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片魚泡冒出水面,為啥無魚吃鈎?魚説“我想吃,你不讓我吃”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在我們釣鯽魚正在連竿,忽然停口,窩內出現大片魚泡。但是往往大片魚泡的出現,意味着停口!浮漂就像扔進魚缸內,不僅鯽魚釣不到,大魚更是不吃鈎,為什麼?
有釣友説:“大魚進窩後,改用搓餌的守釣方式,效果比較好”,真的是這樣嗎?並不是,因為很多情況下,並不是餌團大小的問題,而是對於是什麼魚進窩不瞭解,垂釣方式也不正確,從而魚不吃鈎,首先要分清是什麼魚進窩,而不是直接用搓餌。
一、分清進窩的是什麼魚
大魚進窩是有跡可循的,窩內出現大片魚泡,就證明已經進窩。這些魚泡有的是魚類自身吐出的氣泡,有的是魚類在水底覓食,翻動水底的氣泡,可以通過魚泡的不同分辨是什麼魚進窩。比如:
鰱鱅進窩、
鰱鱅進窩後一般會有水花,因為它們是上層魚類,遊動的時候尾巴拍打水面,從而形成水花。有時候有魚泡出現,水面出現碗口大小密集的魚泡,小片出現,出水既碎,這是鰱鱅進窩或者在窩外徘徊的表現。
鯉魚進窩、
魚類為底層魚類,它們在水底覓食喜歡用嘴巴翻動水底的淤泥,水底的淤泥中有很多氣泡,隨着鯉魚的翻動,這些氣泡浮出水面,在水面形成氣泡,窩內出現大片大小不一的氣泡就證明鯉魚在窩內覓食。
草魚進窩、
草魚為中層魚類,這種魚類雖然主要食物為水生植物,但是窩內有食物誘惑的話它們也會進窩覓食。草魚吐出的魚泡的個體比較大,有大拇指指甲蓋大小,有時候會一次性出現好幾個,通常先冒出1-3個,然後密集出現一些小水泡。
不管哪種魚類進窩,它們進窩後鯽魚很容易受到驚嚇,從而逃離窩點。大型魚類還是比較精明的,並且密度也比較小,吃鈎不吃鈎就是很大問題,只有針對目標魚垂釣,才能更容易釣獲它們。
二、使用正確的垂釣方式
大魚一般喜歡安靜,在安靜的環境下,它們才會放心大膽地覓食。但並不是所有的大魚都喜歡安靜,根據魚類品種的不同,更改拋投的頻率,從而誘使大魚吃鈎,而不是直接使用搓餌。
鰱鱅的拋投頻率、
鰱鱅不需要減慢拋投的頻率,相反還要增加,因為鰱鱅為濾食性魚類,通過魚鰓過濾水中的浮游生物為食,如果拋投頻率變慢,那麼隨着窩內餌料霧化減少鰱鱅沒有食物吃,就會離開窩點,更難釣獲。
鯉魚的拋投頻率、
鯉魚雖然為大型魚類,但是生性膽小,高頻率的拋投很容易讓它產生警惕,從而離開窩點,或者魚鈎可能會掛到它。鯉魚進窩後,餌料拋投的頻率慢下來,保持幾分鐘一竿,安靜的環境才能消除鯉魚的警惕心,從而釣獲它們。
草魚的拋投頻率、
如果確定草魚進窩後,可以釣浮或者釣行程,釣接口。也可以每隔幾分鐘用打窩勺,打顆粒飼料的方式誘魚,因為草魚的食量很大,頻繁補窩能夠把草魚留在窩內,然後釣浮或者釣行程或者釣底。
並不是所有的大型魚類進窩後,都能使用搓餌垂釣,進窩的魚類品種不同,盲目的使用搓餌,對於鰱鱅和草魚來説,釣獲它們的幾率很小。只要根據進窩魚類的品種使用針對性的垂釣方式,才能更容易釣獲它們,那麼怎麼用餌呢?
三、更改用餌的方式
大魚進窩後為什麼不吃鈎,餌料的使用是一個原因,根據進窩魚類的種類,制定使用餌料的方式,只有餌料針對目標魚,才能更容易釣獲它們。
鰱鱅的用餌方式、
鰱鱅為濾食性魚類,主要靠魚鰓過濾水中的浮游生物為食,那麼餌料霧化好一些更能吸引鰱鱅開口覓食。可以調整下餌料的霧化,讓餌料霧化好些,採用拉大球的方式增加餌料的霧化垂釣,並且拋投頻率不易過慢,根據餌團的大小,保持1分鐘一竿的頻率就行了。
鯉魚的用餌方式、
鯉魚為雜食性魚類,理論上什麼都吃,但是鯉魚進窩後拉餌釣獲的幾率比較小。用搓餌守釣的方式,減慢拋投頻率,加大餌團,上拉浮漂3-4目,讓雙鈎躺底,拋投後幾分鐘提竿一次,放過漂相小動作,主抓大動作,使用這種方式釣獲鯉魚的幾率大大增加。
草魚的用餌方式、
草魚進窩後很難把握,因為這種魚類在窩內亂竄,時而在浮時而在底,即使更改用餌方式,它們吃鈎不吃鈎也不一定。如果使用搓餌和玉米粒都沒魚吃鈎的話,可以在河邊挖一點大紅蚯蚓,一次掛半根,讓蚯蚓在水底蠕動,從而吸引草魚捕食。
大魚進窩後,碰到生口魚説不定立刻就會吃鈎,碰到滑口魚説不定不管用什麼餌料,它們都不會吃鈎。但是不去改變用餌方式的話,它們吃鈎的幾率更小!
光頭總結:
大魚既然進窩,證明並不是不開口,為什麼釣不到,説白了是你不讓它吃罷了!因為不知道什麼魚,不知道它的進食方式;不知道什麼魚進窩,也沒有改變垂釣方式;不知道魚類的品種,也不知道針對性用餌,所以造成魚兒想吃也吃不到。
成串魚泡並且有規律移動、典型的鯉魚泡,採用搓餌釣鈍守釣的方式,它們吃鈎的幾率大大增加。
一簇一簇冒出片狀魚泡出水即碎、魚泡麪積越大,鰱鱅的個體越大,讓餌料霧化快一些,誘使鰱鱅吃鈎。
單個或者多個大泡、草魚進窩後,使用搓餌或者玉米守釣,實在不行就用大蚯蚓吸引草魚捕食。
其實不管用垂釣方式,不管用什麼餌料,只是增加吃鈎的幾率,使用後並不一定大魚就能吃鈎,大魚進窩後,在不吃鈎的情況下,也不用糾結太多,我們做好自己就行了,剩下的交給魚。
#謠零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