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也不能少

由 欽慶敏 發佈於 經典

9月26日,由浙江省教育廳、浙江省記協教育工委聯合組織的2022“教育環浙行”新聞採風活動順利開啓。來自中新社、中青報、浙江之聲、浙江日報、浙江廣播電視報刊出版總社等十幾家媒體記者深入紹興市、麗水市調研採訪,一起探討共同富裕背景下的城鄉教育均衡發展,領略浙江教育高質量發展成果與風采。

@紹興市越城區鑑湖街道中心幼兒園

自由奔跑 盡情玩耍

家門口的“超級遊樂園”

挖地種菜、烘焙燒飯、爭當小小交警……走進紹興鑑湖街道中心幼兒園,你很難想象這裏竟然是一所鄉鎮幼兒園。在300多平米的户外樂園裏,孩子們自由奔跑、盡情玩耍,釋放天性的同時快樂健康成長。

在各級政府、主管部門的支持下,曾經的鑑湖初級中學的舊教學樓如今已經完全變身為孩子們的“超級遊樂園”。這裏以“張揚個性、潤澤童年”為理念引領的園本課程“綠·藤”生活課程,更是將幼兒的真感受、真體驗擺在第一位,給幼兒創設了“真社會”“小社會”的生活學習空間。這個空間從活動室走到了幼兒園的角角落落,激發着孩子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像藤蔓一樣在自然和諧的環境中張揚個性、自由生長。

除了為孩子們提供豐富遊樂場地,鑑湖街道中心幼兒園還積極搭建專家平台,用專家引領指導的方式,助推幼兒深度遊戲。“在户外自主遊戲中,幼兒、老師、家長都是我們的主體,三方積極參與到遊戲建構中來。”該幼兒園相關負責人説。

同時,該幼兒園還通過多元化的“三隻鳥”工程,細化分層,針對性、多形式、有特色培養教師。該工程主要為:推行“候鳥”工程,搭建了園際間學習活動,組織教師到市、區等優秀的幼兒園參觀學習,將所學亮點運用講座、翻唱課堂等形式與園內教師進行交流、探討。以點帶面,提升了全園教師教育教學能力;通過園內“啄木鳥”工程項目,採用自主學習考核、理論結合實踐評比、園區交流評比等形式,提升了不同層次教師的專業成長;通過“雛鷹計劃”師徒結對項目,實施教師層級結對指導學習方式,挖掘幼兒園教師培訓資源,促進年輕教師快速成長。“三隻鳥”工程滿足不同層次教師成長需求,紮實提升了教育教學能力。

@紹興市柯橋區柯巖中心小學

“傳統+現代”

雲骨少年 花樣綻放

來到紹興柯巖中心小學,記者首先發現了雲骨廣場上種植的稻苗。它們在小朋友們的精心守護下,呈現出一片綠意盎然。該校五年級同學告訴記者:“袁隆平爺爺有一個‘禾下乘涼’的夢,我們想努力還原這個夢。”為了保護稻苗免受小鳥侵害,學生們特意製作了鈴鐺、稻草人和彩旗,秋風下的稻田更顯青翠欲滴。

作為一所百年老校,近年來柯巖中心小學依託深厚的地域文化和辦學積澱,確立了以“雲骨精神”為核心,以“仁讓品格、民族情懷、梅花氣質”為學校文化內涵和價值取向,積極構建實施“仁讓德育課程、國學課程、民族體藝(書畫、民樂、武術)課程、非遺傳承(少兒曲藝、銅雕、剪紙)課程和傳統勞動(水稻、紡織)課程等校本特色課程,培養出了一大批具有民族情懷的新時代“雲骨好少年”。

“桂芝花開八月中,種田下地疊稻蓬。”在雲骨廣場附近,幾名身着紅妝的小朋友正深情演唱紹興地方曲藝蓮花落,來自新疆的維吾爾族405班學生阿依謝現場為大家展示了一段,熟練的動作、地道的唱腔,讓記者們連連稱讚。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以來,柯巖中心小學積極發揮示範引領作用,與衢州江山市彭裏小學正式結對,秉着“優質均衡、共同發展”的目標,3位優秀老師結對12位骨幹青年教師,併成立李國娟數學特級教師工作室和王灩英語名師工作室,開展線上線下指導送教。兩校常態化開展同步課堂和教學研討,尤其是當江山發生疫情期間,柯巖中心小學語文教研組通過釘釘直播的形式為彭裏小學送去“雲課堂”,共享優質資源;兩校學生在雲端開展校園“春華”課程,合作編印詩文作品集《開在春天裏》。柯巖中心小學還組織70多名師生代表走進江山彭裏小學,兩校開展了民樂特色展示、繪畫筆會、手工編結、足球友誼賽等交流互動,並以“賡續紅色根脈·傳承農耕文化·探秘非遺文化”為主題開展了研學實踐活動。

@龍泉市實驗小學教育集團

“黨建+集團化辦學”

好學校就在家門口

縮小城鄉教育差距,推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既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職責,也是廣大羣眾的熱切期盼。作為龍泉義務教育階段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主力軍之一的龍泉市實驗教小學育集團,擁有8個校區。其中6個為農村校區,共272名教職工,其中黨員125人,黨員教師佔教職工比例達46%。近年來,該校堅持以黨建引領集團化辦學,創新“黨建+集團化辦學”模式,探索實施“123”工程,即通過狠抓農村校區書記能力這一核心把握正確的辦學方向,深化“雙培養”機制為教師賦能,推行“三專化”活動助推城鄉校區優質均衡發展。實施頭雁“123”工程以來,龍泉實小集團在辦學品質、質量提升、品牌創建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通過實施“123”工程,龍泉市實驗教小學育集團下屬各校區實現了黨建更堅強、教育更高質、發展更均衡。集團黨總支連續兩年被評為龍泉市先進黨組織,總支書記季茂旺評為浙江省新時代千名好支書、麗水市擔當作為好支書。2018年至今,集團共有7名骨幹教師加入黨組織(其中農村校區5人),40名黨員教師培養成麗水市各級名優教師(其中農村校區15人)。76人評為省、市各級各類名優教師,1人評為浙江省特級教師,2人成為浙派名師、名校長培養對象。學生德育成長平台“金鰲六禮”獲麗水市未成年人道德品牌創建一等獎,被評為2021年浙江省德育典型案例,1000多名孩子在省市級球類、游泳、作文等特長比賽中獲獎。2018年,雙平校區成為龍泉市小班化教學的窗口學校。2020年,八都校區管理和教學質量雙雙獲龍泉市二等獎。

更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雙減”後,基於家長期盼、教師困擾、課程系統整合三方面原因,該校着手實踐了“1+X+Y+Z”課後服務模式,盡心盡力解決家長、教師及社會需求。其中,“1”指學科加油站。學校以班級為單位,遵循 “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指導為輔” 的原則,爭取做到 “作業不回家,書包不離校”;“X”指拓展快樂營,開設了“五育並舉”的“金鰲新六藝”課後託管課程體系;“Y”即假日體驗園,利用雙休日和暑期時間,接收有剛性需求的學生,結合龍泉當地資源和特色文化,開展綜合素質拓展類活動;“Z”指幼兒託管站,解決學校參加託管工作的教職工子女的看管問題,解決教師們的後顧之憂,在學校空間匱乏的情況下,專門為教職員工的子女開闢了“幼兒託管站”,購置了幼兒繪本、積木、大型玩具等活動設施,並安排細心、耐心、富有愛心的教師進行看管。

@麗水市景寧縣紅星小學

師生為本 差異發展

讓每一顆星星閃閃發光

景寧是畲族自治縣,也是革命老區。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閩東紅軍獨立師等部隊在景寧大地上播下革命的種子,締造了偉大的革命精神。記者走進景寧縣紅星小學,首先就能看到充斥校園的紅色元素:紅色故事長廊、紅色歌曲錄音棚、紅色德育體驗中心……

“作為景寧唯一所以‘紅星’命名的小學,我們理應將紅色精神在校園的傳承和發展當作一種責無旁貸的歷史使命。我們立足學校實際,構建紅色文化,做亮紅色教育,借‘紅星精神’引領‘紅星發展’,將‘紅色’做成紅星小學的金名片,將‘紅星小學’辦成‘紅色引領、突圍發展’的典範。”該校校長吳月圓説。

除了滿滿的紅色元素,紅星小學校園裏還有着一系列智慧化場景運用。能夠一鍵查看班裏所有學生狀態和信息的電子班牌、可以帶學生試駕飛機當小小機長的VR機艙、畫下圖形設置好代碼立刻可取的3D打印館……雖然地處浙西南山區,這裏的孩子們也能通過校園裏的智慧化設施自信迎面未來。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可貴的生命,紅星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普惠教育,我們希望讓每一顆星星閃閃發光。我們的孩子首先要有家鄉情懷、本土情懷,他們首先是景寧娃,因此在課程設置上,我們打造了紅星紅體驗課程、南泥灣勞動教育課程、 畲鄉美藝術教育課程、星悦讀閲讀課程、舞動足球校本課程等。”吳月圓如是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