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將領張弘範是什麼人 張弘範的兒子是誰
著名將領張弘範是什麼人 張弘範的兒子是誰
張弘範是中國古代十分有名的一位人物,據説他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將軍,而且身世也比較顯赫,既然是將軍那麼就一定會征戰沙場,那麼到底張弘範是什麼人呢?
張弘範圖片
張弘範是什麼人這個問題要從他出生那年也就是公元1280年可以説起,張弘範字號仲疇,他的父親張柔是蒙古統治時期有名的軍閥,張弘範是張柔的第九個兒子,他的出身決定了他漸漸成長為一個文韜武略樣樣精通的有志青年,他的詩集被後人整理出來也就是今天的《淮陽集》,而他展露軍事管理的才華則體現在中統三年也就是公元1262年。
山東地區發生了兵變事件,張弘範隨父親張柔一起奉命出兵討伐,期間身先士卒多次獲得戰役的勝利,體恤士兵賞罰分明得到很多手下的愛戴,後來得到忽必烈的賞識,提拔他做了順天路管民總管,甚至把金虎符交給了他。在公元1569年的時候,張弘範跟隨丞相伯顏攻打宋朝,他多次提出建設性意見使得戰爭獲得長足的發展。但是在歷史上最出名的卻是張弘範俘獲了宋朝大臣文天祥,他感慨於文天祥不屈的正氣待之以禮。後來張弘範要求文天祥寫一份勸降信件,文天祥提筆寫下路過零丁洋的感慨,正是那篇千古絕唱過零丁洋。張弘範和文天祥雖是對立的,但是胸中氣節和人格卻是一致的。
張弘範是什麼人這個問題也可以從他對待文天祥的態度裏看出,他的一生雖然短暫,但他順應歷史的洪流為全國統一做出了貢獻,這是值得肯定的。
張弘範的兒子
張弘範的兒子名叫張珪。在父親張弘範的教育下,張珪從小就有了超乎常人的本領以及志向。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十分擅長射箭,而且每次都能射的很準。有一次,張珪在跟隨父親走路的途中,經過一片森林,可湊巧的是從森林裏跑出來一隻老虎,而張珪根本沒有被這隻老虎嚇住,他拿着箭朝着老虎的方向射去,而且成功射中了老虎的喉嚨,張珪成功除掉了老虎,這使得隨行的人都開始誇讚張珪。
張弘範的兒子張珪圖片
在張弘範的兒子張珪十六歲的時候,他就已經開始管理朝廷上的一些事務。之後便升到了大將軍的職位,他身上帶着父親賜給他的虎符,這就意味着他掌握了父親軍隊的大權。由此可見,張珪的才能是值得肯定的,否則父親也不會把這麼重要的東西交給張珪。可是沒過多久,張弘範就去世了,在張珪接替了父親的位置後,他自己深知自己資質還沒有達到能夠很好的管理全方面的事務,便請教身邊之前跟隨父親的將領,張珪希望他們能夠輔佐自己來處理政務。
在張珪把地方的盜賊問題處理掉後,他被重用擔任樞密副使的職位。雖然當時皇帝身邊的侍從卻説張珪還年輕着呢,不要這麼着急的就給他這麼大的官職,可以先試用,要是有才再升官也不遲,可是皇帝卻不這麼認為,皇帝覺得張珪父輩對朝廷的貢獻是極大的,現在他兒子得到這樣一個職位是很應該的。當然張珪在他的職位上也是盡心盡責,對家鄉百姓更是十分關心。
張弘範與吳三桂
在歷史上,經常會有人將張弘範與吳三桂放在一起,而之所以會將兩個甚至連都朝代完全不同的人放在一起,則大部分是因為張弘範與吳三桂二人所做的事情。
吳三桂圖片
張弘範能征善戰,深受忽必烈的器重,曾經在與南宋的戰爭中擊敗了文天祥。但是也正是因為這樣,在後來的元朝與宋朝的交戰中,張弘範為元朝效力屢受器重,而被後世的許多人稱之為漢奸。而另一位吳三桂,關於吳三桂的事蹟更是廣為人知。生於一六一二年六月八日的吳三桂字長伯,在明末清初時期有着重要的政治地位。關於吳三桂被稱之為漢奸的事蹟想必大部分的人都聽説過,那就是——引清入關。在明末清初時期,那時的明朝已經是氣數已盡,最後朝廷將一切的賭注壓在了吳三桂的身上,派他鎮守山海關。然而最終吳三桂卻將清兵引入了山海關。自此,吳三桂也為了臭名昭著的漢奸。
然而事實上,無論是張弘範還是吳三桂,這些評價於二人也是有失偏頗。首先是張弘範,在張弘範出生的四年前金朝便已經滅亡,張弘範原本便是元朝的人,所以幫助元朝滅宋並不能將其稱為漢奸。至於吳三桂,雖然最後是吳三桂將清兵引入了山海關,但是那時候的明朝已經是岌岌可危,甚至在吳三桂到達山海關後崇禎皇帝已經自縊,京師淪陷。即便吳三桂死守,之後的結果也未必會改變,或許還會犧牲更多的人。
張弘範怎麼死的
張弘範圖片
關於張弘範怎麼死的,在他四十四歲的時候因為感染惡疾,雖然經過長時間的治療但是病情依舊沒有好轉,在一二八零年時在南方去世。
一二五六年的時候張弘範正是雙十年華,身長七尺相貌出眾,在當時的富家子弟中算得上是非常有風度的一位。不僅擅長騎射而且在使用長矛上也非常有造詣,除了擅長武術詩詞歌賦上也頗有成就,在一次戰爭之後的十月份張弘範帶領剩下的士兵回到朝廷,朝廷安排了非常多慶功宴為張弘範接風洗塵,忽必烈特意在內殿為他設宴。
但是此時的他並不知道死亡已經在向他招手,由於長期在北方作戰生活在北方的環境之中,在回到南方之後沒有好好調養身體,不僅每日大量攝入油葷還中斷了體力鍛鍊,這樣巨大的落差導致了嚴重的水土不服,再加上他又染上了惡疾,雖然忽必烈因此為他從全國各地請來大量名醫為他就診,還有最好的陪護每天伺候他,但是這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作用,到了元十七年的新年之後,張弘範意識到自己大勢已去,所以把病房換到了自己以前的舊居室。找來自己的孩子們交代完後事之後他撫摸着皇上賜給他的寶劍和盔甲在回憶中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