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柔藥材基地首迎城裏的好奇寶寶,更多孩子來此上“課外課”
“遠處懸崖上的那種野生藥材叫石韋,現在天熱雨多,顏色是深色的,等到了旱季,就變成淺色的了。”在懷柔區九渡河鎮九合川藥材種植基地,53歲的村民孫洪敏領着一羣小學生,邊走邊講,隨手一指就能講一大通,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
識藥材、扎香囊、挖丹蔘。近日,北京十一學校一分校和懷柔區九渡河鎮聯合開展社會實踐大課堂活動,220餘名學生走進九合川藥材種植基地瞭解中草藥知識。這也是該基地首次以互動體驗的形式開展中小學生社會實踐活動。
九渡河鎮流轉村民土地1600畝,成立九合川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馴化種植山上的野生中草藥,目前已種植品種120餘種。基地也是鎮裏的精準扶貧基地,解決了30多户低收入户就業,還帶動900多户農民增收。
在中草藥種植銷售之外,基地負責人張慶彪一直琢磨着開闢新的增收渠道。今年,基地邀請鎮裏的十一學校九渡河小學組織學生來上“課外課”,沒想到該校校長很喜歡這裏,認為來這裏開展活動,對學生的知識積累、社會實踐都很有幫助,便向總校做了彙報。經過鎮上和十一學校總校溝通後,十一學校一分校也來這裏開展實踐活動。
為了迎接孩子們,基地在硬件和細節上做了充分準備,維修了道路,還增設了20個移動衞生間,安裝了洗手池等設施,藥材指示牌上的生僻字都標註了拼音。還專門從昌平中醫醫院請來兩位專業藥劑師,講解中醫藥傳統文化,手把手教孩子們配藥材、製作香囊。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基地還安排了本村的8位村嫂隨行講解,併為每個人準備了40多張中藥材“提詞卡”。
孫洪敏就是講解員之一,開始,她擔心自己沒學過中草藥的專業知識講不好,但一説起這些山上馴化下來的中草藥野生狀態下長在哪、長什麼樣、當地人怎麼用,她就滔滔不絕,沒想到孩子們都特別喜歡!
基地的藥把式們也當起了“講師”,回答孩子們的各種問題。張慶彪則重點介紹自己建設基地的創業故事。比如,為了採到中藥材的“野籽兒”,不但附近的山他都爬過,連門頭溝的山都快爬遍了,最遠的還去過內蒙古赤峯。採挖、培育、試種……每個環節都經歷了一次次失敗,才迎來了馴化成功大規模種植的今天。“孩子們既要增長知識,也要受受挫折教育!”張慶彪説。
當天的活動很成功,為此,基地已經和十一學校達成了進一步的合作意向,將來會有更多盟校學生來基地“遊學”,基地將進一步提高建設水平,既當好孩子們的“社會大課堂”,也能持續地帶動農民增收。
閆劼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