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説一間屬於自己的書房是文人雅士的理想,究極根源,大抵是因為在書房這個空間裏,一角一落,一書一器,都能投射出主人的志野情趣。最早的文房概念可以追溯到漢唐時期,經過宋元幾朝的更迭普及,終於在明清時期迎來繁盛。歷數歷史中為人所載的書房樣態,富者築樓,貧者只佔一桌席。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乾隆皇帝的書房竟然只有8平方米,
連現在普通人家的廁所都不及,乾隆的書房"三希堂"雖然名氣很大,但面積通共也就8平方米,被稱為故宮中最小的房間。
可能這個名詞你聽着感覺也有點兒熟悉,其實在一些大熱劇中就有出現過,不知道你是否有留意到。
這個小間是"一間房子半間炕"。這就是乾隆的書房——三希堂。
三希堂1746年建造,1799年停用。直到清末一直保持着停用最後一天的情景。據説,後世的皇帝都不敢進。
三希堂,為什麼要叫這個名字呢?
有兩種説法,
一種是"三希"取自周敦頤《通書-志學篇》中
"士希賢,賢希聖,聖希天"的名言,
意思是世人希望成為賢人,賢人想成為聖人,聖人希望成為知天之人。
名言勸解世人不斷提高自己的修為,向聖賢看齊,即使已經達到了聖賢標準,也要不斷進取。看來,乾隆帝取得這個名字還是飽含進取之志的,
也很符合書房的定位。
三希堂雖然小,狹長的室內又用楠木雕花隔扇分成裏外兩間小室,但陳設典雅,古樸,彌補了空間的不足,再加上設計得當,因此並無絲毫侷促之感。
三希堂有一個大大的落地窗,窗台邊上放着一些精緻的裝飾品和文房用具。有一套墊子,包含了坐墊、靠背和兩坨"迎手",前邊就是書桌,這底下是一個極具北方特色的炕,右邊有一面大大的鏡子。
三希堂雖然只是方寸之地,但至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時,三希堂已收藏晉以後歷代名家134人之墨跡340件,以及拓本495種,可謂斗室有天下。
紫禁城之大,三希堂區區斗室,卻是乾隆皇帝最為寬闊的精神空間。每日在處理完政務之後,就從他辦公室-勤政親賢殿西邊的小門進了三希堂,在窗前炕牀盤坐,玩味古董書畫,揣摩古人筆意,幾可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