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北伐成功後,蔣介石要裁軍,李宗仁、閻錫山不反對,馮玉祥卻裝病

由 高會雲 發佈於 經典

孫中山逝世後,繼任者蔣介石以統一中國為己任,於是開始第一次北伐,歷經兩年多血戰,攻克諸多北洋舊軍閥勢力,途中又有馮玉祥、閻錫山的加入下,終完攻克北京,打退張作霖的奉軍。
張作霖在撤退回東北的路上,在皇姑屯被日本人刺殺於皇姑屯,其子張學良繼承東北軍,並再之後宣佈東北易幟,至此,北伐成功,中國完成了形式上的統一。
雖然北伐成功了,但蔣介石心裏並不踏實,原因很簡單,當時中國的四巨頭: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其餘三人哪一個手中軍隊也不比老蔣的中央軍差多少,甚至馮玉祥的軍隊比老蔣的還要多不少。
所以這個時候,蔣介石就將其餘三巨頭邀請過來開會,他提出要削減軍費開支,裁軍,將全國現在的110萬軍隊縮編至80萬人左右(50個師),以便經濟發展,實際上就是把各地方的軍權收歸中央。
此時蔣介石手下30萬人,李宗仁的桂軍有20萬人,閻錫山晉軍有17萬人,馮玉祥的西北軍足有50萬人。
蔣介石提出自己的部隊編為第一集團軍 ,馮玉祥的部隊編為第二集團軍,閻錫山的部隊編為第三集團軍,李宗仁的部隊編為第四集團軍。
然後他很民主,讓大家商量,看怎麼裁,閻錫山提出,這四個集團軍人數讓他一樣多,都是11個師,17萬人,然後再另外設一箇中央集團軍,也是11個師,17萬人。
閻錫山的建議看起來很公平,各個集團軍人數一邊多,實際上,李宗仁不吃虧,閻錫山自己一個兵都不用裁,不吃虧,中央集團軍肯定是蔣介石的,蔣介石也不吃虧,吃虧的是馮玉祥。
本來之前馮玉祥兵最多,這下子他就只得跟大家平起平坐了。
所以馮玉祥當然不幹了,可是其他兩人都不反對,自己反對也説不過去,不反對自己又不甘心,於是馮玉祥陷入糾結之中,怎麼樣才能達到既不同意,又不反對的目的呢?
想來想去馮玉祥還真的想出一個歪點子——裝病。通過裝病轉移注意力,躲過表態這一劫。
於是馮玉祥就“病了”,他一邊燒炭取暖,身上蓋了兩層厚被,還是“冷”得直打哆嗦,另一邊卻又滿頭滿臉全是汗,燒得嘴裏説胡話。
幾天後,人們發現“病人”不見了。此時的馮玉祥已回到了自己的西北軍地盤。再見了老蔣,我反正是不會裁的,你留着“自裁”吧。
由於閻錫山提出的方案對除了馮玉祥外的人都有利,蔣介石和李宗仁也是贊成的,但蔣介石還是忌憚李宗仁的桂系,因為桂系太能打了,於是蔣介石暗中策反李宗仁的部下,李宗仁知道後當然火了,於是蔣桂開戰了。
李宗仁與蔣介石苦戰之時,蔣介石派人對馮玉祥説,只要你幫我跟李宗仁打,我就給你200萬銀元。
當時的一塊銀元大致相當於現在的60元人民幣,200萬銀元也就是1200萬人民幣。20 世紀20年代的物價不高,一塊銀元就能在北京的菜館裏吃上一頓不錯的涮羊肉了。
此外蔣介石還委任馮玉祥為行政院院長兼湖南省主席和湖北省主席。而馮玉祥需要為此付出的代價只是通電聲討桂系,出兵湖北。馮玉祥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馮玉祥是當時軍閥中的牆頭草,倒戈對他來説是家常便飯,曾經他趁直系與張作霖奉系開戰時,在背後捅了吳佩孚一刀,最終導致第二次直奉大戰時,以直系敗北結束。
但是這一次,馮玉祥失算了,因為沒等他出手(他也沒打算出手)。蔣介石就用金錢把桂系前敵指揮部搞定了,前線一倒戈,後方坐鎮的李宗仁縱有天大的本事也徒呼奈何。蔣戰爭就這樣以蔣介石的大勝而告終。
而這個時候,馮玉祥跳出來通電聲討桂系,想要點好處,但蔣介石又不傻,你什麼也沒幹平啥給你好處,本來是這麼個道理,但是馮玉祥不同意,明明説好的給我200萬銀元,竟然不承認了。
於是,馮玉祥西北軍又和蔣介石打起來了,但是沒等打呢,蔣介石已經用他的必殺技——銀子,擺平了馮玉祥的兩員大將——韓復集、石友三。
這兩人通電擁護中央,馮玉祥傻眼了,從來都是自己別倒戈別人,沒想到今天被自己人倒戈了,還沒打,主力已經倒戈了,沒辦法馮玉祥只好通電下野了,老蔣又勝一場。
接下來輪到閻錫山出場了,閻錫山這個人非常有心計,他派人勸説馮玉祥,讓他和自己一起反蔣,並答應他,西北軍軍餉由山西提供,馮玉祥同意了,於是二人通電反蔣。而蔣介石也隨即發佈討伐令,雙方開打了。
但沒打多久,北面又出現狀況了,東北軍和蘇聯打起來了(中東路戰爭),張學良向蔣介石求助,但蔣介石哪還有兵力支援他,本來他兵力就不多,這時又跟蘇聯打起來了,於是蔣介石決定必須穩住閻錫山。
隨後,蔣介石任命閻錫山為中華民國海陸空軍副總司令,這一下把閻錫山樂瘋了,他在北平、太原召開“討逆大會”(逆當然指的是西北軍) ,表示服從蔣介石和南京中央政府。
獨木難支的西北軍很快就撐不下去了,沒多久就全部退守潼關以西。幾天後閻錫山將馮玉祥軟禁在五台山。
就這樣,三大巨頭似乎都被蔣介石擺平了,但是蔣介石的招數太過膚淺,只知道用銀子拉攏人,這樣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
果不其然,之後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聯合起來反蔣,之後就有了那一場震驚中外的“中原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