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雙減”下“課後3點半”乾點啥?這裏的孩子最愛秘密花園

由 諸葛寒香 發佈於 經典

2021年9月,“雙減”政策落地後的第一個新學期開學了,不上課外班後,小學生們的“課後3點半”幹些什麼?

海淀區雙榆樹中心小學緊鄰中關村眾享薈(中關村村史館),這裏已經被打造成一間開放的博物教室,有豐富多彩的活動。中關村街道和學校合作,把眾享薈向學校開放,讓孩子們就地開展勞動教育、自然教育、愛家鄉教育等。自此村史館後的眾享薈生境花園就多了一羣小學生園丁。

生境花園來歷

中關村眾享薈位於中關村大街東側,是一棟二層紅磚小樓,以前是雙榆樹街道生產服務合作社聯社的辦公樓,後來用於經營;2017年底,小紅樓正式騰退。2018年,這裏建成中關村村史館。

村史館身後,屬於雙榆樹西里鍋爐房的供熱用地,之前一直被違法建設佔據。2020年6月,中關村街道將該處違建拆除後“留白增綠”,啓動了中關村眾享薈生境花園項目建設。花園面積約450平方米。

2021年9月,在昆明舉行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BD COP15)的非政府組織平行論壇上,“中關村眾享薈生境花園”案例榮獲“生物多樣性100+全球典型案例”。

課後3點半 孩子們爭着奔向“秘密花園”

“快點快點,要上課了!”“今天我們會做什麼呢?”2021年12月30日下午3點20分,週四,雙榆樹中心小學四五年級的31名學生衝向他們的“秘密花園”——學校身後的中關村眾享薈生境花園。他們是學校“種植社團”的成員,每週四下午是種植社團在生境花園開展社團活動的時間,當天是本學期最後一堂種植課。

“今天我們要分成四組分別幹不同的活,要不先選四個‘包工頭’吧!”老師話音一落,孩子們都喊着“選我,選我!”老師很快選好人分好組並做了講解。運砂石的、鋪路的、給植物做護根的、清理枯草的,大家各自開工。

“我們學校有800多名學生,但辦學空間十分有限。操場小,還是街道幫我們協調,將學校西牆外的一條背街小巷變成步行街,給孩子們跑步、運動使用。”學校相關負責人介紹,“雙減”政策落地後,除了在校內組織“課後3點半”活動外,學校急需給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活動空間。

瞭解情況後,街道積極與學校對接。“我們把中關村眾享薈開放給學校,作為學生們的實踐基地,既可以提高學生們的科學素養和動手實踐能力,幫我們把這個共建、共治、共享的公共文化空間建設得更好,同時,也能讓中關村的孩子從小知家鄉、愛家鄉,培養科學素養!”中關村街道宣傳部長張奕説。

“感覺太棒了!”孩子們最盼過週四

新學期開學後,為了參與生境花園建設,學校專門組織了“種植社團”。在這片小花園裏,同學們收集過植物種子、製作過植物標本,還做過堆肥箱、昆蟲屋、小鳥餵食器,也修整過花園,如鋪礫石、修整步道、製作標識牌等。

“製作類的活動可以讓學生們接觸各式各樣的工具,像電鑽、手鋸等,學習如何安全地使用工具,也能在勞動過程中體會到勞動的艱辛與製作出成品時的成就感;另外,製作成果可以長期在小花園中發揮生態價值,更能提升同學們對小花園的歸屬感與責任感。”一直帶同學們做活動的小白老師説。

種植課不光有室外活動,還有室內的知識課堂。一進教室,桌上擺放的各種蔬菜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植物都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小白老師結合PPT帶領大家認識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芽,還認識了鱗莖類、球莖類、根莖類、塊莖類、塊根類等各種植物的“變形”。

老師講完要點,孩子們拿着分配好的小刀“解剖”蔬菜。

洋葱剛切開一半,嗆得四年級(5)班的王梓謙眼淚都快流下來了。他帶着手套將洋葱舉得老遠,眯着眼睛觀察,“老師我看到了‘魚鱗片’,洋葱是鱗莖!”他又將洋葱一片片剝開,找到一個小白芯,“這是洋葱的芽!”同學們將自己的發現寫在紙上,有的還將各種蔬菜的形狀畫了出來,用不同顏色的筆對不同部位進行標註。

“我天天都盼着週四!通過種植社團,我學會了很多有關植物的知識,我的動手能力也增強了。”“我平時就喜歡花花草草,在這裏我可以自己動手種,而且看到自己做的小鳥餵食器被掛在枝頭,做的植物標本被放在展示櫃裏,感覺太棒了!”種植社團的同學們紛紛表示明年還要繼續參加。

等在一旁的家長眼裏都是欣喜。“以前下了課,趕緊接上往課外班跑,孩子累不説,關鍵整天關在屋裏不接地氣。”一位媽媽説,“孩子每週都能在這個小花園裏乾點活,摸摸土,學習花怎麼種怎麼澆水怎麼除蟲,這樣才能全面成長。”

更多活動等待探索 13名小學生成為村史館小小講解員

除了生境花園,中關村村史館還為雙榆樹中心小學紅領巾志願宣講團的小小宣講員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的大舞台——在村史館擔任小小講解員。

中關村村史館正在開展的“村史故事我來講”主題活動中,就有13位小學生成為小小講解員,在沉浸式體驗中帶領大家追尋中關村地區的紅色足跡,探尋創新密碼。

如果我們走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中關村電子一條街上,會發現很多公司都在銷售一種電子產品——漢卡。它是一個了不起的小東西:一塊集成電路板卡和一套用5寸軟盤承載的軟件系統,板卡上的芯片字庫裏永久存儲着常用的標準漢字,能把使用者敲擊鍵盤輸入的信息轉換成計算機可以理解的數碼,找到字庫裏相應的漢字地址,計算機就可以讀取其中的信息,通過處理器和存儲器,將一個點陣組成的漢字顯示在屏幕上或打印在紙上。”

打開中關村街道的微信公眾號“樂活中關村”,在“村史故事我來講”板塊,就能看到13位小小講解員的講解視頻,線上瀏覽中關村村史館。

講解“聯想式漢卡”的是六年級(3)班的王蓉璇。王蓉璇的爸爸媽媽在手機上看到女兒的講解視頻大吃一驚:“這麼專業的技術術語,沒想到孩子能背誦得這麼熟練,講解得這麼繪聲繪色。”

王蓉璇一家住在中關村街道很多年,可是對

“中關村”三個字並沒有特別深刻的瞭解。自從王蓉璇成為小小講解員,全家人都成了“中關村迷”。王爸爸説,自打女兒在村史館當上了小小講解員,便帶着全家人去村史館參觀,“通過當講解員,讓孩子‘知家鄉、愛家鄉’,對她出生、長大的北京、中關村有認同、有歸屬感,我覺得這項活動特別好。”

今年寒假,只要疫情防控條件允許,王蓉璇將和小夥伴們一起開展實地講解志願服務,並參加培訓活動。

讀書會、科普講座、環保市集……中關村眾享薈還有很多豐富多彩的活動,“雙減”後的雙榆樹中心小學的學生們將在這間開放的博物教室裏,豐富知識、增長技能、愛上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