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提問者説的困惑非常普遍,很多家長都有這個困惑。可以説在各種興趣活動和學習中都普遍存在。
誠然,存在矛盾,孩子沒有習得技能,難以產生興趣;越難產生興趣,就越不願意練習。
推薦的一些方法:
1. 遊戲化。 游泳練習憋氣很枯燥,遊戲化就有意思多了,比如跟小夥伴 / 家長一起比賽誰能夠憋的時間長,再比如像,在淺的泳池裏面丟一個會下沉的彩色物品(比如塑料積木),讓他憋氣去撿起等等。
2. 內容。
內容的難度應符合孩子的程度,任務應比孩子現有程度稍難一點,孩子跨越了有成就感,看得到自己的進步,這點極為重要。 不管游泳、鋼琴還是其它都是如此。
內容與趣味性結合。 例如孩子剛學琴時如果反覆矯正孩子的手勢,孩子容易煩躁。這時候如果用動物形象來引導:
媽媽翻找了不少鋼琴教學圖書,找到一張教孩子彈琴手勢的,上面畫着小黑貓,“你看,手弓着,像小黑貓要跳起來的樣子”,“跳起來,落下來很放鬆,又準備起跳”,小鴻被畫面吸引了,模仿小貓弓着背“跳”了好多次,再到黑白琴鍵上跳。“把這個弓背的小貓圖像貼在旁邊好嗎?,看到它我就記得了”。不久後他慢慢習慣了用新的手勢,雖然偶爾也還會出現舊動作。
再舉一個例子:怎麼讓孩子識別 n 和 m 的不同?怎麼讓孩子願意抄寫 n 字母?顯然這並不是有趣的活動。
下面這頁練習是在加拿大上學 5 歲華人男孩雄雄的作業(資料來源:雄雄媽)。作業讓孩子找出下面的 n(調皮 Naughty、尼克 Nick、榛樹 Nut tree 的英文單詞第一個字母都是 n)並把它們塗成綠色。
作業增加了趣味性和參與性,孩子就愛做功課啦~
內容前後呼應,也就是事先有鋪墊,孩子會更容易感興趣。例如平時先讓孩子聽熟了“小小星星亮晶晶”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到學這首曲時彈琴更有動機,學會後也更有成就感。
內容儘可能豐富。豐富的重要性被家長們低估了。
以閲讀英語繪本為例,豐富性既包括繪本主題的豐富,既有故事類的、也有科普類的;也包括回應方式的豐富:給孩子講故事、讓孩子給書添加插圖,扮演角色,做手工,唱歌,扮演偶劇等。鼓勵積極主動的表達。在表達和輸出里加深了孩子的理解,增進了語言的運用能力。
3. 合作。
和小夥伴一起學游泳,和小夥伴一起學琴,有些簡單的合作 / 協作、遊戲,就有趣多了。
我曾經問過一位學生為什麼她能從小一直堅持練琴還頗感樂趣,她説老師常組織學不同樂器的小夥伴合作排練一些曲子,從開始的磕磕絆絆,到後來演奏時樂器間的銜接和相互應和,直到流暢的團體演奏,大家都能體會到團體和自己一塊成長的快樂。因此很樂意一起排練和演奏,彈琴中也能感受到樂趣。
4. 選擇
在可能的情況下,增加孩子的可選擇權,時間、地點、曲目(運動)、和誰一起,孩子的自發性越高,越容易有興趣。孩子能夠稍作改編或自發表達當然更好。
有一次到彈琴時間了,小鴻在櫃子裏發現了好久沒玩的大象媽媽和小象玩偶,説“我現在想和他們玩一下,還不想彈琴呢”,媽媽説,“他們從來都沒聽過你彈琴,你給他們安排一下座位好不好,讓他們看着你彈”,小鴻讓大象母子玩偶趴在鋼琴上看。媽媽説,今天要彈《兩隻小黑鳥》(two little black birds),我們可以把曲子改編一下,把小黑鳥改成大象,既然歌曲中還提到小黑鳥的名字(叫 Jack 和 Gill),那我們也要給兩隻大象取名字,媽媽叫 Daisy 寶寶叫 Ben 好嗎,小鴻強烈反對,他説媽媽叫 Coco 寶寶叫 Apple,於是小鴻很開心自彈自唱來了五六遍。
以上 2、3、4 系科恩提出的三 C 原則(content, cooperation,choice)。
5. 全局性學習。
先給孩子一個全局性的圖像,再讓孩子練習某個動作較好(比如乒乓球中的接發球)。孩子能體會動作的重要性後,更理解練習的意義。
我看過有教練為了追求所謂的專業性,讓一個 5 歲多女孩反覆練不知其所以的接發球,近一個小時只練一個動作。孩子的動作機械,表情麻木。難道教練的目標要把孩子培養鄧亞萍嗎?怕是還沒到那個程度,孩子已經厭惡這項運動了。
6. 情感認同。
孩子如果喜歡老師,可能會喜歡老師教的項目或學科。喜歡哪個電視電影動漫裏的偶像了,可能也會愛屋及烏喜歡上相關的運動,或者主角已經和運動合二為一了。
日本動畫片《網球王子》《棋魂》就讓很多青少年喜歡上了網球和圍棋。
7. 故事
一位家長聽了我的《如何通過故事促進孩子行為的正向改變》講座後(部分講座內容見 http://zhuanlan.zhihu.com/jijijiaoyang/20099968),她自己創作了兩個故事《長頸鹿蓋房子》和《神奇的種子》講給孩子聽。她説“針對孩子彈鋼琴不主動,想把部分曲子拖到明天再彈,做事比較拖拉,編了兩個故事。有一天早上,我讓孩子彈鋼琴,他説累曲子太多了,不想彈全部要練習的曲子(經常這樣)。我讓他自己決定要彈幾首,其他的下午和晚上再彈。中午午睡的時候,我就和他躺在牀上講故事《長頸鹿蓋房子》,他聽得很認真,第二天還要再聽一次,後來,我又給他講了《神奇的種子》的故事,大約過了幾天,我的孩子現在可以一次就把要練習的曲子主動彈完,不會一直想着要拖到晚上或者明天再彈了,我不知道是不是故事的力量讓他發生了改變,但他真的變了。這兩個故事我都加了歌謠,並在故事中重複出現,讓故事充滿重複和韻律感。”
下面是其中一篇《長頸鹿蓋房子》
作者:吳彥芳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村莊,村莊裏面住在許多的長頸鹿,其中有一隻最老的長頸鹿是村莊的預言家,他預言再過 30 天,將會有一場大洪水淹沒村莊。只有每家每户都蓋好又高又大的房子才能在洪水中逃生。
村莊中家家户户的長頸鹿都開始蓋又高又大的房子。其中有一長頸鹿的三口之家也開始蓋起了房子。長頸鹿爸爸每天要運送 100 塊石頭來蓋房子,長頸鹿媽媽每天要運送 80 塊石頭來蓋房子,小長頸鹿每天要運送 20 塊石頭來蓋房子。
第一天,長頸鹿爸爸和長頸鹿媽媽把石頭運來了,唱到“運石頭,蓋房子,蓋好房子高又大,洪水來了我不怕。”他們邊唱歌邊蓋房子了。但小長頸鹿看到天氣晴朗是玩耍的好時節,他對媽媽説:“媽媽,媽媽,今天的天氣真不錯,我明天再運石頭,今天 20 塊石頭加上明天 20 塊石頭,我明天運 40 塊石頭。”
第二天,長頸鹿爸爸和長頸鹿媽媽把石頭運來了,唱到“運石頭,蓋房子,蓋好房子高又大,洪水來了我不怕。”他們邊唱歌邊蓋房子了。但小長頸鹿看到天氣晴朗是玩耍的好時節,他對媽媽説:“媽媽,媽媽,今天的天氣真不錯,我明天再運石頭,今天 40 塊石頭加上明天 20 塊石頭,我明天運 60 塊石頭。”
第三天,長頸鹿爸爸和長頸鹿媽媽把石頭運來了,唱到“運石頭,蓋房子,蓋好房子高又大,洪水來了我不怕。”他們邊唱歌邊蓋房子了。但小長頸鹿看到天氣晴朗是玩耍的好時節,他對媽媽説:“媽媽,媽媽,今天的天氣真不錯,我明天再運石頭,今天 60 塊石頭加上明天 20 塊石頭,我明天運 80 塊石頭。”
第四天,長頸鹿爸爸和長頸鹿媽媽把石頭運來了,唱到“運石頭,蓋房子,蓋好房子高又大,洪水來了我不怕。”他們邊唱歌邊蓋房子了。但小長頸鹿看到天氣晴朗是玩耍的好時節,他對媽媽説:“媽媽,媽媽,今天的天氣真不錯,我明天再運石頭,今天 80 塊石頭加上明天 20 塊石頭,我明天運 100 塊石頭。”
第五天,村裏的長頸鹿預言家來到小長頸鹿家,看他們的房子建得如何?一看,嚇了一跳説:“太慢了,太慢了,比其他的長頸鹿家少了 100 塊石頭,洪水來了怎麼辦?”小長頸鹿聽見了,也開始着急起來,從此以後,他每天都抓緊時間運石頭,爸爸和媽媽休息了,他不休息,努力的運石頭,要把前幾天少運的 100 塊石頭補上。終於,在第 29 天的時候,小長頸鹿一家人把房子蓋好了,第 30 天的時候,洪水來了,小長頸鹿一家人站在蓋好的又高又大的房子屋頂上,他們相擁在一起,很安全的躲過了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