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讓韓信、諸葛亮笑到醒的男人,為何率領45萬跳進白起包圍圈裏
不以成敗論英雄,事實究竟如此?
戰國時期,兵革不休。
魏齊爭霸,齊的強大,魏的衰落,秦的崛起,戰火逼近,勢必會有一場關鍵性的戰爭——長平之戰。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進行了軍事改革,“胡服騎射”,發展騎兵,開拓北地。趙惠文王即位後,開始整頓內政,使“民富而府庫實”。前262年,秦王按“遠交而進攻”的策略發兵攻韓。接着,公元前260年四月,秦和趙為爭奪韓的上黨郡又發生了長平之戰。這些,是秦與趙之間的歷史背景。
首先,趙括作為一名將帥之子,具有豐富的軍事理論是毫無疑問的。但是,古往今來,都對其以紙上談兵的標籤無法改變,甚至批評他無能,賦予了他太多的悲劇性色彩,沒有得到後人的一絲尊重與紀念。瞭解了戰國時期的歷史都會發現,在秦運用了“遠交而進攻”的策略後,不但齊國與楚國的國力不斷被削弱,而且也破壞了東方各諸侯之間合縱連橫的鬥爭。此時,三晉中唯有趙國可與秦抗秦。秦滅巴蜀,藍田之戰,楚懷王淪為階下囚,伊闕之戰,韓魏為秦獻地,無一不證明秦的強大。
那趙國與秦國之間的戰爭是勢均力敵還是以強勝弱?
如果用我們現在人的眼光來看,趙國經過了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訓練了一支具備軍事素質極高的軍隊,他們能夠在關乎國家危急存亡的時候挺身而出,為國而戰,還是具備一定的軍事力量。秦國經過不斷地兼併戰爭擁有了一批能征善戰的軍隊,更具有實踐經驗,但同時它有極強的的野心,它並不滿足於與齊並尊為帝,它要擴張,要統一。整體來看,秦國與趙國發展的方向都是在這種戰火不斷的年代裏擁有較強的軍隊,能夠防禦他國的入侵,這只是作為一個國家的初心。
再來看看,長平之戰中秦趙兩國各自派出的將軍,秦派白起,趙將廉頗應戰。趙國大將廉頗採取堅守的策略,面對秦軍的進攻,廉頗率軍在長平以逸待勞,在這種局面下雙方僵持了三年,彼此並沒有分出高低。而後,秦軍主動改變本國的戰略。在這裏,就能看出秦將白起對敵人有一定的瞭解:他用激將的語氣説廉頗只善守而不善於攻擊。這樣一來,趙王站在了被動的一面,他用妾室所生之子趙括代替了廉頗,接着趙括就迎來了自己一生中的第一次實戰。'
趙括也算是臨危受命接受了這次派遣,然而他也一反前輩廉頗的戰略,轉守為攻,主動進攻,他的進攻並不是逞一時之強,他在戰略上與秦軍有些許相似,都是謀略在切斷對方後路的基礎上,一舉殲滅敵軍。然而,趙括時運不濟,秦將白起的佯敗,使趙括很難突破敵方防線,最終被包圍在秦軍堡壘。據史書記載,趙軍被包圍的四十多天裏,沒有糧食供給,他們依然沒有輕易投降,不斷尋找出路,嘗試突圍,肩負着神聖使命的趙括,既要穩定軍心,又要以身作則,在包圍圈裏找出救命稻草。
由此可以看出,趙括並非紙上談兵,他能夠在無供給,無支援的情況下堅持四十多天,應該能夠證明理論的重要性,證明他卓越的的軍事才能。結果卻是趙軍大敗,趙括也在戰爭中死去,那四十多萬戰士也因此喪命。
如果説,要以成敗論英雄,那麼和平年代的戰士都不能稱之為英雄嗎?
趙括的失敗,或許是其中更多因素影響的結果,簡簡單單以其作戰失敗就定義他未免也有些牽強,畢竟,俗話説“失敗乃兵家常事”。換個結局,要是秦敗,後人又爭先銘記趙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