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雙減”後,我離開教培機構到公立學校當老師

由 勞新忠 發佈於 經典

親愛的2021年:

你好。你是我職業生涯中註定難以忘卻的一年。作為時代浪潮奔湧下的個體,職業路徑迎來拐點、切換軌道,每一分每一秒的感受都分外清晰。

“每當暴風雨來臨之前,海面總是格外平靜”。檢查、清理、等待、直到部門總監通知全體教師面談離職……作為業內一家知名教培機構的學科課程教師,直到現在,過往幾個月的每一個場景和細節仍歷歷在目。

一場夢一樣的面談過後,我如約領到了金額頗高的“n+1”離職補償。慶幸在這場突如其來的風暴中沒有“人財兩空”的同時,心裏卻開心不起來。“三十而立,還是三十不惑?”

困頓又迷茫心慌了幾天,我在本地招聘信息主頁找到一所中學的教師招聘啓事,憑藉着在校外教培機構的任職經歷和多年的教學經驗,輕鬆通過了這所普通中學的面試和試講。

然而,原以為能輕鬆駕馭這些青春期娃娃們的我,在上課的第三天就遭遇了“滑鐵盧”。學生經過前兩天的授課,摸清了老師的脾氣,開始更大膽地用叛逆行為喧奪主權,挑戰老師:成篇地抄作業,上課隨意交頭接耳、起鬨,上課鈴響了還不緊不慢地遲到進班……一向以豐富的教學經驗為傲、還擔任過培訓師的我,感覺受到了“降維打擊”。

帶着“如何才能保證課堂紀律”的抱怨和疑問,我找到年級組長求教。幾番求教和參與學校的教研會議之後,我慢慢摸索出“先立規矩,再講課,跟盯到位,抓落實”的班級管理思路。

慢慢地我發現,和之前在教培機構授課追求分數、效率不同,公立學校會更紮實地培養學生的好習慣,讓學生真正轉化所學知識。我也真切感受到,這次的“雙減”政策,在課堂教學、作業設計等方面,真的立體貼合了人才培養需求,注重全面地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讓他們在不久的將來,能找到自己的所長和熱愛,併到社會各個舞台上去發光發熱。

進入公立學校做教師兩月有餘了,參加工作8年多的我,每天早晨路過校門口、上課前站在班門口時,依舊感覺自己是個初入職場的新人。公立教育體系的課標、班級管理的經驗,以及和新時代青少年溝通的技巧……有太多需要我重新學習。

時代革新的浪潮一重又一重地捲起,是做陽光下閃耀一時的泡沫,還是踩着衝浪板在大浪裏奮勇前行?在這個體力和精力都略遜色於應屆畢業生的三十歲,在這個幸好也不算太晚的三十歲,擺平心態,先做學生,再做老師,才做學問。

新疆某公立學校教師 馬佳佳(化名)

2021年12月

■關鍵詞

營轉非

8月30日,教育部辦公廳等三部門印發《關於將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的通知》,提出2021年底前完成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的行政審批及法人登記工作,培訓機構在完成非營利性機構登記前,應暫停招生及收費行為。

政府指導價

9月2日,國家發改委、教育部、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關於加強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監管的通知》,提出義務教育階段線上和線下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屬於非營利性機構收費,依法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由政府制定基準收費標準和浮動幅度,並按程序納入地方定價目錄。

教培機構轉型

“雙減”政策落地後,包括新東方、好未來、高途、作業幫等在內的眾多教育培訓機構紛紛轉型,成人教育、職業教育、素質教育成為熱門轉型方向。但成效如何尚待檢驗。

■聲音

●“雙減”之後,孩子的語文、數學培訓班都停了,一時間母慈子孝、各種開心。但娃也不能一直閒着,就給報了聲樂班。在我看來,用興趣班代替學科類培訓班不現實,興趣班只是錦上添花。但我本來就不是雞娃的家長,孩子也不屬於學霸型,接受我們都只是普通人這個現實,孩子成績過得去,會門樂器、有點愛好、身心健康,就可以了。對我最大的影響可能是,素質課程更“費錢”。

——北京市豐台區某小學六年級學生家長 夏渺(化名)

●回顧2021年,我覺得成長很多。從最初加入教培機構,到心心念念馬上要轉正時“雙減”來臨、被迫離職,再到輾轉加入現在的素質教育培訓機構,我始終心懷感恩,以往教培機構的工作經歷讓我受益良多。我感謝“雙減”政策讓我意識到怎樣才能夠過得更好、變得更好。現在的我生活簡單、目標明確,努力看書考證提升自己,希望未來我能夠成為一名創業者,早日實現在北京買房的願望。

——北京某素質教育機構教師 鑫鑫(化名)

●2021年對於教培從業者是舉步維艱的一年。我忘不了公司關閉之後跟家長和員工説過的那一句句“抱歉”,也忘不了那排隊簽過的“退費協議”。我艱難地挺過來了,繼續尋找教育行業的新機會,期待教育迴歸到理想狀態。最後,我想跟仍從事K12學科教育的朋友説,教育去市場化、去資本化,是發展的必然。順勢而為,教育一定會以一個美好的樣子到來,讓我們跟上這艘大船前行吧。

——北京某素質教育機構教師 蔡庸芝

採寫(除署名外)/新京報記者 楊菲菲

編輯 繆晨霞 馮琪

校對 楊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