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秀才舉人進士,大概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漲知識了
古代的科舉考試和現代的教育體系是兩回事,古代的科舉考試是為朝廷選拔官員的制度,科舉考試分為四個等級分別是院試、鄉試、會試和殿試。
院試是最低一個等級的考試,通過這個考試才能向上一級邁進。院試的考取者就是童生,這個童生並不是指考生很年輕,而是説這是最初的一個考試,一般應試的都是剛上學的童子,所以也叫童子試。
這個制度的初衷是讓剛進學的童子考的,但是很多人都已經四五十歲甚至更老了還在參加這個考試,因為沒有通過。
考過的人是秀才,秀才是沒什麼含金量的,頂多是朝廷給予一些生活補貼,而且多是實物,見了官員不用下跪,一般的案件不用受刑。
秀才可以參加鄉試,鄉考是很厲害的,考中以後就是舉人了。舉人的待遇就比較好了,中了舉人就可以免掉錢糧税負,因此會有一些人把土地掛到舉人的名下豁免錢糧税負,舉人可以不用勞動就能獲得收益。
舉人可以和朝廷官員平等交往,還可以被推薦為基層的小官,還可以開學校,這就很不得了了。
再看舉人要參加的會試,這是全國性的大考,明清兩代在北京東南方的貢院舉行。會試的錄取人數從百十人到四百多人不定,主要是按照各省的人口來錄取。
考中的人於下個月參加殿試,會試的第一名叫會元。殿試是最高級別的考試,殿試製度由唐高宗創制,所以是從唐開始的,殿試第一名稱為狀元。
顯慶四年(659年),唐高宗親自在大殿上開科取士,是科舉史上第一次殿試,此次殿試規模不大。載初元年(690年),武則天即將稱帝,她親自主持考試,各地精英雲集洛陽,考生有上萬人之多,連續考了幾天。
這次殿試影響巨大,以至於後人都忘記了唐高宗主持的那次殿試,稱殿試是武則天開創的。
通過殿試的就是進士了。明清殿試後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通稱狀元、榜眼、探花;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一名通稱傳臚;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進士中一甲三人,殿試後立即授職,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其他進士,按殿試、朝考名次,分別授以庶吉士、主事、中書、行人、評事、博士、推官、知州、知縣等職。
科舉制度説到底是一種官員選拔制度,現代教育的各種學位和官員並不掛鈎,而且目的是為國家培養人才,不限於官員。
現代的教育制度下教育出來的人不管是什麼學歷,要想當官還得參加公務員考試,否則無法進入官員隊伍。科舉考試從舉人開始,功名就和仕途對接了,這與現代是完全不同的制度設計。
另外古代的科舉考試主要是靠四書五經,考生學的就是這些,到後來更是發展出了八股文,八股取士,進一步扼殺了考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造力。
現代教育制度的內容豐富從文科到理科再到工科,包羅萬象,而且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這兩者在功能上完全是背道而馳的,所以科舉考試中的功名和現代教育是兩個體系,不存在對應的關係,也就沒有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了。如果非要對應一下學歷,那秀才相當於現在的初中學歷,舉人相當於高中畢業,進士則相當於大學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