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李自成“給我封王就退兵”,可崇禎皇帝為何放棄這麼好的條件

由 漆雕佁 發佈於 經典

明崇禎十七年,李自成率大軍抵達北京城下,此時的北京城已經完全不設防,但李自成在進北京之前卻做出了一個試圖和崇禎皇帝議和的舉動,他委派投降的太監杜勳去和崇禎皇帝談判,內容是希望崇禎承認他割據西北為異姓王,並賠償相當的軍費,只要崇禎答應這些要求,李自成就不進北京城,退兵回陝西。
李自成提出的這個條件無疑對絕境中的崇禎是有利的,正常情況下,無論是誰都會趕緊抓住這根救命稻草,遲緩死亡總比馬上猝死好得多,可崇禎卻堅決拒絕了議和,當時的崇禎已經失去了對北京城內外的掌控,甚至連想找一個商量事情的臣子,也沒有人願意來,無力抵抗,但又不願意妥協,崇禎為什麼不願意接受死緩?非要立即執行對自己的死刑?
崇禎性格剛烈,寧死不願意背上和賊寇妥協的大帽子
崇禎做了十七年的皇帝,雖然一直被關外和關內的兩路敵人壓得喘不過氣來,可性子剛烈的他卻從沒有想到過主動妥協,即使曾經招降過流賊,也是在官軍佔據優勢或流賊們主動要求投降的情況下,以朝廷的恩賜為名招降。包括他默認原兵部尚書陳新甲組織和清朝議和,但也把自己從事件中撇清,事發後,還處死陳新甲以證自身的清白。
很明顯,崇禎一直把皇帝的面子看得比什麼都重要,真正做到了寧死不從。在李自成的談判條件中,要求封王並割據西北,割據與否不重要,因為明朝早就對西北失去掌控力,可封王就意味着明朝要給李自成正式的官方身份,以後要是取代明朝也會更加名正言順,從朱元璋到天啓皇帝為止,還沒有出現過這樣的先例,崇禎也是有尊嚴的,他絕對不會認可李自成正統的地位。
崇禎的絕望,或許他的心早就死了
崇禎朝失去掙扎實際上早在一年前就註定了,一年前,孫傳庭在潼關兵敗身亡,再往前一年,洪承疇在錦州兵敗被俘,孫傳庭和洪承疇的敗亡意味着崇禎唯一能指揮得動的軍事統帥已經損失殆盡,崇禎再也無法有效指揮任何一支軍隊了,山海關的吳三桂、湖廣的左良玉等等,已經全部成為了軍閥,南方的其餘勢力更不用説,都在和崇禎不對付的東林黨的影響下。
李自成從陝西一路殺向北京時,從山西到河北,明朝地方除極少數血性官員外,幾乎是一路望風而降,這些崇禎都看在眼裏,李自成到北京城下後,包括杜勳在內的好多太監還都勸説崇禎放棄抵抗,太監是皇帝家奴,他們都倒向李自成了,崇禎還能指望誰?並且,崇禎在最後時刻還試圖找北京城內的勳貴們湊集錢財募兵,結果沒幾個人響應。
所有的一切一切都讓崇禎明白大勢已去,不過,最後給崇禎一擊的是駐守寧遠的吳三桂,崇禎十七年三月四號,崇禎發出聖旨急召吳三桂馳援北京,這是當時唯一能拯救北京城的軍隊,寧遠離北京並不是很遠,吳三桂麾下的騎兵也不少,可一直到三月十八號,李自成正式派杜勳入城談判和攻城為止,吳三桂所部連影子都沒有出現過(三月十九日才走到山海關),崇禎此時已經清楚,他被所有人拋棄了。
崇禎皇帝殉國後被明朝遺臣稱為“烈皇”,治國或許不行,但骨氣是絕對有的,明白了自己被所有人拋棄後,就不再接受李自成所謂的議和,明朝從他接手後的逐漸衰亡,也讓他明白徹底沒救了,連大臣要求讓皇太子南下到南京的提議都被他否決,他早就做好了亡國的準備,估計他臨死前説“諸臣皆亡國之臣”時,還會想着在地下看着李自成如何對待那些抱着錢財不放的大臣們的下場,只不過他沒料到的是,最後撿到便宜的是關外那一撥。
備註:李自成要求封王就退兵的記載僅僅存在於野史中,如《烈皇小識》《甲申紀事》《明季北略》等,在正史上的記載卻不同,《明史》中的記錄是:“遣降賊太監杜勳縋入見帝,求禪位”,實際上李自成早在殺進北京之前,就已經在陝西西安登基稱帝了,不可能自降身份為王,正史中的記載恐怕更可信,本文中的判斷是以野史中的傳聞為主,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