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手握重兵,朱棣為什麼不學李世民直接造朱元璋的反?
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啓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自古盛世出太宗,王朝的命運往往掌握在“皇二代”手中,李世民與朱棣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細讀歷史不難發現,李世民與朱棣有着諸多相似之處。比如,他們都是開國皇帝最優秀的兒子,在位期間都開創了空前盛世,死後廟號都是“太宗”……
無需質疑,朱棣的初始廟號確實也是“太宗”,至於我們如今常説的“成祖”,那是在他死去一百多年後由其孫子的孫子的孫子嘉靖皇帝后改的。
(朱棣劇照)
除此之外,李世民與朱棣還有一個重要共同點,那就是他們的皇位都不是合法繼承的,而是靠發動軍事政變武力奪取的,説得嚴重一點,那就是謀反篡位。
但是,雖然都是造反,李世民與朱棣又不盡相同——李世民是在李淵活着的時候動手的,而朱棣則是等到朱元璋死後才行動的。
試問:朱棣手握重兵,又有成功案例在前,為什麼卻不敢學李世民直接造老爹朱元璋的反呢?
對於這個問題,筆者簡要分析如下,如有不當或不足,歡迎批評指正。
(李世民畫像)
首先,從“我”方實力來説,朱棣無法與李世民相提並論。
強調一點,這裏的“實力”不單純指軍事實力,而是指支撐造反的綜合實力,主要有建國功勳、朝中威信、軍中地位、人心凝聚力等。李淵起兵反隋,時間是在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彼時,李世民已經20歲,正值盛年,堪當重任。而且按照《新唐書》和《舊唐書》的説法,他才是晉陽起兵真正的策劃者和推動者,而李淵只能算是個執行者。
也就是説,大唐王朝的建立,李世民居功至偉,不遜色於任何一位開國功臣,無論是在朝中還是在軍中,他都有着絕對的威信和地位,而且手握重兵,羽翼豐滿。
(李世民劇照)而朱棣則不同,朱元璋參加農民起義軍開始建功立業時,他還沒有出生,即便是到了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立明朝時(公元1368年),朱棣不不過9虛歲,還是個乳臭未乾的小毛孩子。
也就是説,大明王朝的建立,朱棣並未參與其中。所以朱元璋在位期間,朱棣在朝中以及軍中的威信和地位,完全無法與一眾文臣武將相比,更莫提徐達、常遇春等開國功臣,所以縱然有兵權在手,也無法一呼百應,對抗朝廷。
(唐高祖李淵畫像)再者,從“敵”方實力來説,朱元璋則遠遠強於李淵。雖然都是建立王朝的開國皇帝,但李淵和朱元璋對朝堂內外的把控力有着天壤之別。
在李世民的萬丈光芒下,李世民顯得黯淡無光,儼然就是史上最沒有存在感的開國之君。唐朝建立後,軍政大權分散在各位皇子和功臣手中,李淵能夠直接調動的兵力十分有限。所以,想要逼他退位,並非毫無可能。
反觀朱元璋,卻堪稱史上最強大的權力怪獸,明朝建立後,為了大權獨攬,他不惜大殺功臣,還廢除了在中國沿襲了千年的宰相制度,實現了君權一家獨大。任何皇子,任何大臣,但凡想要造他的反,都無異於以卵擊石。
(明太祖朱元璋畫像)另外,唐朝與明朝分封制度的不同,也直接導致了朱棣無法學李世民。單論軍事實力,朱棣其實並不比李世民弱,畢竟他手握重兵,鎮守邊境,軍隊的數量和戰鬥力都是毋庸置疑的。但問題是,明朝的皇子分封制度與唐朝有着本質上的區別,這讓他很難迅速政變成功,奪取皇位。
眾所周知,李世民稱帝前封秦王,朱棣稱帝前封燕王,從級別上看都是最至高無上的一字親王,但此親王非彼親王,唐朝的親王留在京師,而明朝的親王卻要到封地就藩。以朱棣為例,他從很小的時候就去了北京,其勢力範圍在遠離首都的北方地區。
(明成祖朱棣畫像)
李世民要造反,只需在宮廷內進行,趁其不備,一招制敵,規模小,速度快,很容易實現。而朱棣呢,他如果學李世民造老爹的反,就必須千里迢迢從北京一直打到南京,這邊剛起兵,朱元璋那邊早已得到消息揮師平叛了,絲毫沒有成功的可能性。
至於朱元璋死後,朱棣靖難成功,那是因為朱允炆太弱了,雙方實力懸殊,給了他放手一搏的可能性,但其實也沒有必勝把握。而且,當時的朱棣面臨被削藩,他也確實到了不得不反的地步。
筆者雲:
綜上,雖然朱棣擁兵自重,軍事實力強大,但由於老爹實力更強,再加上造反路徑太長,所以無法效仿李世民直接造朱元璋的反,這是非常明智的選擇,因為如果學了,那只有死路一條。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