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國神童謝彥波 赴美求學, 論文指出諾獎級導師之誤, 隨後被迫回國

由 段幹方 發佈於 經典

197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元年。同時在這一年,中國恢復了高考。謝彥波,作為當時光芒正盛的一顆新星,跳級進入了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成為恢復高考後中科大少年班的第一屆學員。

謝彥波從小便不喜歡開口説話,就算是開口,連第一人稱“我”都不能夠正常地使用。

上學之後,老師問他問題他也閉口不答。儘管他的父母和老師努力地引導他交流,但起到的效果微乎其微。如此內向的他,卻在學習中卻表現出了驚人的天賦。


在他二年級時便開始做高年級的數學題目,坐在教室中,老師教授的知識聽一遍便可以學會。他給自己安排了嚴格的作息時間表,除了完成自己既有的作業外,還花相當多的時間用來超前學習,學累了就去滾鐵環玩。

到五年級時他便學完了初高中的所有理化生知識,並且開始鑽研大學的微積分和代數理論。之後他在各種高中生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就連他的老師們都認為他的知識水平已經達到了大學的知識儲備。

隨着謝彥波名氣越來越大,中國科技大學也前來給他進行水平測試,得到的結果十分優秀。於是破格錄取他進入第一屆少年班。那一年他僅僅只有11歲。


11歲進入中科大僅僅只是謝彥波的起點,他用三年的時間學完大學所有的知識,提前一年畢業進入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師從於淥院士攻讀讀碩士。

又過了3年,18歲的謝彥波師從周光召院士攻讀博士。但是,從這時開始,他的轉折出現了。

謝彥波並沒能在周光召院士的指導下取得博士學位。按照學術能力來説,謝彥波拿到博士學位不會很困難。但究竟是什麼原因影響了他?因為他在交往方面不能正確地處理與導師之間的關係,固執地堅守着自己的意見,由此兩人之間產生矛盾。


根據當時少年班的輔導員回憶:“他沒能處理好和導師的關係,博士學位拿不下來。”儘管他憑藉自己的能力進入了中科大校園,但他的心智仍然還只是一個滾着鐵環的五年級學生的水平。他學習能力和知識儲備方面確實可以被稱作天才,但他真正所缺乏的東西是成長的教育和與人交際的能力。

而這些能力並不能夠像學習一樣一蹴而就,這需要他在成長的經歷中慢慢的摸索,去積累沉澱。因此這成為了謝彥波拿到博士學位的最大的障礙。

在國內博士學位未果的情況下,謝彥波開始轉戰美國,去美國攻讀博士。由於他之前在國內的突出表現,來到美國後,人們對這位東方的小神童十分歡迎。他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跟隨菲利普·安德森教授進行學習。

安德森是美諾貝爾獎的獲得者,他在物理界有着十分響亮的名聲,被稱為20世紀物理學巨人。謝彥波能跟他學習,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因禍得福了。當國內知道謝彥波在美國的境況後,對謝彥波報以期望,希望他可以在美國做出成果,甚至很大一部人認為他或許不久後會成為諾獎的獲得者。

但不幸的是他再次失敗在了人際關係這個問題上。他所寫的論文僅僅是基於他自己理論基礎上。但是理論物理這門學科十分抽象,有些東西真實存在但沒有人見過,更不要談去證實了。因此對於這門學科來説,很多的項目只停留在了爭辯研討的地步。

而謝彥波所寫的論文,雖然十分優秀,但安德森看過後,這與他自己的觀點相悖,因此,他隨便找了一個藉口説:你的英語水平太差了,寫的論文都看不懂,然後把論文給他打了回去。讓其無法通過,但謝彥波並沒有理解導師安德森的意思。

謝彥波花費了兩年的時間努力學習英語,兩年後,他將一份更加完美的論文擺到了安德森的面前。可是安德森依然不予以通過。並且告訴他由於觀念派別的不同,謝彥波的論文在他這裏將永遠無法通過的。但是安德森願意給謝彥波再找一位導師,幫助他獲得博士學位。

但謝彥波固執己見,並不同意導師安德森的做法,並且執意追隨安德森。這樣一來,兩人的矛盾越來越深,誰都不同意誰的看法。

在這個時候又正好又發生了了一件美國留學生槍殺安德森的案件,搞得安德森心中十分擔憂。在國內謝彥波老師的説服下,他被迫回到祖國。


自此,謝彥波這位天才少年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以碩士的身份留在了中科大物理系,作為一名講師碌碌無為地講課直到現在。

原本很簡單的一件事情,卻因為謝彥波人際交往能力的缺乏,處處受難。

在當年11歲進入中科大少年班時,他們便被貼上了神童,天才的標籤。鋪天蓋地的媒體壓得他們戰戰兢兢。自己本身的天性被壓得死死的。就連遇到自己喜歡的姑娘,都沒有交談的勇氣。

在這種壓迫甚至自我暗示下,許多所謂的天才並沒有像人們所期待的走得那麼遠。他們甚至刻意地自我逃避。著名的安徽神童干政,和謝彥波的經歷十分相似,也是沒有和導師處理好關係,在國外不如意,最終回到了國內,和自己的母親兩人相依為命,幾乎與世隔絕。

在如今的教育中,更應當注重素質教育,並不能因為過分追求知識和學術便忽視了人格和身心健康方面的教育。綜合素質的缺乏,極大地影響了青年以後的工作和日常生活。還記得前幾年的北大弒母案件,確實讓人感慨萬分。

培養人才,要貼合實際,要培養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生存的全面的人才。不僅要智商高,還要情商高。不要讓一些外界的壓力和對社會的不適應阻礙我們前進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