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柏林4月3日電 (記者 彭大偉)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之初,德國人託比拍攝的一段為中國抗疫加油、反駁德媒污名化報道的視頻讓他在中國成為“網紅”。一年後,託比又拍攝了一段視頻,指出德國某出版社在童書裏關於新冠病毒溯源的不當描述,同樣引發熱烈反響。
作為德國人,為何堅持以拍攝視頻的方式為中國仗義執言?抗疫一年多來,中德之間還存在哪些誤解和偏見?日前,中新社記者以視頻連線的方式再次專訪了託比。
曾在北京清華大學留學的託比説得一口流利的中文,目前生活在德國西南部巴符州首府斯圖加特。他的妻子來自中國山西。
點開託比在各大視頻平台的主頁,可以發現他並非一位時政類播主:從德式土豆沙拉到德國啤酒節探秘、德國老爺車、德國大學學費,再到疫情下德國人的日常生活……正如託比主頁封面圖所寫的那樣,“不吹不黑,帶你們瞭解一個真實的德國”。
談及拍攝《病毒來源中國!?這是兒童讀物還是兒童毒物?》的緣起,託比説,他太太是中國人,女兒Lea現在4歲,“她是半個德國人、半個中國人”。“女兒今年秋天就要上幼兒園了,我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希望她因為出身而遭到歧視,然而(由於童書裏的表述)這種事情在幼兒園很容易發生,因為小朋友可能會非常調皮搗蛋,這會毀了女兒的童年。”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人們在這個問題上是如此的團結,希望共同表達反對(歧視)的聲音。我也期待德國友人中能夠有更多這樣對歧視大聲説不的聲音。”令託比欣慰的是,視頻發佈後收到了全球各地網友們的支持。
“大家給予的鼓勵讓我深受感動!”託比表示,在德國生活着很多像他們一樣的中德跨國家庭,他們對這本書的內容感到憤怒是完全合理的。“首先,新冠病毒的起源尚未得出最終的結論,人們不知道病毒最初是從何而來的。其次,無論如何也不應當在一本童書裏寫入這樣的內容。”
在託比發佈視頻前後,德國華人亦紛紛向該出版社表達抗議,中國駐漢堡總領事館亦提出了嚴正交涉。
3月5日,推出該童書的出版社向受到傷害的讀者表示道歉,並表示,書中關於新冠病毒溯源的描述不準確,將對書籍作出下架、召回和銷燬處理,並準備修改用詞之後重新出版。
在德國《明鏡週刊》“新冠病毒中國製造”的污名化封面報道一年後,仍出現了童書印有“新冠病毒來自中國”這樣的事件,德國社會是否充斥着太多關於中國的偏見和不實信息?對此,託比認為,我們不應一概而論,不能認為整個德國社會都是這樣的——否則這本童書帶來的偏見告一段落,我們卻又走入了新的偏見。
“其實這種事件只反映了一部分人的想法。在我的朋友和熟人圈子裏,不乏曾經到過中國、有中國朋友、對中國瞭解頗多的人,他們對中國有自己的觀察和思考。”但託比亦坦言,另一方面也存在那些從未去過中國,甚至從未吃到過正宗中餐的人。
在託比看來,涉華偏見無疑涉及到觀點和輿論形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可能一朝一夕得到解決,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我願意盡到自己的綿薄之力,希望我們的下一代能夠生活在一個沒有偏見的世界。”
在採訪中,記者還同託比聊到另外兩位“網紅”德國視頻播主——阿福和樂柏。託比認為,自己和他們做的事情都是在德國和中國之間牽線搭橋,以一種十分客觀和“直白”的方式向中文受眾展現德國人的真實模樣,從中促進雙方的相互理解、傳遞知識。
“我們兩個國家的相互交流越頻繁,就越能加深相互之間的理解,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也就減少了誤解和偏見。我非常樂意繼續致力於此。”眼下,德國正在經歷第三波疫情,託比最大的心願是儘快重回中國,去走親訪友,品味美食。“我期待並相信這一天會早日到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