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重視繼後嫡子永琪嗎,對比他九個兄弟的婚姻或許就有答案
乾隆帝重視嫡子為眾人所知,他的一生有四位嫡子,分別是元后富察氏所生的皇次子永璉、皇七子永琮,繼後那拉氏所生的皇十二子永璂、皇十三子永璟,其中唯有皇十二子永璂長大成人,筆者在撰《乾隆帝輕視繼後的嫡子嗎?對比他十三個兄弟的名字就不難發現真相 》一文時介紹永璂名字的深厚寓意,可以看出在永璂出生時乾隆帝還是寄予厚望的,那麼永璂長大後呢?
《如懿傳》中的永璂
俗話説:“男大當婚,女大當嫁”,諸位皇子的婚姻問題自然也是展示乾隆帝心中偏好的一個重要指標,乾隆帝共有十七子,其中七個兒子早夭,唯有十個兒子成年,從這些皇子的婚姻中能否看出乾隆帝最寵愛誰呢?永璂的婚姻狀況到底是怎麼樣呢?不妨先看看他九個兄弟的婚姻狀況。
皇子婚姻的名堂
古代皇子的婚姻多有政治意味,他們的婚姻大多不受自己的控制,在歷史上,絕大多數皇子的妻妾多選自官宦之家,其中,明朝為了防止外戚干政,明令帝王妻妾應該從民間選取,除了前幾代君王有聯姻之舉,仁宗之後的帝王貴族的妻妾幾乎都是民間女子。到了清朝,沒有遵行這一規則,而是像唐、宋等朝一樣,遴選官宦女兒為皇子妻妾,這皇子婚姻自然與皇帝對兒子的偏愛和重視程度息息相關,話説白了,就是皇帝喜歡哪個兒子自然會選一位出身也很高貴的女子給他做妻子,這一點放在乾隆帝身上自然也是再適合不過了。
《如懿傳》中的大阿哥福晉伊拉里氏
乾隆帝的皇長子永璜是他在重華宮居住時所生,生母是格格富察氏,在乾隆帝即位前就已經去世,後被追封為哲妃,永璜是在乾隆九年成婚的,這一年他16歲,他的嫡福晉伊拉里氏出身不高,父祖三代都只是二等輕車都尉,在清朝,輕車都尉是較低的爵位,次於王公侯伯子男,二等輕車都尉是從三品,伊拉里氏的父親德海的實職只是個佐領,是個管理一二百人户口﹑田宅﹑兵籍﹑訴訟的小官。
皇三子永璋是乾隆帝在潛邸所生,生母是蘇氏,永璋乾隆十五年大婚時,母親已經是後宮的二號人物,也就是純貴妃。永璋的嫡福晉博爾濟吉特氏來頭很大,她與皇太極的孝端文皇后、孝莊文皇后以及順治帝的廢后、孝惠章皇后同族,來自遙遠的科爾沁,她的父親觀音保生前授理藩部額外侍郎,官秩為正二品,母親和碩淑慎公主更是厲害,她是康熙帝廢太子胤礽的女兒,被雍正帝收為養女,封為和碩公主下嫁,永璋大婚時,公主尚在,但岳父觀音保已逝。相比起大哥,永璋的嫡福晉要高貴得多。
《如懿傳》中的永珹和福晉
皇四子永珹生於宮中,生母是金佳氏,乾隆十六年指婚時,母親已經是後宮三號人物,即嘉貴妃,永珹的情況比較特殊,他的第一個指婚對象鈕祜祿氏還沒出嫁就去世,鈕祜祿氏出身名門,康熙帝的孝昭仁皇后和温僖貴妃是同族近親,其生父阿里袞時任兩廣總督,總督在清朝是正二品官職,後來阿里袞步步高昇。
永珹娶進門的嫡福晉伊爾根覺羅氏也是出身不俗,祖父是山西總督,父親和碩額駙福僧格歷任散秩大臣、山西總兵官、步軍總尉兼副都統、盛京兵部侍郎等職位,母親愛新覺羅氏是雍正帝親封的郡主,是怡親王胤祥的嫡出女兒,可見身份之尊貴。由此可見,乾隆帝對永珹是十分喜愛的,兩個指婚對象皆是不俗。
《如懿傳》中的榮親王福晉
皇五子永琪,母親是愉妃珂里葉特氏,永琪的嫡福晉西林覺羅氏是雍正帝留下的輔政大臣大學士鄂爾泰的孫女,父親鄂弼在女兒成婚後不久授漢軍正紅旗副都統、署刑部侍郎等職,後來官至四川總督。雖然永琪的岳父在聯姻前待遇平平,但鄂爾泰孫女婿這個頭銜也不算小了。
皇六子永瑢,永璋同母弟,他在成婚前就被父親過繼給叔祖父慎靖郡王允禧為嗣孫,他的指婚對象孝賢皇后和傅恆的親侄女,參將傅謙之女,雖然是親兄弟,但傅謙可萬萬不能與傅恆相提並論,一生無甚建樹。
皇八子永璇,永珹同母弟,嫡福晉章佳氏是尹繼善之女,祖父乃是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尹泰,尹繼善是清朝官場的傳奇人物,他入仕後六載成巡撫,八載至總督,深受雍正、乾隆兩朝器重,尹繼善常年任職封疆,各地總督輪着當,後來成為了大學士,美中不足的是,永璇的嫡福晉是庶出,為此,乾隆帝在指婚前後特意封嫡福晉生母張氏為一品誥命夫人。
傅恆畫像局部
皇十一子永瑆,嘉貴妃幼子,他的婚姻與前面六位哥哥比起來那可真是令人豔羨,當然這隻指其嫡福晉之尊貴,永瑆的嫡福晉是大學士、一等忠勇公傅恆之女,只此一句想來也不必多言,大家都懂。不僅如此,永瑆的大婚地點是乾隆帝當年大婚的重華宮,寵愛之深,不言而喻。
皇十五子永琰,生母令貴妃魏氏,永琰於乾隆三十九年大婚時已經被父親秘立為皇太子,生母皇貴妃和養母慶貴妃陸氏分別是後宮的一、二號人物,原本他的婚姻應該格外隆重才對,但乾隆帝不知是否為了隱藏永琰的身份,刻意淡化對兒子婚姻的重視程度。
喜塔臘氏畫像
嫡福晉喜塔臘氏出身不是特別高,她的父親和爾經額任副都統、總管內務府大臣,雖然也都是正二品官職,但遠比不上阿里袞、尹繼善等尊貴,更不要説傅恆了。不過,在永琰成婚時,乾隆帝大赦天下。
皇十七子永璘,永琰同母弟,他大婚時生母已經去世,小時候由養母穎妃照顧,他的嫡福晉就是前面提到的阿里袞之女,此時的阿里袞已經逝世,生前職位乃是協辦大學士、户部尚書,想來當年未和永珹聯姻成功,乾隆帝又將其女指給了永璘。
演員霍建華飾演的乾隆帝
盤點完基本可以看出乾隆帝諸位兒媳的出身,雖然永璋、永珹、永璇、永璘的嫡福晉都出身不俗,但終究比不上永瑆的嫡福晉,永琪、永瑢的嫡福晉在成親時也都是祖父或叔伯榮光,永璜和永琰的嫡福晉也只能屈居末流了。那麼,乾隆帝對唯一長大成人的嫡子到底如何呢?
出身華貴,尊貴萬分的博爾濟吉特氏
永璂的嫡福晉是博爾濟吉特氏,提起這個姓氏,自然就會想到孝莊太后,但需要指出,永璂的嫡福晉和孝莊太后並非同族,前文提及的永璋嫡福晉與清初的幾位皇后一樣都出身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科爾沁部是成吉思汗二弟合撒兒的後代,永璂嫡福晉出身阿巴噶部,又名阿霸垓部,皇太極的懿靖大貴妃和清初的一些嬪妃就是出自這個部落,這個部落是成吉思汗庶弟別裏古台的後裔。
《孝莊秘史》中的懿靖大貴妃
永璂嫡福晉的父親名索諾木喇布坦,是世襲的札薩克多羅郡王,他為王期間,多次幫助清廷征討叛亂部落,受到了雍正、乾隆兩朝的禮遇,乾隆二十年,還被贈以親王品級,乾隆二十一年,功勳卓著的索諾木喇布坦受到了乾隆帝的格外禮重,決定與之聯姻,索諾木喇布坦之女指婚給了年僅四歲的嫡子永璂。
此後,索諾木喇布坦果然更加賣力,對清廷多有助益,他自然也成為繼後和永璂的幕後勢力,乾隆三十年,那拉氏斷髮後數月,索諾木喇布坦患病,並於當年十月辭世,至此,永璂已經基本失去了最後的靠山。
演員周迅飾演的繼後那拉氏
貝勒永璂,高宗第十二子。乾隆四十一年,卒。嘉慶四年三月,追封貝勒。以成親王子綿偲為後,初封鎮國將軍,再進封貝子。道光十八年正月,諭曰:“綿偲逮事皇祖,昔同朕在上書房讀書者只綿偲一人。”進貝勒。二十八年,卒,子奕縉,襲貝子。卒,弟奕繕,襲鎮國公。—《清史稿?諸王傳》
因為繼後離世,永璂與博爾濟吉特氏的婚典拖到了乾隆三十四年才完成,四十一年永璂離世,年僅25歲,至死也沒有封爵,八年後,博爾濟吉特氏病故,與永璂合葬朱華山。
蔚鸞説
綜合來看,乾隆帝的諸位兒媳中,最尊貴的就是永璂的嫡福晉博爾濟吉特氏,可見在當時乾隆帝還是十分愛護永璂這個嫡子的。
《如懿傳》中嫁到蒙古的和敬公主
也有言論認為,乾隆帝早早地給永璂指婚,其實是壓根沒有想立永璂為繼承人,因為清朝自康熙帝后,蒙古女子就沒有當皇后的,連妃嬪都很少了,這種説法感覺有些牽強,永璂當時才四歲,他到底什麼樣誰又能看得出來呢?難道説乾隆帝知道自己不能長壽,已經決定在幾個年長的兒子中擇出了嗎?
況且,繼後在那幾年接連產子,深得恩寵,家族也跟着榮光,乾隆帝給永璂選一個如此尊貴的姑娘為妻子,難道不是一種助力?畢竟滿蒙聯姻本就是舊俗,乾隆帝的嫡女和敬公主嫁給了科爾沁部的色布騰巴勒珠爾,又把阿巴噶王的女兒嫁給了嫡子永璂,讓阿巴噶部心中有了牽絆,後來七女又嫁給了喀爾喀部的拉旺多爾濟,把整個蒙古牢牢控制在清廷手中,也是一種謀略。
故而,從永璂的名字到婚姻皆可看出乾隆帝對他格外重視,只可惜他成為了父母婚姻變局中的犧牲品,時也命運,即使是尊貴的嫡子也只能鬱鬱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