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聽老家一個朋友説,以前她高中的一個同學,現在在老家的初中教學。朋友感慨的説了一句,沒想到以前學習那麼差的同學,現在竟然當老師。怪不得人們都説,上學期間學習差的學生畢業後都去當了老師。
朋友的話讓我想起了前兩天看到的一則新聞。安徽蚌埠教育局,組織了一場高中數學老師的模擬考試,還都是奮鬥在一線的高中數學老師。大家都以為這些老師會考出好成績,結果成績出來卻讓人大跌眼鏡,總共150分的成績,這些老師的考試成績只有100分左右,有些甚至只有60分左右。這樣的結果,網友眾説紛紜。
其中像朋友一樣的想法也要很多,網友都在感嘆,難道真是差生都去做了老師,都怪現在老師素質太低,老師自己都不會,怎麼能教好學生?
我覺得朋友的話太偏激,還有網友根據這次老師考試成績得出這樣的判斷太狹隘。很多初高中學校招聘老師,學歷最低都是研究生,更別提很多大學了,門檻更高。能有高學歷的,上學期間成績都不會太差。
一個好老師,不僅單靠學歷,是多方面的能力
要知道,一個老師的教學水平好壞其實跟老師的學科素養不能劃上絕對的等號。一個好老師是需要多方面能力的,比如學科體系,教學方式方法,還有與學生打交道的能力。有些老師雖然做題能力很高,自己考得很好,但不代表一定能教得好。有些老師自己肚子裏確實有東西,但他倒不出來。不管在哪個學校,我們都會看到,教學成績好的老師不一定是教學水平最高的,可能他們更有管理能力,治學能力,照樣讓自己班的學生考出了好成績。所以老師教的好不好與他的學歷還有考試成績高不高沒有必然的聯繫。
業內都有一句話:老師至少要磨礪十年以上才可能成為名師。而且是非常嚴格的磨礪。還要有匠心,不然難成好老師,無論學歷高低。
老師和學生做題的思路和思考不同
一些老師考不過學生其實挺正常的。老師的能力素質模型要求和學生不是一個標準。老師是站在授業者的角度,他們事先需要備課,而且長年的備課習慣讓他們早就習慣了從指導者的角度考慮問題,老師就要挨個分析,考查了哪些知識點,這個地方應該讓學生記住哪些公式,有幾種解法,學生可能在哪裏出錯等等,用什麼樣的方法學生更容易聽懂等。而學生對於一個題目,只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解出正確答案就好了。
綜合來説,老師的計算能力和對時間的把控能力也不如學生,畢竟沒有經常訓練。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教師應該具備的素質不是考高分,而是引導和學習方法的傳授。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話題討論:你對學習差的都去當了老師這一觀點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