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仲春與暮春之交的清明節,中國人踏青、放風箏,並祭祀祖先。在秘魯卻是另一番景象。在羣魔亂舞的西方萬聖節後,是秘魯人一直保留下來的傳統節日,11 月 1 日”活人節“,也稱”聖人節“,和 11 月 2 日”死人節“。這兩天是秘魯人前去墓地祭拜和緬懷去世親人的重要日子。和中國不同,死者崇拜是安第斯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相較於陰冷悽清的中國墓地,在秘魯活人節和死人節,墓地濃濃的人氣和人情味。
活人節一大早,墓地外就一字排開搭起了密密實實的帳篷,擺滿了各種顏色的花圈。待買了合適的花圈以及鮮花,穿過熙熙囔囔絡繹不絕的墓地大門,墓地如一個人潮洶湧的巨大菜市場。不同於中國墓地的陰風陣陣,這裏一派喜慶祥和。
△親人們在墓地前面吃喝起來,好像在和逝者聚餐
大家打了水,把花圈和鮮花供奉在親人的墓前,擺上他們生前喜歡的食物,糕點,飲料,酒,不一而足。之後,大家開始祈禱過世的親人在上帝的懷抱中安詳順意,也希望他們保佑家人安康幸福。有人專門請做祈禱的老人或孩子,在墓前誦讀聖經;或請樂隊,為自己的親人演奏生前中意的音樂;更有人買了食物或啤酒,在墓前吃喝起來,就像與逝去的親人聚餐,好不快活。
中午 12 點,許多人準時回到家。這是逝者靈魂迴歸的時刻。 一間屋子裏,供桌已經準備好了。上面擺着去世的親人的照片,照片旁邊擺滿了水果、食物、飲料、糖果糕點,還有一種傳統的做成嬰孩形狀的麪包,裏面嵌着用石灰石雕刻並塗上顏料的嬰孩頭,秘魯人稱之為“wawa”。這種麪包是祭祀祖先的重要“貢品”。在前印加時代,在埋葬逝者的時候,除了個人用品以外,也常會埋葬一些食物,以陪伴他們度過“旅途”。時至今日,這一供奉傳統依然繼續延續着。
大家都入座之後,便開始一起祈禱,之後逐一請大家祈願。由於食物的吸引,常常會有蒼蠅圍着桌子上的食物打轉,秘魯人不會把蒼蠅打死或者趕跑。他們覺得是親人的靈魂藉助蒼蠅之身前來享用喜愛的食物。由此也引發了一個笑話:一家人在家裏擺上食物祭祀親人,突然有蒼蠅圍了上來。兒子剛要打,卻被母親制止。母親説:“別打,這些都是我們的家人,你看這只是你的阿姨,那只是你奶奶……” 正説着,他兒子突然説:“看來老爸也來了。”母親正納悶,兒子指着桌子上啃着食物的碩大的老鼠説:“看,跟老爸一樣能吃。”
△在墓地,人們穿上彩色服裝跳舞
對於秘魯人而言,靈魂是存在的。每逢親人的生日或者逝世週年,他們都會帶着親人的遺照去教堂做彌撒,邀請逝者生前的好友一起用餐。他們把親人的照片擺在家中,認為他們的靈魂可以看護家中的什物。他們認為,若是家庭不和,泉下的親人也會不得安息而受苦。他們常常在星期一都去墓地探望,因為在他們的觀念中,星期一是親人的靈魂歸來的時刻。他們還會在墓穴前種上綠意盈盈的盆栽。在那裏,他們默默與過世的親人交流,祈禱保佑。
有時候,當他們不情願地去墓地祭拜,本來很容易找到的墓穴,卻半天也找不到。他們擔心親人生氣了。但當他們懷着虔誠的心前去祭拜時,墓地卻很容易就找到了。
對於秘魯人來説,身體的消逝,並不意味着靈魂的隕滅。常懷一顆緬懷之心,與祖先親人的靈魂共存,藉由靈魂的佑護,才能夠擁有順利安康的人生。在秘魯,生者與逝者靈魂相伴。在這裏,逝者不會孤單。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