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頭不討好: 吐蕃帝國治下的漢民矛盾身份

兩頭不討好: 吐蕃帝國治下的漢民矛盾身份

在吐蕃帝國的鼎盛時期,長期佔據過包括整個西域在內的高原周邊地帶。

很多原先在唐王朝時期移民到西域的漢民或河西當地的漢人土著,都成為了高原征服者的屬民。吐蕃人較為激進的統治政策,也讓這些人比生活在其他異族政權下的同胞要痛苦不少。

吐蕃人的統治模式

兩頭不討好: 吐蕃帝國治下的漢民矛盾身份

鼎盛時期的吐蕃帝國版圖

和漢人在其他方向上的外族對手不太一樣,吐蕃人在抵達之前就已經有了自己的宗教信仰。

包括了深厚的文化傳統和數量巨大的文獻儲備。早在吐蕃人在和漢人大規模接觸之前,已經和西域及南亞地區有了不少的接觸,並且深受印度文化影響。再加上軍事上的特殊優勢,所以“被征服者在文化上征服征服者”的規律,很難在漢人和吐蕃人之間上演。

公元8世紀中葉,吐蕃開始統治河隴地區。到9世紀中葉為止,時間長達一個世紀。

吐蕃作為統治民族,對河隴地區的漢人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進行統治。他們在河西和隴右地區設置了五個節度使,每個節度使下面都包括了很多不同民族的部落。

兩頭不討好: 吐蕃帝國治下的漢民矛盾身份

吐蕃人在文化上比較偏向印度和南亞

漢人傳統的道-州-縣組織被完全打散。周邊的粟特、吐谷渾等民族聚落也被取消。然後這些族羣會被按照大致的族屬組成部落。

在當時的河西地區,就有很多個這樣的漢人部落。各部落有着不同的分工,或從事生產,或側重於服勞役、兵役。吐蕃人在這些部落中強行推廣本民族的官制。一開始是無論賢愚,所有的漢人都是不受信任,難以得到重用的。

漢人所能擔任的最高官職是大都督,下面有千户軍長、守備長。收税官等官職。

為了籠絡河西地區的陰氏和索氏等大家族,吐蕃往往會授予他們一些中下級官職。讓他們以比較優越的生活條件,忘記失去故國的痛苦。

兩頭不討好: 吐蕃帝國治下的漢民矛盾身份

吐蕃人的軍事優勢 助漲了自己的文化自信

在吐蕃的漢人羣體中,還有被稱為“破落官”的羣體。這些人是唐藩會盟中被吐蕃人扣押的將領和使者,以及在戰爭中被俘虜的唐朝將吏。

按照吐蕃的制度,為了防止戰俘泄露軍情,唐朝俘虜會受到吐蕃方面的嚴格看管。所以唐朝人形容,那些沒入吐蕃的漢人如同投入水中的石頭,再也無法被尋回了。

按照吐蕃的習俗,每次攻略漢地,失去勞動能力的老弱會被直接殺死或者砍掉腳。沒有一技之長的壯年人臉上會被刺上奴隸的標記。

有一技之長的文人、將領和僧侶會被授予一定的官職,加以留用。這些人會被稱為“舍人”。

兩頭不討好: 吐蕃帝國治下的漢民矛盾身份

僧人在吐蕃帝國的制度內佔有重要地位

由於吐蕃人重視佛教,所以有的文人憑藉對佛學的瞭解,能在吐蕃人中獲得了較高的地位。他們會被當地人尊稱為師。

但也有的破落官並不得志。他們往往因為身在曹營心在漢,身體病弱,所以會受到吐蕃同僚的猜疑乃至迫害。比如曾任河西觀察判官的王錫曾經給吐蕃贊普上書:他在吐蕃地區水土不服,身患重病。但是吐蕃官吏並不信任王錫,恐王錫會藉機逃回唐朝,將他的手摺斷,還把他的腳加上枷鎖。

在各個社會羣體中,地位有可能上升的就是僧人。吐蕃是東亞地區少見的政教合一的政權,有自己的僧官制度。在征服了河西漢地之後,僧官制度也傳入當地。

由於對佛教的重視與現實生活的困難,漢人世家大族和平民子弟中掀起了一波皈依佛門的熱潮。僧尼人數及寺户人數的總和,幾相當於沙州人口的五分之一。這是很多大户子弟對寺廟施捨,或者寄存財產的結果。一些漢人子弟學佛有成之後,往往能得到吐蕃人的敬重,被授予僧官官職。這倒是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比較激烈的藩漢矛盾。

兩頭不討好: 吐蕃帝國治下的漢民矛盾身份

被吐蕃人統治前的吐谷渾人

淪為普通部落民的平民命運最為兇險。這些人被迫穿上裘皮衣服,男女將髮型改為辮髮與髡髮,在臉上塗紋面。奴隸會被皮索打穿肩部看管起來,或者被打上各種烙印。

在一封名叫

《禁止抄掠沙州漢户女子》

的吐蕃文文獻中,兩個漢人部落頭人上報,經常有吐蕃人以選妻為理由,劫掠漢人部落裏的女子。此外,漢人的果園和農田也是吐蕃貴人劫掠的對象。

雖然到後來,吐蕃統治者在統治河隴地區時,對河隴地區漢族實行了“計口授田”的經濟政策。基本沿襲了唐時的均田制,承認了河隴地區漢族居民的田產房屋,放棄了直接的騷擾和掠奪。

但是新來的戰俘和被擄來的漢民往往位於社會歧視鏈的最底端。

兩頭不討好: 吐蕃帝國治下的漢民矛盾身份

被吐蕃人統治之前的粟特婦女服飾

文化強制手段

兩頭不討好: 吐蕃帝國治下的漢民矛盾身份

被吐蕃人統治前的漢人服飾

在文化上,為了徹底完成對漢人、粟特人和吐谷渾人的歸化,吐蕃對河隴地區漢族實行了同化政策。

強迫他們剃髮、扎髮辮,並改穿左衽胡服,還要講吐蕃語言。只許在每年的正月初一服漢衣、梳漢人髮髻幾組過節。所以每次看到唐朝使者出入吐蕃,這些漢人都會很激動地過去圍觀,甚至將偷偷寫好的情報和文書傳給使者。

為了推行文化,吐蕃人還推廣了自己的文字。

敦煌漢人甚至使用吐蕃的字母,記載唐代的民歌

《遊江樂》。

在吐蕃統治時期,無論是漢文還是吐蕃文的買賣文書、地契和借貸記錄等,都會用吐蕃文簽名。

兩頭不討好: 吐蕃帝國治下的漢民矛盾身份

用吐蕃文字寫成的唐朝民歌《遊江樂》

這種強迫同化的政策,使得河隴漢人出現了一定的吐蕃化的趨勢。“漢心漢語吐蕃身”的河隴漢人,到最後連族羣認同都趨向於吐蕃。

如同元稹的唐詩

《縛戎人》

中所言,漢裔的吐蕃青年原本是漢人血脈,但卻對着城頭的唐軍守軍破口大罵。入藩唐人的第二代和第三代子弟,可能會在長輩的教導下學習唐代的西北方音。但很多時候,這些人對於唐朝的記憶已經非常淡薄。由於高原生活,以及父母輩和吐蕃人的混血,他們在長相上也明顯區別於漢地。隨軍出征時會與唐人開戰,下手時毫不留情。

即使有的吐蕃漢人晝伏夜出,躲過了吐蕃追軍的誅殺,勉強逃回漢地。也因為外貌的吐蕃化,被戍邊的胡族遊騎抓住。結果被在漢地,反而被當作胡人奸細扣押。

兩頭不討好: 吐蕃帝國治下的漢民矛盾身份

唐詩《縛戎人》概括了在吐蕃中的漢人的命運

與此同時,文化?存在着雙向交流趨勢。

漢人的家族組織在漢人部落中得到了保存,以家族為依託的教育在陸陸續續地展開。佛寺中的漢僧在修習佛法的同時,藉助寺院受保護的有利條件,不斷地傳抄着漢地的文獻經典。在他們的努力下,一部分漢族的儒學經典被翻譯為吐蕃文。敦煌藏經洞裏,就出土了被翻譯為吐蕃文

《尚書》

157 行文字。

漢族的至聖先師孔子,甚至在吐蕃末期被吸納為苯教多神體系的一員。

為挽救苯教頹勢,增強苯教教義對民眾的吸引力,苯教將孔子尊奉為“神變王”。吐蕃化的孔子“神變王”,擁有無窮法力。敦煌吐蕃文獻中就有

“孔子神變王”

降伏、護持的卜辭。這肯定會讓不言鬼神之事的孔子大吃一驚。

兩頭不討好: 吐蕃帝國治下的漢民矛盾身份

孔子的吐蕃版本 神變王

在儒家經典的影響下,一小部分吐蕃貴族甚至寫出瞭解釋儒家經典的作品。

寫於公元8-9世紀的

《禮儀問答寫卷》

,就用吐蕃文解釋了儒家孝敬父母、兄弟友愛、為人仁厚等思想。

到了吐蕃統治的末期,吐蕃贊普朗達瑪上台後採取了滅佛行動。

結果在公元842年,他自己也因此而遇刺身亡。吐蕃王室分裂併發生內戰,隨後吐蕃國內也爆發了起義。整個吐蕃帝國開始分崩離析。

兩頭不討好: 吐蕃帝國治下的漢民矛盾身份

敦煌出土的吐蕃文漢文對譯詞彙

最終的結局

兩頭不討好: 吐蕃帝國治下的漢民矛盾身份

敦煌壁畫上的張議潮畫像

在河隴地區,吐蕃洛門川討擊使論恐熱與鄯州節度使尚婢婢連年激戰,給當地的非吐蕃族部落造成了極大的傷害。於是敦煌大族張議潮領導河隴地區的漢人、粟特人等族羣進行起義。

在建立政權歸唐後,漢人開始解辮着漢服,發展河西地區的漢文化。

不僅復興儒學教育,還恢復河隴地區的唐代寺院,以及幾乎全部的唐文化與行政體制。

兩頭不討好: 吐蕃帝國治下的漢民矛盾身份

著名的張議潮出行圖

對於滯留的吐蕃人,歸義軍的做法也非常值得玩味。

由於歸義軍政權本身就是在親唐的吐蕃部眾的合作下光復的,很多吐蕃時代的部落就是吐蕃化的唐朝遺民,所以歸義軍政權承認了吐蕃人大量滯留於河西地區的事實。他們保留了吐蕃時代的部落使來管理這些部眾。為了調和藩漢矛盾,張義潮推舉吐蕃僧人管法成為國師。宗教也就成了調和各個族羣間的潤滑劑。

隨着與漢民接觸的深入,吐蕃人開始與漢人有了更多的接觸。當時出現了吐蕃文和漢文互譯的文書教材,還有很多吐蕃人採納了漢人的五帝、五行、天干地支的觀念。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80 字。

轉載請註明: 兩頭不討好: 吐蕃帝國治下的漢民矛盾身份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