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小楠姐聊生活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我國曆史其實就是皇帝的歷史,西方國家也一樣在古代是一部君主史。只不過我國沒有嚴格的宗教,而西方則有虔誠的宗教,自此我國與西方的歷史開始不同。
1644年,正是明末時期,當時我國出現4位皇帝,分別是崇禎皇帝、李自成、張獻忠、順治皇帝。同一時期出現如此眾多的皇帝,而且都有各自地盤,歷史有過,但很少。對於這四位帝,劉亞洲將軍曾在自己寫的文章中這樣評價:“崇禎把房間打掃乾淨,李自成把牀鋪好,張獻忠替人家寬衣解帶,最後多爾袞興沖沖地雲雨巫山”。
劉亞洲將軍對我國曆史同一年存在這4位皇帝進行了點評,讓我們來看劉將軍如何看待四位皇帝。
一、崇禎皇帝是一個“小農”皇帝。
劉亞洲認為,崇禎皇帝是非常不合格的皇帝,他認為明朝是歷史上最壞的一個王朝。朱元璋家族血統裏有最無恥的基因。崇禎皇帝經常説的一句話:“朕非亡國之君”。他認為自己不是亡國國皇帝,但他確實就當了亡國皇帝。
明朝到了崇禎手裏,也是歷史的必然,並不能全怪崇禎皇帝,明朝滅亡已經沒有什麼懸今。歷史上很多亡國的皇帝,既有喝酒亡國的,也愛色亡國的,有暴虐成性而亡國的,還有奢侈而亡國的。
那麼崇禎是一個什麼樣的亡國君呢?
劉亞洲認為崇禎皇帝是一個“滅人才的亡國君”。他認為整個明朝晚期,崇禎皇帝並不像一個皇帝,而是一個與手下有仇恨的人,非要把手下人殺死才高興。
一個王朝的發展需要人才,同樣一個王朝開疆拓土也需要有人才。雖然明朝到了末期,但依然人才濟濟。從古至今,無論亂世還是王朝更替之時,其實並不缺人才,關鍵是皇帝如何發現和使用人才。但同樣是人才,在崇禎手裏最後變成了“亡國之臣”,而到了李自成手下就阿諛奉承之臣,但到了多爾袞手裏就成了“開國之臣”。
我國古代一直是一個人治社會,皇帝一人治天下。但讓後人不明白的是,明朝到崇禎手裏,人才很多,為什麼崇禎皇帝不好好利用這些人才呢?
“性格決定命運”,崇禎皇帝的性格,也決定了民族的命運,他認為天下最厲害的人才是他,而大臣都是庸才。實際上正好相反,
劉亞洲説,我國古代皇帝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農民性。因為我國自古就是奉行的小自耕農本位,大地主則很少。這是因為我國兩年多年來,始終在“均田”上下功夫,一直反對土地兼併,因此地主也決定不了一個民族的命運。而農民種完地也沒有剩餘的資本,也沒有剩餘的勞動力,於是農民起義,把皇帝推翻了,最後農民當了皇帝。比如陳勝吳廣就是這樣的皇帝,朱元璋同樣也是。
崇禎皇帝身上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小農性格,這是朱元璋血統。當時明末防止清朝與抵抗李自成等人的農民起義都需要錢,前線三次打報告向崇禎皇帝要錢。此時崇禎決定向民間借一年房租,但此時民怨四齊,認為崇禎皇帝不管老百姓死活。
崇禎到底是否有錢?
作為堂堂一個皇帝,不可能沒有錢。後來李自成攻陷京城後,在紫禁城裏藏錢的庫房發現“有鎮庫銀,積年不用者三千七百萬錠,金一千萬錠,皆五百兩為一錠。”一些金銀都長黴了。可見崇禎有很多錢,為什麼不發軍餉呢?
再來看看崇禎手下的那些人才,也不缺天才,當時崇禎不敢用天才,當時袁崇煥就是一個天才,但死得很慘。據史料記載,袁崇煥曾對崇禎皇帝説:“予我錢糧與兵馬,我一人足以守遼!”袁崇煥説得很豪氣,但崇禎皇帝卻對他懷疑了,並沒有立即表態。為什麼呢?
崇禎皇帝嫉妒袁崇煥了,為什麼這樣説呢?因為崇禎這樣疑心很重的人,後來皇太極用低級的反間計,崇禎居然還信了,而且還殘酷的把袁崇煥殺死,讓後人產生懷疑。
二、張獻忠就是一個“屠夫”
張獻忠作為一個典型的農民皇帝,他的性格與崇禎皇帝有一拼,他也嫉妒人才。但他卻是一個典型的農民嫉妒心理,比崇禎皇帝那種嫉妒要強,因為張獻忠做在明處,而崇禎則喜歡在暗處,偷偷摸摸的嫉妒。
張獻忠在四川當皇帝后,他也組織了一次科舉考試,第一任新科狀元非常有才,張獻忠便把他帶在身邊,經常問詢。但不久就殺了這個狀元。有人問張獻忠為什麼殺此人?張獻忠説他太喜歡這個人了,於是就殺了他。
張獻忠在四川當皇帝,為何沒有穩住,最後還得撤出來?主要還是張獻忠濫殺無辜,不得民心。經常殺人,因此人們稱張獻忠為“屠夫”。看來這個名字並非醜化他,張獻忠本就沒什麼文化,他也沒有高超的治國技術。
劉亞洲將軍對張獻忠評價不高,認為他像“禽獸”。當天下被李自成奪下時,張獻忠就自暴自棄,在四川施暴行。
成都附近挖掘出近萬具白骨,據考證是張獻忠所殺。1644年11月初十,大西軍驅趕民眾到九眼橋進行屠殺。但當要行刑時,突然打雷,張獻忠大怒:“你放我到人間來殺人,今天為什麼還用雷來嚇我?!”命令士兵用大炮朝天空放三炮。
張獻忠每天殺一個地方的人,都要進行記錄。張獻忠還變態把女人的小腳砍下來堆成山,帶着小妾去看,當場把小妾的腳也砍下。
三、李自成與崇禎性格也相同
李自成也是一個農民皇帝,雖然他與崇禎相比,李自成是勝者,但恰恰因為李自成贏了,他也成了悲劇式人物。作為一個農民領袖,最後推翻大明江山當了皇帝,的確稱得上英雄。但李自成既是英雄,也是一個悲劇式的人物。
本來李自成打進北京城,逼死了崇禎皇帝,他應該鞏固江山。但李自成太自信了,沒想到除了虎視眈眈的清朝,還有吳三桂。
關於李自成的歷史,已經被後人寫濫了,雖然他是勝者,但他與崇禎一樣也有農民的小家子氣。也正是這種性格,也毀了李自成。
劉亞洲説,李自成進城後,就像一個莊稼漢一樣。當了皇帝,國家都是他的,他卻依然愛財。就和崇禎一樣,國家都被滅了,卻還想着保留自己的財富。
李自成全盤接收了崇禎的國庫,還對明朝那些遺臣進行審訊,逼他們交出金銀。李自成的大順軍在北京42天,卻把大量的金銀運到西安。
吳三桂起兵後,李自成率大順軍的精鋭與其作戰,但這些大順軍居然帶着大包小包去作戰。包裏裝的是啥?全是搶來的財寶,甚至還有女人跟着去打仗。
有人説李自成推翻明朝,無非就是進北京撈點錢,李自成則説:“陝,吾之故鄉也。富貴必歸故鄉。即十燕未足易一西安!”眼光比項羽還短!
劉亞洲將軍認為,李自成最大的對手是他自己,與崇禎皇帝一樣,也是一個眼光窄,而且胸襟很小的人,他也妒才,李自成殺李巖與崇禎殺袁崇煥差不多。其實李巖只是一個經常給李自成提意見的人。
殺李巖牛金星起到了一定作用,魯迅曾説,暴君統治下的臣民,可能比暴君更殘暴,如果李自成不失敗,其建立的大順王朝比明朝好不了哪去。
逼反了吳三桂後,李自成決定親征,宋獻策和李巖都勸李自成不能去:“皇上去於皇上不利,三桂來於三桂不利。”但李自成此時卻很矛盾,但為了面子還要去。他徵吳三桂時,帶了兩個人,一個是吳三桂父親吳襄,一個是吳三桂朋友張若麟。李自成本想招安吳三桂,但吳三桂卻決意與李自成對着幹。
四、順治帝背後的多爾袞
順治雖然也是同時期的皇帝,但順治只有6歲,還是個娃娃,順治皇帝背後人物最關鍵,此人就是多爾袞。
劉亞洲認為多爾袞是一位合格的領導人。多爾袞在東北本來過得很舒服,但他卻把入主中原作為目標,可見他與成吉思汗等北方部落首領一樣,都有很重的中原意識。多爾袞心胸是開闊的,他意識到清人的落後,因此他虛心接受漢化。清朝立國靠漢化,而清朝亡國靠的是西化。
多爾袞寬容大量,識才用才,吳三桂來降,他立即授予與自己平等的封王。就憑這一點,崇禎與李自成都比不多爾袞。
歡迎各位看官批評指正,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參考資料:《清史稿》、《亞洲文集》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