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時評:莫讓你的“教育焦慮”成了別人的“智商税”

由 漆雕佁 發佈於 經典

【民聲】莫讓你的“教育焦慮”成了別人的“智商税”

家住北京市海淀區的筆者,幾乎每天都在被各種教育培訓機構的廣告狂轟濫炸,“都兩歲了,還沒有開始學英語,您快要錯過敏感期了。” “三歲再不學編程,孩子就被時代拋棄了。” 既然是廣告,自然要製造緊迫感,“您來,我們培養您的孩子;您不來,我們培養您孩子的競爭對手”……

尚不熟悉母語規則的小寶寶,能否系統性學習與母語全然不同的第二語言?少兒編程隊還在學數數的小孩子究竟有多大效果?其實,這些問題,教育專家已經有權威回答,小孩子的認知能力是有限的,而知識的學習是需要系統性和規律性的,超越年齡拔苗助長不僅效果堪憂,有時反受其害。

説白了,有的廣告,真的就是“智商税”。我原以為“久經考場”、警惕性高、辨別能力強的當代青年人,對這些廣告應該能夠做到“刀槍不入”。但當我加入若干“媽媽羣” “閒置物品轉換羣”後,發現事實上,這些羣歸根結底都是“拼娃羣”。家長們的“教育焦慮”比推銷廣告的話術來得還誇張——不用商家“忽悠”,就能“自投羅網”,爭着搶着被“割韭菜”,交納“智商税”。

上補課班只是“沉迷雞娃,不能自拔”的家長們,日常花費的一個小頭兒。“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懷胎十月就開始購置胎教儀器,價格還很貴;生下來就開始想辦法、提前交費佔“坑好”的幼兒園;為了給孩子良好的學習氛圍,做“當代孟母”,選小區、幫孩子篩選接觸對象;最費錢的是購置天價學區房,上千萬元的“老破小”,經常要靠搶才能鎖定……家長疲於奔命地“自雞”,傾其所有地“雞娃”,到頭來,真正“上岸”考入理想學校的孩子還是那個人數。

筆者曾想過一個問題,家長們不斷前置“人生起跑線”的想法源頭在哪裏?想來想去,大概是“一代要比一代強”的這個執念作祟。的確,誰都希望自己的兒女擁有更強的能力、得到更幸福的人生。但這個想法本身就有漏洞,孩子要比自己高,後代一代比一代高,那幾代以後不就成了“巨人族”?有好的願望無可厚非,但是執着於夢想成真,就不切實際了,到頭來傷了自己,更傷了孩子。

也有很多家長“雞娃”的心態據自己説很“佛系”——花錢買心安,孩子以後別埋怨,自己也不後悔;還有家長聲稱“三觀皆正”——我自己努力,以身作則,有了快樂童年就沒有幸福人生。於是,在這種彼此“激勵”,互相“鼓勵”下,“教育焦慮”成了社會流行病。還是舉補課這個小例子,談起課外輔導,走過來的人都認為作用不大;還在經歷的人深感亂象叢生、不堪重負;即便是局外之人,也不勝其煩,希望能加大力度清理整頓。但事實上,大家交起這份“智商税”時,依然爭先恐後,唯恐自己交晚了、交少了,耽誤了孩子。

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校長唐江澎談道:“好的教育應該是培養終生運動者、責任擔當者、問題解決者和優雅生活者,給孩子們健全而優秀的人格,贏得未來的幸福,造福國家社會。今天孩子的全面素質就是國家未來的整體實力,也是我們社會的幸福程度。”在他看來,補課班報多了,只能破壞孩子的興趣,沒了興趣又何談學習?這番話網上引起了熱議。

好的教育應該是會讓學生變成更好的自己。社會需要的不只是優秀的學生,更需要優秀的人。在日益多元的社會,一個人的能力遠不是分數、證書可以量化的。如果我們只是將升學作為評判標準,那麼我們傳遞給孩子的不只是難以自拔的焦慮,也讓他們失去了本來的更多可能。換句話説,你今天交過的“智商税”,難道還要讓孩子們長大後再交一次嗎?

不過,説到底,家長們如此焦慮,是因為優質教育資源有限,以及不同區域教育發展不均衡。從根上解決問題,光我在這兒勸沒用,還是要從源頭入手,從教育資源的供給側入手。

蘇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