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水滸中高俅不避嫌來看,宋代官員迴避制度執行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以文學作品中的內容來解讀歷史,來一點更容易理解的歷史解讀。
宋代是我國古代封建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一個巔峯時期,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個長足的發展,宋代官員迴避制度也是之前歷代王朝中發展最完善的,為了避免權臣把持朝政,地方聯合對抗中央,宋太祖趙匡胤繼位之初就極為忌憚權臣結黨營私。
從水滸中高俅不避嫌來看,宋代官員迴避制度執行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北宋初期的名相趙普就因為和李崇矩結親,結果是:
樞密使李崇矩與宰相趙普厚相交結,以其女妻普子承宗,上聞之,不喜。先是,樞密使、宰相候對長春殿,同止廬中,上始令分異之。
在隨後的官員管理中,趙匡胤就將避嫌作為重要的管理工具,防止官員利用親戚關係結成官僚集團,最終形成政治集團,宋代的官員迴避制度因此發展成為古代歷史上的一個高峯期。
然而《水滸傳》高廉被殺一案在處理的時候,就能看出在北宋末期,官員迴避制度已經出現諸多問題。
水滸傳中殷天賜被殺案的案情回顧
殷天賜和高衙內一樣,都是水滸中典型的官二代,一天到晚就知道吃喝玩樂,高衙內專喜歡調戲良家婦女,而殷天賜專門喜歡霸佔人家家產。
從水滸中高俅不避嫌來看,宋代官員迴避制度執行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兩個人之所以這麼囂張,都是借了當朝太尉高俅的光,高衙內就不説,殷天賜的姐姐嫁給了高唐州知府高廉,高廉是高俅的叔伯兄弟。
因為上面有人,高廉在高唐州無所顧忌,而殷天賜作為高廉的妻舅,那更是橫行霸道,無所不為。
結果這個殷天賜就看上了柴皇城家的花園,要求柴皇城三日內搬離,這個柴皇城也是大地主,而且是柴進的叔叔,柴家都是後周世宗的子孫,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時候為了表示自己是迫不得已,厚待柴家人,並且賜予丹書鐵劵,也就是傳説中的免死金牌。
有了這樣東西在手,在沒有遇到殷天賜和高廉的時候,柴進是到處橫着走,遇到殷天賜和高廉的時候,便忍氣吞聲,想要忍過去。
柴進偏偏領着性格暴躁的李逵去撐場面,當殷天賜打柴進的時候,李逵一怒之下就打死了殷天賜,把柴進推到了火架子上考。
從水滸中高俅不避嫌來看,宋代官員迴避制度執行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這個時候柴進為了不在英雄面前跌份,放走李逵,希望用丹書鐵券來保護自己,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自身的權益,李逵説:“條例,條例!若還依得,天下不亂了!”
實際上水滸中最不遵守法紀的就是柴進,這裏就不展開説了。
高太尉高俅與高廉的親屬關係,使得柴進不敢得罪
單説殷天賜被打死後,高唐州知府高廉得知後,李逵已經跑了,只能抓捕柴進,高廉也不分青紅皂白,不管誰有錯沒錯,開堂就是:“你怎敢打死了我殷天賜!”這種已經不是官官相護,而是徇私枉法了。
看高廉的氣勢,彷彿就是你竟然敢在太歲頭上動土,殺了我的親戚,看我怎麼整你。
柴進這個時候乾脆就説:“小人是柴世宗嫡派子孫,家間有先朝太祖書鐵券。”當高廉開始動刑的時候:“!放著先朝太祖誓書,如何便下刑法打我?”
有一種悲劇是,你雖然有丹書鐵券,卻不被官府承認,太祖的誓書在當朝權臣眼裏頂個屁啊。
梁山好漢為救柴進攻打高唐州殺了高廉,這個時候享受皇恩的柴進也只得落草為寇了,因為高廉一死,高俅必然遷怒於他,想要回歸到以前的生活是不可能了。
果然,高太尉得知後,立馬上奏朝廷,準備調兵遣將對梁山草寇進行剿滅,可見因為不避嫌,在宋朝已經形成很嚴重的政治利益集團。
在水滸中,除了高俅與高廉是叔伯兄弟外,蔡京和女婿梁中書也都是一個在朝中為官,另一個在北京大名府掌管軍馬。
宋代時期的避嫌制度是怎樣的呢?
宋代的迴避制度包括很多種,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親屬迴避,早在漢代時期就已經有了親屬迴避的雛形,到魏晉南北朝的時候正是形成為制度,唐朝時迴避制度已經十分完備,宋代時期則是迴避制度發展的一個巔峯時期。
宋代時期強調親屬迴避,規定有嫡系親屬關係及母家、妻家近親關係者,不能在一個官衙中任職,或不能在一個地區的不同官衙中任主要官職中央高級官員的親屬不得在京都及附近任府縣官,職卑者要回避,改任他官,以避免和防止官場中的拘私舞弊行為發生。
從水滸中高俅不避嫌來看,宋代官員迴避制度執行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宋朝時期流行這樣一句話:“避親故事,典策具存,天下之人,不可不曉。”
在宋朝時期因為發生親屬關係和姻親關係而回避的案例有很多,在仁宗時期,樞密副使的女兒嫁給了參知政事的兒子,這個參知政事因此請求迴避。
王安石擔任宰相的時候,他的弟弟王安禮“罷檢正中書孔目房公事,避兄安石也。”
由此可見,在宋代迴避制度還是有一定的作用,對官員的徇私舞弊起到了一定的震懾作用。
宋代官員迴避制度的發展
避嫌制度在宋朝從初期到中期,也是一個漸變的發展,在宋朝初期只是規定“父子兄弟及親近之在兩府者,與侍從執政之官,必相迴避”。到宋仁宗時期《服紀親疏在官迴避條例》中規定“本族緦麻以上親,及有服外親、無服外親,並令迴避,其餘勿拘。”將避親的範圍從直系親擴大到姻親及其他旁系親屬。
到宋神宗的時候在《內外官避親法》中規定:
應內外官事局相干,或系統攝,若本族同居無服以上親,異居擔免以上親,親姑、姊妹、侄女、孫女之夫凡言親者,堂、從不避,其子婿、子婦之父及其親兄弟,母、妻親姊妹之夫,親姨之子,親外孫、外生甥女之夫母本服大功親,若嫡繼慈母亡,即不避,皆令奏請回避。
宋哲宗在位期間,在《內外官避親法》中又加入了:“或妻之大功以上、姊妹之夫及其子。”
從水滸中高俅不避嫌來看,宋代官員迴避制度執行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將姻親的迴避範圍進一步擴大,由原來的迴避妻親姊妹之夫擴大到妻大功以上姊妹之夫及其子。
高俅和高廉叔伯兄弟,為什麼不需要避嫌?
可以説,在北宋很長一段時間都將官員親屬、姻親之間的迴避看作是很重要的事情,那麼高俅和高廉這樣的叔伯兄弟,需不需要避嫌呢?根據水滸中的內容來看,是絲毫沒有顧及到這一點的。
高廉在審理殷天賜案的時候,按照司法程序來説也是應該回避的,在唐朝時期就已經規定:“凡鞠獄官與被鞠獄人有親屬嫌仇者,皆聽更之;受業師經本部都督、刺史、縣令及府佐於府主,皆同推換。”
宋朝時期比唐朝更加完善,不可能沒有這方面的忌諱,等到高廉被殺的時候,高俅更是無所顧忌的上奏皇帝,可以説更是沒有迴避自己兄弟被殺的事實。
可見高俅、高廉在北宋朝政有多猖狂,當然,實際上高俅敢於這樣做,也是符合徽宗一朝的風格,就水滸這部文學作品而言,高俅是因為會蹴鞠而被徽宗提拔起來的,就歷史而言,高俅能夠成為徽宗時期的權臣,絕對不止是踢蹴鞠,還是會迎合徽宗的喜好。
從水滸中高俅不避嫌來看,宋代官員迴避制度執行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這種任人唯親的官員管理制度,必然也會縱容官員任人唯親,在宋徽宗時期,本來按照制度應該回避的,但是隻要有特旨就可以不用迴避,這種皇帝親自打破一種制度的行為,無異於自掘墳墓。
蔡京最後當政期間已經無法處理政事,都是由他的兒子蔡眥管理事務,於此同時蔡京也啓用他的妻兄韓木呂為户部侍郎,開始共同把持朝政,這種舉親不避嫌顯然也是徽宗默許的。
北宋多任皇帝建立起來的迴避制度,到了宋徽宗時期就逐漸被破壞了,影響巨壞。
到南宋初年,秦檜不顧迴避制度,“既私其子,又私其孫”。給南宋開了一個很不好的頭,直到宋孝宗繼位後,迴避制度才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恢復。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02 字。

轉載請註明: 從水滸中高俅不避嫌來看,宋代官員迴避制度執行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