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跟郎朗學鋼琴跟周深學唱歌 多位“名師”六一走進鄉村美育

由 公冶爾藍 發佈於 經典

中新網北京6月1日電 (記者 高凱)“我希望自己的工作可以讓孩子們知道一些未來的可能性,知道人類能夠做的一些超越日常的事情。”六一兒童節,北京天文館研究員、科普作家劉茜在“搭知識大篷車,過温暖六一”活動中,為眾多鄉村兒童帶去《天文之美》課程。

這位近年來一直關注少兒科普的學者表示,“鄉村兒童有更多的機會觀察田野和大自然,從中獲取一些自發的美學體驗,但缺乏獲得更豐富的美育資源的途徑。這方面需要更多人的關注和努力,也需要技術的支持。”

誠如劉茜所言,美育教育對於青少年兒童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文化觀具有深遠意義,美育的成效不容易量化,卻能夠讓人一生受益。近年來,鄉村兒童美育的重要性被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但在教育力量不發達的地區,美育教育資源仍面臨較大的缺口。

2022年六一,在“搭知識大篷車,過温暖六一”活動中,包括劉茜在內,更有國際鋼琴大師郎朗、歌手周深等不同領域的代表人物和名師聚焦鄉村兒童的美育教育,講授一系列展現萬物之美的美育知識課程。

多位“名師”六一走進鄉村美育 主辦方供圖

“天文學對孩子特別是鄉村孩子來説,第一感覺常常是有距離感,會誤以為需要專門的高精尖設備,雖然現在很多城市裏的中小學甚至幼兒園確實也都擁有自己的天文望遠鏡甚至天文台,但實際上天文學可以是很直觀的,不需要很多物質保障就能有初步的瞭解,我試圖以最基本的美感來打動孩子,並引導他們稍微體會從直觀到稍微抽象的不同層次的美感,以美感來打通直觀感受與科學精神。”在劉茜看來,這樣的美育課程對於鄉村兒童來説應該起到“種下種子”或者“打開一扇門”的作用。

於是,在這樣一次“名師”護航的尋美之旅中,孩子們在劉茜的講解下“觸摸”到宇宙之美,與充滿激情的郎朗一同感受了樂器的靈性,在周深“兒童節限定版達拉崩吧”中體味到發聲之美,與喜歡書法的黃軒、曹駿一起探尋漢字中展現的結構魅力。

一位學者曾説,美育的關鍵在溝通,在“架橋”,此次活動中充滿趣味的動手課程同樣引發孩子們濃厚的興趣。

北京的“金馬派風箏”源自清末的宮廷技藝,因其獨特的造型和瑰麗的繪畫聞名世界,在“金馬派”傳人呂鐵智的親自示範下,孩子們在這個六一得以親身體會這門皇宮裏的非遺手藝。

果殼CEO、青騰校友姬十三則帶來用在NASA航天器上的“三浦摺疊”,這個能一秒實現收放、瞬間讓紙縮小25倍的摺紙黑科技令所有人大呼神奇。

為了讓更多的目光關注到山區美育教育問題,此次活動不僅以系列公益美育課為孩子們帶去“種子”,還將課程內容引入平台。

中華兒慈會文化體育部負責人邢榆煊,此次負責積分捐助項目裏的“鄉村美育教室計劃”,該計劃是中華兒慈會文化體育部的一個品牌公益項目,在她看來,鄉村兒童的美育推進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而相關公益活動能否發揮持續的影響,吸引到更多社會力量的參與助力,是每一個項目的目標。

“破圈+互聯網公益常態化”,邢榆煊認為,這是達成影響力持續目標所需要的,“每個人乃至每個機構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如何破圈走出去,聯動目標、理念一致的愛心企業,將公益項目做好做強,這是公益項目思考的根本,‘破圈’還意味着公益捐贈的主力軍從愛心企業逐漸向愛心個人轉移,這樣一來項目的傳播力量就會瞬間爆發,這從中華兒慈會歷年的捐贈類別上是可以清晰看到變化的。”

關於“愛心向個人轉移”,邢榆煊介紹,此次的“積分公益捐”便是如此,“通過號召平台的1.24億VIP用户,使他們更廣泛、更便捷地參與到公益行動中來。用户可將擁有的平台積分在線捐出。捐助的積分將轉換為公益善款,用於幫助更多的青少年兒童美育教育發展。這種轉移提供的支持不僅是經濟上的,更是大眾注意力上的,影響持久且深入。”

在劉茜看來,“更多人的關注和努力,更多技術的支持,更多的資源信息都將有利於消弭城鄉之間的差別。”

梁漱溟在《鄉村建設理論》文末寫道:“人類生命的特殊,更有一點,則於美的領略欣賞。”而從“搭建”到“續航”,跟隨“知識大篷車”等美育公益,或將有無數的種子在不知不覺中被播種,無數的門被打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