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精神和《衡陽縣教育局關於不良行為習慣學生教育轉化工作實施方案》的推進,使未成年學生走出校門成為遵紀守法的合格公民,切實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5月24日,溪江鄉富田中學邀請衡陽縣弘德社會工作發展中心高級心理諮詢師邱海燕一行,對初三年級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輔導和測量。
本次活動,邱海燕從厭學、懶惰、叛逆、校園欺凌、防性侵、精神抑鬱、沉迷手機、網絡交往等主要問題,進行探究、輔導和測量。為避免學生的牴觸情緒和隱瞞心態,一改往常常規的心理健康説教和問卷調查的方式,通過“走進—尊重—跟蹤”的創新方法,使大部分學生端正了思想道德,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學會向不良行為習慣説“不”,達到了預期效果。一是走進學生內心,通過對學生個體和羣體以話題的形式親切交流或情境互動,探觸學生主動交往、衝突管理、情感支持的內心世界。二是尊重學生主體,對學生表現出來的障礙心理和不良行為習慣,以一對一的形式,從社會、家庭、學校、自身原因進行耐心細緻的單獨輔導。三是跟蹤服務學生,先通過不同情境的表述和設置,讓學生畫出情境圖畫,帶回去進行專業分析,並結合老師對學生的日常表現描述,進行綜合測量評定,一週後再回校進行反饋和輔導。
“雖然半天沒上課,但是勝讀十年書!開始我是抱着好玩而無所謂的心態來參加互動活動的,沒想到她們太厲害了,對我循循善誘,讓我重新認識自我,學會自覺控制自己,我要對手機説“不”!在家多做家務活。”133班一個男生堅定地表態。
“我們終於解開心結、回到從前了!本週回去我們會按照邱老師的方法,做好父母的思想工作,可以打包票化解矛盾。接下來我們兩個將互學互比,合作共贏,以輕鬆的心態抓好總複習,全力衝刺中考!”在一個月前因兩家家庭糾紛而產生隔閡的兩個女生,手挽手地在班主任面前高興地説。
邱海燕和老師們座談時指出,當代很多學生成長環境較為穩定和優越,形成了較強的依賴性,遇到困難挫折時表現出心理脆弱、承受力弱、抗挫折能力差等心理症狀,並滋生出孤僻、焦慮、煩厭、慵懶、暴躁、叛逆等不良行為習慣,在學校和家庭如果不進行及時有效的輔導糾正,日後難以適應和融入社會。“我們弘德社會工作發展中心,非常願意為未成年人提供義不容辭的社會保護。”邱海燕誠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