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超市逛,逛到兒童玩具區的時候,遠遠看到前方圍着一羣人,靠近一些的時候,看見一個四五歲模樣的孩子躺在地上大哭,一個中年婦女在旁罵罵咧咧:買什麼買,天天就知道玩!你起不起來?不起來我走了!媽媽氣得嘴唇發紫,渾身發抖,彷彿一顆隨時要爆炸的炸彈。原來躺在地上撒潑打滾的是兒子,罵罵咧咧的是媽媽,孩子躺地上哭是因為媽媽沒有答應兒子給他買他想要的玩具。媽媽的理由是,同類的玩具家裏已經有好幾個了,玩具的價格也不便宜,一百多塊,不想再給他買了。可是兒子卻不肯,用哭鬧錶示抗議。
大庭廣眾之下,這樣的“教子無方”讓這個媽媽很是沒面子,卻無可奈何,她準備出手教訓孩子。孩子看到玩具就吵着要買,這4種做法你是哪一種?1、否定型家長:買什麼買,天天就知道玩否定型家長粗暴打擊孩子慾望 導致他羞愧和自我否定,也對父母之愛產生懷疑2、談判型家長:太貴了買不起,買這個便宜談判型家長用玩具價格定義孩子價值,導致孩子自卑,認為自己不值得擁有。3、功利性家長:你學習這麼差,還好意思要玩具,考到前三再説
功利型家長把玩具當作獎勵或懲罰的工具,損傷孩子自尊和學習興趣。孩子可能會為了想要的玩具而努力學習,玩具到手他會認為可以不用再繼續努力了,這樣把孩子想要提高成績與物質掛鈎,讓孩子想學習的內在動力沒法啓動,變成只在乎物質,那麼他會認為學習是父母的事,是父母需要我成績好,而我只需要玩具。一旦沒有物質獎勵,那麼他便會為之努力。
4、智慧型家長:你可以向聖誕老人許願,説不定聖誕節就能收到呢
智慧型家長尊重孩子需求並教會他等待,讓他獲得更多幸福感,也更懂得感恩,他們更教會了孩子剋制慾望,讓他明白什麼是需要什麼是想要。
對於孩子買玩具不成的哭鬧行為,父母可以這樣做
1、對哭鬧行為堅定地説不
孩子在公共場合哭鬧,影響了他人,父母可以將他迅速帶離,到一個不影響他人的地方,然後告訴孩子:我知道你現在需要哭一下,現在我沒有辦法和你商量,等你哭好了,你再來找我,我就在這裏陪着你。
2、接納孩子的不良情緒
孩子的訴求得不到滿足,父母應該允許孩子發泄不良情緒。對於慣用使用哭鬧手段要挾父母的孩子,正式父母的一次次妥協讓他知道這個辦法可行,所以才會一直使用,他知道父母最怕他哭,所以他最喜歡用這個方式。當有一天父母突然對哭的行為不妥協,那麼孩子會在一開始去試探,而父母要做的就是耐心等他哭夠
3、如果不能滿足,要如實告知
父母拒絕給孩子買那個玩具如果是因為價格太貴了,那麼我們可以如實告知孩子,這個價格媽媽不能接受,因為這超出了我們對買玩具的預算。雖然這樣告知了孩子,也不會馬上能去理解父母,但至少讓他知道,不給他買玩具,不是因為他不配得到。
總之,當孩子提出的要求父母不能滿足時,我們需要正面地去引導孩子,不打擊、羞辱、打罵,當孩子看到父母是有原則和底線的,他便不會去挑戰,更不會用哭鬧去要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