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台灣女孩與北方姑娘的廈園邂逅——“兩岸同窗共築夢”組稿之二

由 司徒元基 發佈於 經典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video.

  新華社福州12月3日電(記者鄧倩倩、褚萌萌)伴隨校園晨光早起,迎接第一堂高級德語課,旁聽一門新聞學課程,到食堂用餐後去圖書館自習……這是陳君妤的考研生活日常。一路來,她收穫求學成就感,更邂逅了珍貴的良師益友。

  台灣新竹女孩陳君妤22歲,是廈門大學德語專業大四學生。“當初參加大陸面向港澳台招生的聯考,因為廈門有着同台灣相似的語言和氣候,選擇了這所南方強校。”陳君妤説,在這裏,來自天南地北的同學匯聚一堂,相伴追夢。

  初識,是一段奇妙緣分。“記得大一入學前,對於報到、住宿安排等事宜我懷着忐忑的心情,在新生羣裏詢問,馬上有位叫張瑞傑的女生細心解答。”陳君妤説,“巧的是學校特別安排我們台生和陸生混合住宿,走進寢室時,再次看到這個熟悉的名字。”

廈門大學圖書館裏,陳君妤(右)與張瑞傑(左)在書架前查閲書籍。(新華社記者 鄧倩倩 攝)

  張瑞傑來自山東德州。“當我知道有個室友是台灣女生,很歡迎也挺好奇的。”這個熱心的北方女孩回憶道,“記得君妤剛來時,看到宿舍有人在休息,特地提醒爸媽放低聲音,我就覺得她很貼心。”

  “雖然我們家鄉南北地域文化差異大,但相處中發現我們性格有相似處也有互補點,一拍即合。”陳君妤在好友面前開心得像小孩子,古靈精怪地做着鬼臉。在好友們看來,君妤陽光開朗,瑞傑理智果敢,時常可以帶給對方不一樣的看問題的視角。

  大二暑假,陳君妤帶好友去台灣環島旅行。“帶他們看看我家鄉,從台北、台中到墾丁,再返回台灣北部,玩了十多天,逛夜市、嘗小吃、吹海風,感受台灣人的熱情。”她還學着北方口音説,將來要去山東品嚐地道的煎餅是什麼“味兒”。

閨蜜倆上學路上的嬉笑。(新華社記者 鄧倩倩 攝)

  “以前對台灣的印象多來自書本和新聞,而平時和君妤聊天,對台灣有了更加立體的感觸。”張瑞傑説,她也計劃着有一天帶君妤去山東體驗北方的風土人情。

  同窗已三年,她們即將面臨人生下一階段的選擇。陳君妤打算“跨界”報考新聞傳播學研究生。“媒體在兩岸關係中起着相當重要的作用,我希望將來從事新聞工作,為兩岸交流出一份力。”

陳君妤(左)與張瑞傑(右)一同在食堂吃午飯。(新華社記者 鄧倩倩 攝)

  考研之路雖然艱辛,陳君妤偶爾的彷徨很快都會被好友的支持鼓勵治癒。“小夥伴總能給我很多學習的啓發。”她説,“從瑞傑身上我學到了自律,她監督我完成學習計劃,即使大三時瑞傑在德國交換期間,我倆也一直保持聯絡,分享日常、互相打氣,她總能給我力量,是我的良師益友。”

  鳳凰花開的校園,圖書館自習室的座位,一同騎車上課的林蔭路,一道踏訪廈門的大街小巷……這些都是她們青春時光的見證。也許,畢業後將去往不同地方,但她們説,距離不會磨蝕這份深厚的友誼,未來要一起加油,成為更好的自己。

(視頻拍攝:褚萌萌、鄧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