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項羽是秦朝末年最著名的霸主,可以説在秦朝末年那個戰亂紛紛的年代項羽的鋒芒無人可比,項羽稱得上是秦朝末年的一代梟雄,但是這樣一個人現在來看也是功過分明的,項羽最大的功勞就是滅掉了強大的秦朝,而項羽的過錯也是比較多的,下面就簡單總結一下這位歷史上的霸主的功過。
項羽畫像
首先要説的是項羽的功,項羽最大的功勞就是滅掉了殘暴的秦朝,項羽滅秦可以説是人心所向。在殲滅秦朝主力的鉅鹿之戰中項羽稱得上是當機立斷殺掉了主將宋義,自己取而代之,如果不是項羽殺掉宋義,聽從宋義的領導鉅鹿之戰必定會結局不同,強大的秦朝可能還會維持更長的時間,正是因為項羽快刀斬亂麻迅速的殺掉了宋義,將所有的權利集中到自己的手中才使得鉅鹿之戰可以迅速的殲滅秦軍主力,使得秦朝迅速的滅亡。這是項羽的功勞無可厚非。
説了項羽的功,我們還需要看一下項羽的過,項羽在秦兵投降之後為了避免秦兵在入關之後反叛,項羽將二十萬秦兵全部的活埋,從這裏可以看到項羽的殘暴,其實項羽歷來就是一個殘暴的人,在歷史上不止一次採用暴力手段解決問題。坑殺秦兵算得上是項羽的一大過。後來項羽入關之後一把火燒了秦朝的宮殿,大火連續燒了三天還沒有滅,項羽是痛快了,但是卻毀掉了那麼精美的宮殿,使得文明無法留存下來,這是項羽的第二過。
項羽外號
項羽是秦朝末年的一代霸主,堪稱是一位驍勇善戰的將軍,更是一位志向遠大的人物,少年時代就預言秦始皇是可以被取而代之的,後來項羽率兵造反通過自己的努力真正的實現了自己的預言,因為項羽是楚國的貴族,後來自己的封地在西楚一帶,並且霸氣外露,所以項羽外號為西楚霸王。下面詳細的解釋一下項羽外號的來歷。
項羽畫像
項羽出身於楚國的貴族,楚國被秦始皇滅掉之後,楚國王室也流落民間,項羽舉兵造反之後立楚國王室的後裔為王,並且尊稱為“義帝”,後來項羽滅掉了秦王朝,這個時候的項羽既是滅亡秦朝的統帥,也是楚國義帝的部下,秦朝滅亡之後項羽主持了分封藩王,一共分封了十八位藩王,其中劉邦被封為了漢王,項羽自己自封為楚王,都城在彭城,因為彭城在傳統的地理觀念中屬於西楚,所以歷史上將項羽稱為西楚王。
因為項羽不僅僅是一位西楚王,而且是一位稱霸一時的領袖人物,所以項羽成為了當時類似於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的最具實力的諸侯。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都稱為霸主,因此項羽自然也是稱雄一時的霸主,而且項羽本身來説是一個具有霸氣的人物,堪稱是霸氣外露,因此人們都稱其為“西楚霸王”,而項羽自己也覺得這個稱號實在是一個美稱,因此也不反對,從此之後項羽外號就是“西楚霸王”了,這個稱呼一直到今天人們還在運用,可見這一稱號對於項羽來説實在是實至名歸的一個外號。
項羽敗給韓信
一場曠日持久的楚漢之爭,終以西楚霸王項羽的兵敗自刎而落下帷幕。當漢高祖開國奠基以書寫中國歷史上大漢王朝的壯麗篇章之時,又有多少人為昔日“力拔山兮氣蓋世”的一代梟雄項羽的悲壯結局而唏噓感慨。
項羽劇照
世人只道項羽敗給了劉邦,又有誰知其實項羽敗給韓信,想來垓下兵圍之際,韓信以一支洞簫一夜吹散了項王的八千子弟兵,項羽又豈會想到,自己英雄一世,竟會惜敗於這個曾經在市井之中受過屠夫胯下之辱的懦夫。
項羽敗給韓信,與其説敗在智謀,不如説敗在眼界格局。
項羽乃蓋世英雄,天生神力,武藝超羣,同時手握西楚百萬大軍,是一位登高一呼從者如雲的霸氣領袖。這樣一位身居“神壇”之上供人仰望的人物,卻有個致命的弱點:丈夫能伸不能曲,難以承受挫折。
項羽不光自己承受不了挫折,更視他人的一時受挫為人生奇恥大辱,好比韓信過去曾從屠夫胯下鑽過的可恥經歷,在項羽眼中簡直是永遠無法洗去的污點。韓信在項羽麾下一直不得重用,很大程度上與這段經歷有關。
項羽敗給韓信,實因性格所致。比之項羽,韓信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種英雄,他懂得審時度勢,在一時失意時收斂鋒芒,決不在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上糾結,他心中有更大的世界,不會輕易揮霍自己的情緒,所以他度過了人生的低谷,以“齊王”的身份王者歸來。
而面臨同樣挫折的項羽,卻選擇了成全自己的氣節,將一腔熱血與悲憤盡付濤濤烏江之水,雖成一曲壯志悲歌,卻連從頭再來的機會也失去了。
項羽和劉邦的關係
關於項羽和劉邦的關係是比較複雜的,因為隨着時間的演變,兩人之間的關係也在不斷的發生着改變。
劉邦像
首先,項羽和劉邦的關係是異性兄弟,那段時期是兩人共同抗秦的時期,為了完成反秦大業,推翻秦朝的殘暴統治,雙方互相藉助多方的力量,所以便互為兄弟,其實也就是以兄弟之名,組成的抗秦聯盟。兩人在兄弟的名義下,開始並肩轉戰,直到殘暴的秦王朝統治被推翻。
關於秦王朝的推翻,兩人曾經有過約定,那就是誰先入主咸陽,誰就是關中王。眾所周知,咸陽是秦朝的首都,是戰略要地,入主咸陽也就是相當於取代了秦朝的統治而成為了天下之主。
當時秦朝的統治者是秦三世子嬰,年對反秦起義軍,子嬰的做法是大開城門,表示自己投降,並且迎接劉邦進駐咸陽。按照兩人之前的約定,也就是説劉邦就是關中王了。但是這個時候的劉邦並沒有項羽的實力強大,面對突如其來的幸福,他很快醒悟,然後封鎖了咸陽宮,等待着項羽的到來。其實這個時候,兩個人之間的盟約一定破滅了,只是還沒有撕破臉面罷了。項羽到來之後,沒有推辭的直接坐上了王位,雖然沒有正式稱帝,但是也自稱是“西楚霸王”,同時還分封了諸侯王,當然劉邦也在冊封之列,但是這樣的行為還是引起了劉邦的強烈不滿。
之後劉邦為了表明忠心,被封為漢中王的劉邦燒燬了一路上的棧道,但是在之後他拜韓信為將之後,也接納了韓信的建議,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給了項羽一個措手不及,這一時刻,項羽和劉邦的關係不再是兄弟,而是敵人,也就意味着楚漢之爭真正開始了。
盧綰為什麼投奔項羽
盧綰這個人在楚漢之戰中起到巨大作用,是他扭轉了戰局,起初盧綰是劉邦手下的一員大將,他和劉邦不僅同年同日生,而且還是同鄉,所以盧綰和劉邦可以説是非常親密的關係,但是在戰爭後期盧綰突然叛變了劉邦投奔項羽,一直以來盧綰為什麼投奔項羽是專家研究的課題。
盧綰劇照
專家對於盧綰為什麼投奔項羽這個問題給出了幾種答案,其中最令人信服的一個答案是盧綰親眼目睹了劉邦的狠心,劉邦是一個成大事的人,當他被敵軍追捕時,連他的父親都不要,當時項羽抓住了劉邦的父親,想要逼迫劉邦投降,但是劉邦為了天下大業連他的父親都放棄了,讓他的父親活生生被項羽殺死了,盧綰目睹了這件事,認為劉邦內心太過狠辣無情,他對自己好只是想暫時利用他,與劉邦形成鮮明對比的項羽非常忠厚仁義,所以盧綰拋棄了劉邦投奔項羽。
其實對於盧綰為什麼投奔項羽還有第二個解釋,那就是盧綰的政治遠見不是很高,他在當時的情況下,認為項羽一定能夠戰勝劉邦,所以寧肯為了自己的利益背叛劉邦,他也不想待在劉邦的陣營等死,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説,盧綰是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拋棄了劉邦。
其實除此之外,盧綰投奔項羽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因為史書上記載盧綰和劉邦之間有很深的芥蒂,他們在政見上有很大分歧,當時劉邦在入關中之前就想消滅項羽,而盧綰認為可以拉攏項羽,不一定非要真刀實槍,兩人在這件事上出現分歧,最後導致盧綰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