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今年的語文試卷“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由 長孫秀芬 發佈於 經典

6月19日上午9點,2021年上海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簡稱“中考”)語文科目順利開考。考試結束後,市教育考試院邀請了相關學科專家從立德樹人、文化傳承、學科素養、教學實踐等角度對試卷進行了評析。

一、落實立德樹人注重價值導向

試卷關注學生成長,注重文化傳承,弘揚工匠精神,體現時代主題。

課內文言語段節選自教材中的三篇經典作品《賣油翁》《核舟記》《口技》,學生通過比較閲讀可以再次領略高超的民間技藝。課外文言語段講述明成化年間的官員到地方擔任巡撫,不帶僮僕,以免引起百姓抱怨的故事,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方正自律、廉潔奉公的優良傳統。

説明文把學生帶到了600多年前的“海上絲綢之路”,激發民族自豪感,增強民族自信心。記敍文講述當代一位退休工程師給玩具做“微創手術”的故事,體現對精益求精的追求,彰顯對美好人性的讚美。“綜合運用”圍繞課本劇創作,讓學生感受到“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堅戰”的積極昂揚的新時代精神。

二、貼近學生生活體現五育並舉

試卷延續以往的古詩文、現代文、綜合運用、寫作四大板塊,堅持以學生為本、教考一致的原則。試題涵蓋了知識積累、理解分析、拓展運用等不同能力目標,堅持政治性、科學性、公平性、規範性。

如理解性默寫的情境設置滲透勞動教育,貼近學生生活,綜合運用課本劇台詞設計融入德育要求,考查人際交往中的禮貌用語,這些都體現了五育並舉的理念。

作文以“比看上去更有意思”為題,命題者對“有意思”作了解釋,體現了人文關懷。提示語“生活中的人、事、物,大多如此”,引導學生以積極的態度、開放的眼光,去發現、感悟生活的“意義”,既避免了學生簡單套題,又能觸發寫作靈感,體現以學生為本的理念。

三、注重語文素養 提升思維品質

試卷體現了對語文素養的關注。比如19題分析句子的“語言表現力”,學生可以從修辭、動詞或疊詞運用等角度入手答題,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化解讀。“綜合運用”設計了一個“用優秀寓言故事滋養心靈”的活動,凸顯了“情境創設”“文化傳承”“任務構建”“圖文並茂”等特色。圍繞課本劇創作,要求學生為演出海報寫宣傳語;運用課內外語文知識,選擇適合主題的創作手法;最後再為課本劇擬寫結尾台詞。在完成試題的過程中,學生能真切地感知傳統文化的脈動,傾聽傳統文化在當代的迴響。

試題關注思維品質的考查,比如15題要求簡述《鄭和的遠航》第7段不能刪除的理由,要求學生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通觀全篇;20題為現代文二選擇合適的標題,開放度比較高;寫作題中的“更”字激發學生從直觀的生活場景,經由一個由表及裏、由淺入深的認知過程,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既能讓學生結合實際的生活體驗、情感體驗,寫出自己的“意思”,又給學生高水平的發揮留下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四、引導教學實踐體現穩中有新

試卷關注對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如12題關聯詞的選用,14題説明文語言的準確性,16題詞語在文中的意思,18題插敍的作用等,對教學實踐有很強的引導,提醒教師在培養學生能力的同時,也要聚焦教材,注重基礎知識的積累。

試題在保持穩定的同時,有不少創新之處。課內文言的三個選段,主旨有一定的關聯,體現了羣文閲讀的重要性。“綜合運用”以“我與愚公相遇在2021年”為標題創作課本劇,巧妙地將歷史與現實交織在一起。寫作以提示語的方式來引出作文題目,而提示語本身就是學生在生活中查閲詞典的情境,是生活化的再現。

編輯:趙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