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類培訓機構轉型應先找準定位
隨着“雙減”意見的正式公開,義務教育階段的校外學科類培訓被嚴控,其資本化運作也成為歷史。“去K12(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科類培訓業務)化”之後,昔日教培龍頭必須轉型求生。
事實上,所有原來以學科類培訓為主營業務的校外培訓機構,都面臨着退出或者轉型的選擇。除禁止學科類培訓機構上市融資、進行資本化運作外,“雙減”還規定,不得利用節假日、雙休日與寒暑假進行學科類培訓,並要求所有學科類培訓機構要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這意味着學科類培訓將不再有盈利空間。如果機構想繼續進行培訓,就要進行轉型。
目前看來,轉型開展非學科類培訓(也被稱為素質教育培訓),是包括“頭部”機構在內的校外培訓機構的“一致行動”。教育部辦公廳近日發佈通知,明確了義務教育階段校外培訓學科類和非學科類範圍,體育(或體育與健康)、藝術(或音樂、美術)學科,以及綜合實踐活動(含信息技術教育、勞動與技術教育)等按照非學科類進行管理。因此,體育、藝術、綜合實踐活動作為非學科培訓內容,就受到機構的追捧。
然而,教培機構擠上素質教育培訓這一“獨木橋”,很可能會製造新的“內卷”。首先,這一培訓領域已經有不少培訓機構,機構再“一窩蜂”湧入,必定會導致素質教育培訓競爭更為激烈,機構想盈利並不容易。其次,如果機構把之前運營學科類培訓的套路,用到發展非學科類培訓上,如通過製造家長的焦慮,來擴大市場,尋求“高增長”,那等待機構的必定是監管部門對非學科類培訓更加嚴格的監管,對非學科類素質教育培訓採取與對學科類培訓一樣的監管辦法,就會大概率發生。
校外教育培訓機構必須吃透“雙減”意見的精神。雖然“雙減”允許非學科培訓機構登記為營利性機構,進行資本化運作,可在節假日、雙休日和寒暑假進行培訓,但是,從嚴監管學科類培訓傳遞的明確信息是,進行教育培訓,必須做教育,而不是做生意,不能刺激社會的教育焦慮,加劇教育內卷化。
將校外培訓分學科類與非學科類培訓“分類”治理,主要是基於當前的培訓生態。相對而言,體育、藝術等教育,在學校教育中還存在不夠重視的問題。相應地,體育、藝術等非學科類培訓雖然有一定市場,但遠不如學科培訓類“火爆”,非學科類培訓主要滿足受教育者的差異化選擇。這也是培訓機構主要進行學科類培訓,學科類培訓市場佔總培訓市場的產值達80%左右的原因。
但如果機構湧入非學科類素質培訓領域,加大營銷攻勢,擴大市場,就會破壞非學科培訓生態。尤其是,為促進學校、學生和家長重視體育、美育,我國已經明確,要將美育納入中考,要提高體育中考的分值,逐步實現體育科目的分值和語數外科目的分值一樣,在此背景下,一些地區已經出現體育培訓熱,如果機構再湧入,做大“體育培訓市場”,那就會增加家庭的體育培訓負擔,以及學生的壓力。隨之,圍繞“應試體育”開展的體育培訓,就會為社會所質疑。
校外培訓機構選擇繼續做培訓,需要從以前的逐利心態轉向公益心態。由於不能在雙休日、節假日、寒暑假開展學科培訓,有的機構也想轉型為學校、社區的課後服務、託管服務提供第三方服務,這也屬於向素質教育培訓轉型,因為課後服務、託管服務不允許進行集體補課。但這種轉型前提是,學校、社區提供的課後服務、託管服務,要求堅持公益性,即便向參加的學生收費,也只能按成本分攤收費。
從資本化運作,到去資本化;從做生意,到做純粹的教育,培訓機構面臨的轉型,不是業務轉型,而是思維轉型。如果想繼續做大生意賺大錢,那最好退出培訓領域,因為轉型到非學科類素質教育,則很難實現營利賺錢的目標;而如果想做教育、做公益,那教育領域的非學科和學科培訓,都還有可為空間。因為受教育者必定有差異化教育需求,校外培訓的本身定位,就是為受教育者提供差異化選擇。(作者:熊丙奇,系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
編輯/崔毅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