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優等生輔導後進生”對優等生公平嗎主要看能不能做到這三點

由 漆雕佁 發佈於 經典

很多中小學都有這樣一個不成文的“規矩”:成績好的學生需要幫帶成績不好的學生,名曰“互幫互進”。

從集體的角度看,優等生輔導後進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班級後進生數量、提升班級整體成績,對改善班級的學習氛圍也有一定程度的幫助;但從個體的角度看,優等生輔導後進生,必然會犧牲優等生自己的學習時間或休息時間,這似乎不太公平。

筆者的一位朋友就遇到了類似情況,他女兒不僅成績優秀,還是一直擔任班幹。從小學二年級開始,老師就安排了一個學習成績倒數的學生讓他女兒輔導。經過兩年的輔導,該生學習成績有了較大進步,現在算是班上的“中等生”。

由於四年級學習內容增多,知識點也變得複雜,班上的後進生數量增加了不少。老師於是把後進生輔導任務進行了重新分配,他女兒又被指定為輔導另一個成績墊底的學生。大概是因為輔導後進生佔據了自己太多的時間,已經影響到她的學習,朋友女兒情緒很差,她反問老師:“憑什麼讓我輔導差生?”,老師回答她:“你成績好,又是班幹,這是你應該做的事。”

朋友在得知情況後對女兒進行了安慰,雖然他理解老師的安排,但他也認為這種安排不是很合理。他説,“優等生幫助差生不是義務,也不是責任,只是同學間的情誼”。

確實,我們不應該用所謂的道德標準綁架孩子的行為,孩子接受老師分配的任務,完全是出於對集體的熱愛。他們有着很強的責任心,他們盡最大的努力幫助同學,他們不僅成績優秀,品格也非常優秀。

優秀的人可以承擔更多的義務,但這不是強制性的。就好比一個通過自己努力掙了大錢的人,他可以捐很多錢用於公益事業,可以犧牲自己的時間去幫助同鄉、朋友,讓他們發財致富。不過他的這些行為一定要出於自願,若他的行為是被強制的,一切都將失去意義。

所以,“優等生輔導後進生”究竟對優等生公不公平,筆者認為主要看能不能做到這三點。

第一點:不能強制性地給學生攤派任務,要讓學生個人自覺自願

“成績好”不是優等生幫扶後進生的理由,老師在做出學生相互幫扶決定的時候,一定要與幫扶雙方學生進行充分的溝通。

如果老師在與優等生溝通過程中,發現該生幫扶他人的意願不強烈,老師就應該尊重學生的個人想法,不安排他(她)幫扶任務;如果學生個人不願意,但他(她)的父母為了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和愛心,有讓孩子幫扶別人的想法,老師可以配合家長做好説服工作;如果學生個人願意,但他(她)的父母因為擔心幫助他人耽誤孩子學習時間,而拒絕老師的安排,老師應該予以尊重。

也就是説,老師安排優等生輔導後進生,必須要徵求學生和學生家長雙方的同意,否則不僅達不到預期輔導效果,還會增加學生的精神負擔。

第二點:不能對優等生個人的生活和學習產生較大影響

即便優等生和他(她)的家長同意老師的安排,在學生相互幫扶過程中,老師也需要對優等生保持密切關注。

有些優等生學習成績之所有優秀,完全是因為他們的父母對他們實施了有效的管教,他們的自制力並不強,且會隨着外界環境的變化而發生變化。這些學生去幫扶後進生,很容易分散自己的學習注意力,造成自己學習成績的下降,以及無法達到預期輔導效果,甚至他們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會被後進生帶偏。

所以,一旦優等生在幫扶期間內學習成績出現波動,老師就要及時與他們進行交流,找出成績下滑的原因,並判斷其是否適合繼續輔導其他學生。

第三點:學生間幫扶不能出現“異化”

學生之間的幫扶,目的是為了提升後進生的學習成績、改進後進生的學習習慣,同時不對優等生的學習和生活產生負面影響。因此我們要避免學生間幫扶出現“異化”。

比如,在幫扶過程中,優等生和後進生的關係變得越來越緊張。優等生在對後進生輔導的過程中態度比較惡劣,或後進生對優等生花時間輔導自己的行為毫無感恩之心,都會造成雙方關係的緊張。

再比如,幫扶過程中優等生與後進生迸出了“情感火花”,這在異性中學生之間比較常見。雙方接觸的時間長了,的確容易相互產生好感。

關係出現裂縫或關係變得不一般,都是學生幫扶的“異化”,老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情緒和情感變化,及時做出調整。

客觀而言,“優等生輔導後進生”是一個不錯的幫扶策略,它既可以讓後進生髮生積極的變化,也可以培養孩子的友愛之心、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不過在使用該策略時至少要做到以上三點,這樣才能把負面影響降到最低、把整體效用提升到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