就能擴大財富,節儉是一種美德,它不同於吝嗇,該花的錢就花,不該花的錢就不花,再加之老子輕視外在物質層面,可以説,老子所説的節儉就是不要注重吃喝玩樂等物質上的享受,而是要把錢花在利國利民的關鍵事情上,這樣解決了根本問題反而會讓財富增加;

擁有不敢做天下第一的謙遜就能成為師長,謙遜的品質能讓人時時處於冷靜之中,不會輕浮也不會躁動,這樣可以更全面更客觀地看待和分析問題,而且在與他人的相處上謙遜的品質也會讓對方感到舒服和尊重,從而得到眾人的推崇而成為師長。

所以,老子認為如果人具有慈愛、節儉、謙遜這些美德就不會過於看重外在的名利,而是更注重自己的內心,越注重自己的內心也就越接近“道”,這樣自然會遠離死亡、戰無不勝,即使是天也會要救助他。

其實,老子提出這樣的觀點也是出於他的辯證思想,他在第二章中就指出了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一切事物都以對立面為自己存在的前提,“相反相成,相互依存: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另外,在第二十二章中,老子通過矛盾轉化的辯證法思想得出了“不爭”的結論:

第二十二章: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譯文:委曲才能保全,彎曲就能伸直;低窪才能盈滿,破舊才能更新;少取才能得到,貪多就會惑亂。因此聖人遵守道而成為天下的典範。不自賞而能明智;不自以為是而能彰顯;不自我誇耀而能有功勞;不妄自尊大而能位高。只因不跟人相爭,所以天下沒人能爭過他。

從這一章可以看出老子認為事物常在對立的關係中產生,也會由正面向反面轉化。另外,老子提出了 “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兵。強大處下,柔弱處上”的觀點,從中可以看出,老子推崇“柔弱”,認為強大是死亡的前奏,柔弱才是真正的強者,在《道德經》全書中老子就多次提到水、風、谷、嬰兒等物象,以此來説明弱能勝強的觀點。尤其是水,老子總結出了四點特徵和作用:一是柔弱;二是善於趨下;三是容納同類的無窮力量;四是滋養萬物而不與相爭。

所以綜合以上來看,老子在事物的對立中更看重柔弱的一方,認為表面柔弱實則剛強,他的這一觀點也同樣符合開篇所説的“不敢為天下先”的主旨,就是以內斂謙遜的品行做事,看似是“不思進取”之意,實則會得到眾人的敬重而成為眾人的師長。當然,這種敬重不是來源於自己有目的性地爭取而來,而是自身謙遜不爭的品行被眾人所認可和推崇。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關注我不走丟,更多精彩內容絕不讓你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