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收到北大錄取通知書,殺了兩頭豬,請全村人吃了三天
儲殷説:“沒有人告訴你,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實現社會分層。”
但是,也沒有人告訴你:“對於普通人來説,接受教育是社會賦予你進階的唯一機會。”
今天,我們來講講寒門貴子俞敏洪的故事。
收到北大錄取通知書有種范進中舉的感覺
俞敏洪出生在江蘇江陰的一個普通農村家庭,父親是一位木工,母親是一名生產隊長。
小時候,父親經常幫別人建房子,每次建完房子,就會把別人廢棄不要的斷磚亂瓦撿回來,後來,俞敏洪看到父親竟自己動手用這些零碎磚頭在家裏建了一所房子。
那是他關於夢想最初的樣子——攢足夠的磚,來建心中的房子。
母親從來沒有上過學,她希望俞敏洪長大以後能當個先生(老師),四歲的時候,就給兒子買書看。
關於父母,俞敏洪記憶中的滋味稍顯苦澀,這苦澀不是因為別的,而是父母經常吵架。
小時候,揹着書包放學回家會害怕,怕一推開門父母剛好在打架。
父母雖然感情不太好,但卻從沒有對孩子動過一根手指頭,唯一一次是因為俞敏洪去河邊游泳將母親辛苦攢錢買的涼鞋弄丟了。
那一次,母親痛打了他一頓,一根竹竿都打斷了。
母親,對俞敏洪來説,不止讓他有新涼鞋穿,而是兒子前行的“路標”——照亮了他人生至暗的時刻。
高考兩次落敗,俞敏洪跟母親説還想再試一次,母親説可以。
當年,縣城辦了一個高考補習班,俞敏洪説他想上,母親聽完跑去打聽,這一去就是三天。
母親找到了補習班的老師,返回來的那天晚上剛好下雷陣雨,路上泥濘不堪,母親一路摔了四五次,推門進來的時候,兒子看到媽媽渾身成了泥人。
看到母親為了自己拼盡全力,俞敏洪説:“那一刻我就知道,我沒有別的選擇了。”
從那以後,俞敏洪每天早上六點起,晚上十二點還打着手電在被窩裏看書,當時一心想着考地區師範學院。
沒想到高考分數出來,他的總分竟超過了北大的錄取線。
填報志願的時候,俞敏洪遲遲不敢下筆,老師把筆抓過來説:“你不敢填我給你填。”
俞敏洪形容收到北大錄取通知書有點像范進中舉的感覺,而母親説:“北京那麼遠,去了以後回來不方便,儘管沒有女朋友,所幸連婚禮給你一起辦了。”
於是家裏殺了兩頭豬,請全村人吃流水席吃了三天。
大學體育老師:我從來沒有見過一個人狗刨刨這麼快的?
經歷了落榜、再落榜、然後考上北大,俞敏洪的人生像過山車一樣起伏不定,去了北大以後就真的能擺脱他所謂的內心對於貧窮、落後的恐懼嗎?
答案是否定的。
命運之神為俞敏洪叩開了通往北大的門,但是他卻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痛苦。
這痛苦不是來自別的,而是出身。
剛上北大的俞敏洪,連普通話都不會説,英語口語更是一塌糊塗。
到宿舍的第二天,俞敏洪發現舍友躺在牀上讀一本書——《第三帝國的興亡》,他很好奇,操着一口濃重的口音問舍友:“在大學還要讀這種書?”
舍友把書拿開,白了俞敏洪一眼。
北大人才濟濟,學生們除了比拼各科功課成績,還重視各方面才藝的拓展,比如文藝、體育等等。
俞敏洪自小就會游泳,體育才能本不在話下,但是第一次上游泳課,俞敏洪撲通跳下去遊了一個來回後,並沒有得到表揚,相反,老師指着他大笑説:
“我從來沒有見過一個人狗刨刨這麼快的?”
同學的輕視和老師的奚落,在俞敏洪看來那是一種侮辱,因為你沒有自信證明你可以做的更好。
那要怎樣才能改變這種困境呢?
拼命學習,考更高的成績。
然而,比起當年高考落榜更悲催的是,俞敏洪在大學不僅成績沒有考到全班最高,相反,把身體給搞垮了。
大三剛開學,俞敏洪吐血了,經過診斷患的是傳染性肺結核。
後來休學在醫院呆了一年,這一年,俞敏洪讀了兩三百本書,想通了一件事:
跟別人比沒有任何意義,進步是你自己的事情,只要你付出足夠的努力,保持生命在進步,至於別人的好壞關你屁事。
俞敏洪説北大學生特別欣賞一個人身上的才華,像他這樣沒有才華但特別善良的人,是沒有女生能看得上的,但是,儘管如此,他卻讀了好幾百本書,而那些談戀愛談的好的同學,到現在都沒有出息。
在談到人生的願景時,俞敏洪説:
“我要全力以赴用自己的資源,學識、智慧、能力、人脈等等所擁有的東西來幫助年輕人成長和發展。”
俞敏洪的人生經歷帶給我們的啓示
01貧窮究竟是不是恥辱?
老師嘲笑俞敏洪游泳像狗刨,舍友看《第三帝國的興亡》嫌棄俞敏洪大驚小怪,這些差距説到底都是人的出身帶來的侷限。
當人們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卻深信自己不能夠解決時就會表現出自卑情結。
心理學大師阿德勒説:
“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為我們都想讓自己更優秀,過更好的生活。”
如果我們堅信問題能夠解決,並且有一套可行有效的方法可以證明自己並不差的話,那麼“自卑”將會轉化為“超越”。
所以,貧窮不是恥辱,遇到困難只想逃避的人才是真的恥辱,因為打敗你的不是困難,而是你自己。
02如何看待人生失意?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有得意更有失意,高考落榜、患病休學,這些痛苦和磨難對於普通人來説也許是滅頂之災,但是對於生命的強者來説,如果能夠扛過去,那將是一筆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財富。
所以,對於俞敏洪來説,如果沒有兩次落榜,很可能就沒有後來考上北大的機會,如果沒有患病休學的經歷,也可能沒有後來人生迎來一次又一次轉機的可能。
所謂“松柏之志,經霜猶茂”,我想放在俞敏洪身上再合適不過了。
03什麼是門檻最低的進階方式?
農村孩子,什麼樣的人生才能出人頭地?
答案當然不是種地,而是讀書。
初上北大,俞敏洪因為出身、因為貧窮受到了來自各方面冷遇,但是在休學住院的那段時間,他一口氣讀了兩三百本書。
所以,讀書學習,是一個人實現進階的最好方式、也是門檻最低的方式。
別急,到這兒還沒完,讀書只是你進階的手段、過程,並不是結果,人終其一生要知道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所以,擺脱貧窮、考上大學、有夢想並且能夠為之奮鬥一生,這才是普通孩子進階的正確打開方式。
寫在最後?
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對俞敏洪的印象並不好,因為他曾發表過“女性墮落導致國家墮落”、“女人不生娃就不完美”的極端言論。
但是,深入瞭解他的經歷後才發現:俞敏洪逆襲北大的經歷對於廣大寒門學子來説,是一部妥妥的勵志成長史,希望俞敏洪的故事能夠帶給你滿滿的正能量,幫助你走出人生的泥潭、實現自己想要的人生。
——感謝閲讀——
注: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