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高”時代,“非雙高”院校如何作為?
進入“雙高”的院校是經過專業評價並得到行政認可的,而沒有進入“雙高”的院校,自然在一些方面或綜合實力或服務面向上還沒有達到國家設定的“雙高”標準。但首次“雙高”遴選重點是“現代農業、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技術技能人才緊缺領域”,所以不在此服務領域內的院校自然就難以入圍。這就意味着,並不是所有未入圍的“非雙高”院校水平就沒有達到“雙高”的硬件要求。“雙高”院校是改革引領者,“非雙高”院校不要因此覺得低人一等而“自暴自棄”,“非雙高”院校仍然是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的主體。
此外,從專業羣組建邏輯來看,院校在申報“雙高”時,既有從綜合實力考慮的,也有從申報策略考量的,哪些專業入羣還帶有鮮明的區域性特點。所以,未進入“雙高”的專業羣可能與進入“雙高”的專業羣在名稱上一樣,但羣內專業可能不完全一樣,因而不能簡單地把相同名稱專業羣的實力進行比較。即使進入“雙高”的專業羣可能是該校最有特色的,但卻不一定是最強的。因此,理性認識“非雙高”,對“雙高”院校和“非雙高”院校都十分重要。
充分認識自身差距。首次“雙高”遴選,國家明確了扶優扶強的原則,明確了省級、學校、專業3個層面的基本條件,尤其在學校層面明確了9項標誌性成果,這就意味着,進入“雙高”的院校一定是基礎條件優良、改革成效突出、辦學特色鮮明的高職院校和專業羣,在辦學質量、就業率、畢業生水平、社會支持度、校企合作、實訓成效、“三教”質量等方面得到公認。相比較而言,“非雙高”院校可能在某一方面或某幾方面不比“雙高”院校差,但在事實面前不要拿自己的長項比他人短項,也不要把自己的個項比他人全項,更不要因不科學的比較而影響辦學的鬥志和行為。有夢想的院校應該去找發展的標杆,在全面比較中認識到自身的差距,尤其要找到存在短板的原因。這既是“雙高”時代“非雙高”院校應有的心理狀態,也是“非雙高”院校在未來事業發展中凝心聚力的思想基礎。
明確與“雙高”院校同等的育人責任。“雙高”的榮譽只是暫時的,肩扛改革發展使命才是5年乃至更長時間的責任;因“雙高”獲得大量資源只是贏得了更好的發展條件,肩負引領中國高職教育發展、創建世界一流高職教育的責任則是沉甸甸的。“雙高”的表徵是改革發展,但其本質仍然是“育人”,只是對“雙高”院校的育人標準更高了,黨和國家以及全社會對“雙高”院校的育人期待更高了。“非雙高”院校只是未進入“雙高”圍牆,但其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與“雙高”院校並無兩樣;“雙高”院校要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而“非雙高”院校則有了“雙高”院校的標杆。前有標杆引領,後有殷殷期待,“非雙高”院校的育人責任不是減輕了,反而在“無光環”的不利環境下履行好育人職責的擔子更重了,“非雙高”院校應該甩下包袱、自加壓力、負重奮進。
確立特色發展的價值追求。首次“雙高”遴選方案較之過去示範評選方案的最大不同在於實行績效管理、動態管理,實行“有進有出、優勝劣汰”機制,其潛台詞是“雙高”不是終身制、不是入圍者獨有。一方面,進入“雙高”的院校,如果資金籌措有力、建設成效顯著,國家將加大支持力度;如果資金籌措不力、實施進展緩慢、建設實效有限,國家將提出警告並酌減資金支持額度;如果出現重大問題、經整改仍無改善,國家將中止項目建設,並規定該項目學校不得再次申請“雙高”項目。與此同時,在圍牆外的“非雙高”院校,只要辦出特色,提高服務能力,就有可能在未來的遴選中入圍。所以,“雙高”不是終身制,“非雙高”不是一成不變的,只要經過努力達到“雙高”條件是有可能把“非雙高”變成“雙高”的。“非雙高”院校應該認清大局,以“雙高”為目標,在辦學模式、管理方式、專業建設、培養途徑等方面確立特色發展的價值追求,在全國1400多所高職院校大花園中,努力以個性化色彩和性狀來奪目,從而贏得應有的社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