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冷兵器時代的狙擊手,那些用神箭扭轉戰局的神射手們

由 鍾離黎明 發佈於 經典

在遠古時代,洪荒巨獸遍地撒野,人類還沒有站在地球食物鏈的頂端。在與飛禽走獸作鬥爭的過程中,弓箭、標槍、投石索等遠程武器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尤其是弓箭,它可以讓早期的人類在一個相對安全的距離與位置上,對那些迅捷、機敏的獵物或者兇猛的巨獸,發動隱蔽、致命的遠程襲擊。可以這麼認為,弓箭對人類的作用僅次於火。而那些最早使用弓箭的人類可以算是歷史上最初的“狙擊手”了。很多現代人的基因當中,早已有了狙擊手的本能。


那麼最早的狙擊手出現在什麼時候呢?考古學家們證實,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早的石質箭頭是在南非,距今大約6.4萬年左右。在我國國內發現的最早的箭鏃是在山西朔縣出土的一枚燧石箭鏃,距今大約2.8萬年左右.也就是説,6萬多年以前就已經出現了人類狙擊手,他們手持弓箭抵抗猛獸,獲取食物,為人類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隨着人類文明的進步,人與人之間的爭鬥也不斷髮生,弓箭也成了人類重要的武器。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江蘇邳州市大墩子遺址中,發現了一具男性墓主的屍骨,他的左股骨上釘着一個三角形的骨質箭頭,深入骨頭2.7釐米,弓箭的威力可見一斑。


在東西方文明的傳説故事中,都有神箭手的存在。他們的箭術高超,令人匪夷所思,甚至能主宰一場戰爭的勝負。

古希臘《荷馬史詩》描寫的特洛伊王子帕里斯,他的箭術就非常高超。他在一次戰爭中,一箭射中了希臘英雄阿喀琉斯的腳踝,從而贏得了這場戰爭。西方的一個著名典故“阿喀琉斯之踵”説的就是這個故事。


我國春秋時代的楚國人養由基就是一名神箭手,他曾在兩軍陣前與叛軍將領鬥越椒使用弓箭進行比鬥。鬥越椒向養由基連射三箭,養由基眼疾手快,接住了兩隻箭,又彎腰躲過了最後一箭;接着輪到養由基,而養由基只射了一箭就射中了鬥越椒的咽喉。成語“百發百中”、“百步穿楊”就是用來形容養由基箭術的高超。


在我國最有名的當屬“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的飛將軍李廣了,他與匈奴射鵰者的那場戰鬥,展現了他非凡的箭術。

當時李廣的軍中有一個監軍,是個宦官,他帶着幾十名騎兵在邊境線巡視,遇到了三個匈奴人,於是就想擒獲他們。結果沒想到那三個匈奴人騎射技術極其高明,不僅射傷了宦官,還把那幾十名漢軍騎兵幾乎全部射死射傷。那宦官逃脱後去向李廣求救,李廣斷定這一定是匈奴人精鋭中的精鋭-射鵰者,於是馬上帶一百名騎兵前去追趕。


之後,李廣“自射彼三人者,殺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鵰者也。”如果説匈奴射鵰者是王牌狙擊手,那麼李廣就是狙擊之王。

李廣擒殺匈奴射鵰者之後,突然發現不遠處出現了數千名匈奴騎兵,而他並沒有轉身撤退,因為那樣只會被追殺。李廣反其道而行之,命令部下休息,擺出了空城計。匈奴騎兵見此不敢貿然進攻,怕有埋伏。隨後一個匈奴將領來到陣前觀察,這時李廣翻身上馬,直接一箭封喉,狙殺了那個匈奴將領。匈奴軍見狀更加害怕漢軍突襲,直接撤走了。因此李廣也被形容為“一騎當千”。


“一箭雙鵰”這個成語大家都知道,歷史上真實存在的能一箭雙鵰的人,並不是武俠小説中的郭靖,而是長孫晟。《北史·長孫晟傳》中有記載,“嘗有二雕飛而爭肉,因以箭兩隻與晟,請射取之。晟馳往,遇雕相攫,遂一發雙貫焉。”

長孫晟是北周、隋朝的名將。北周宣帝時期,突厥的大首領攝圖可汗到北周請求和親。周宣帝出於政治方面的考慮,不想與突厥交惡,就將趙王宇文招的女兒千金公主嫁給突厥的另一個小首領沙缽略可汗,並派長孫晟一路護送。

沙缽略可汗很早就聽人説長孫晟箭法神妙,但他不相信中原人的箭法會比突厥人強。於是趁着一次宴會的機會就試探一下長孫晟。他讓人拿來一副弓箭,要長孫晟射百步以外吊着的一枚銅線。長孫晟毫不膽怯,張弓就射,非常精準的射進了銅錢的小方孔。突厥可汗看到後非常的驚訝,不由得大聲喝彩。


之後沒幾天,沙缽略可汗邀長孫晟一起圍獵,路上遇到兩隻雕在爭搶獵物。沙缽略就讓長孫晟用兩支箭把兩隻雕都射下來。長孫晟看好角度,只用了一箭就把兩隻雕都射了下來。突厥人都非常驚駭,因為突厥最好的箭手都沒辦法做到一箭雙鵰,而作為中原人的長孫晟卻做到了。

《宋史·種世衡傳》也記載了王瞬臣神箭萬人敵的事蹟。北宋徽宗年間,羌族部落發生叛亂,一支宋軍部隊前去征討。但由於指揮不利,宋軍中了埋伏,連主帥都陣亡了,剩餘的宋軍被叛軍圍困在了一座關隘前,即將全軍覆沒。當時還只是一個小軍官的王瞬臣在危急時刻站了出來。

他手拿弓箭站在軍前,叛軍騎兵很快衝到了射程內。王瞬臣先射了三支連珠箭,箭不虛發,當先三名叛軍當即中箭落馬。後面的敵騎見狀掉頭逃跑,又被王瞬臣連發四箭,箭箭命中。就這樣,上萬叛軍被他神準的箭術震懾住了,一時間無人膽敢向前衝鋒,宋軍利用這短暫的時間重整了隊伍。


沒多久敵軍又衝了上來,與宋軍進行了惡戰。這場惡戰從下午一直持續到了晚上,王瞬臣在這段時間裏一直射出了上千支箭,且箭箭命中,射到後來手指破裂,血流滿臂。史載:“瞬臣自申及酉,抽矢千餘發,無虛者。指裂,血流至肘,薄暮,乃得逾隘。”

可以説是王瞬臣的神箭拯救了那支宋軍,扭轉不利的局面。他的這一壯舉也足以使他青史留名。

類似這種神箭影響戰局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唐朝名將薛仁貴“三箭定天山”;三國時温侯呂布的“轅門射戟”;又比如明朝嘉靖年間戚繼光在浙江龍山所抵抗倭寇進犯,他連發三箭射死三名倭寇首領,令倭寇陷入混亂,進而敗退。


不只在中國,東南亞的其它國家也不乏神箭手。高麗的猛將李成桂箭術就極其高超,他在智異山帶兵抵抗倭寇的時候就一箭命中挑釁的倭寇頭目,將之射殺。此後在南原之戰中,李成桂又利用有利地形,指揮部下將倭寇擊敗,僅他一人就射殺70多名敵軍。

此戰中,李成桂還遭遇了一個名叫“阿只拔都”的倭寇首領,此人正在陣前躍馬舞槍,鼓舞士氣。李成桂第一箭就把他的頭盔射歪,第二箭把他的頭盔射落,李成桂的副將緊跟着一箭射穿了倭寇首領的頭顱。


李成桂的這種在遠距離與副射手配合,將戴有防護的敵人精準射殺的過程,與現代狙擊戰術相比也不遑多讓。

拉弓需要靠手臂肩背等多個部位的肌肉一起發力,任何一個動作的小偏差,就會導致箭的落點位置的不準確性增大。而且普通射手很難長時間保持開弓狀態,瞄準時間就很短,再加上古代弓箭沒有輔助瞄準裝置,所以射手的命中率主要是靠肌肉記憶和感覺,就類似於現代打籃球時的投籃一樣。

在古代那種實戰條件下,要想準確命中遠距離的活動目標,就需要平時付出超出常人的心血和汗水,而且還需要相當高的天賦。


因為成為神箭手的成本和難度都相當高,所以在火藥槍出現之後,弓箭便逐漸被取代,火藥槍時代的狙擊戰也更加豐富多彩。下一篇就詳細説一説熱兵器時代的狙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