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之宋襄公治軍 非治軍之才
宋襄公治軍
宋襄公在與楚軍的作戰中,擺好了陣勢,就等着楚軍打過來了,當時的楚軍還沒有全部過河,這時候宋襄公的謀士就説了,主公啊,你對打贏楚軍有多少信心,他們人多,我們人少,除非我們的軍隊驍勇善戰,方可不用擔心。
宋襄公影視形象
臣有一計,現如今楚軍在過河,他們必定匆匆忙忙,可以稱他們還沒有全部渡過泓水的時候,打他一個措手不及,只要您下令進攻,我們的弓箭手就可以準備就緒,射他們個片甲不留,到時候軍心必定大亂,我們勝利在望啊。
混帳東西,宋襄公説道,我平日裏是怎麼教授你們帶兵打仗的,你難道沒有看見我軍陣前的大旗嗎,我素來以仁義練兵,訓練士卒的時候也常常告誡他們不要忘了這點。宋襄公一直沒有進攻,等到楚軍上岸了,擺好了陣勢以後,宋軍才開戰。
這哪裏打得過人家啊,救國宋軍打敗,宋襄公自己也受了重傷,護衞官也都被殺死了。
宋國的人責備宋襄公,他説有道德的人,就算在戰鬥中,也要堅持仁義,只要敵人受傷了就不應該去殺死他們,年紀大的敵人,我們也不應該去把他們抓來當俘虜,這種藉助地形,投機取巧的小人做法,怎麼可以。我雖然是亡國的商朝後代,但我要堅持禮,不進攻沒有擺好陣勢的敵人。
子魚説,主公您真是不懂的作戰的道理啊,強大的敵人沒有擺好陣型,真是我們可以利用地利的時候啊,楚國和我們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是我們的敵人啊,遇到年紀大的,當然要抓來當俘虜啊,對於頭髮花白的人有什麼可憐憫的。敵人受傷了,為什麼不去殺了他們,不忍心殺了他們,就等於沒有任何作為。主公您推行和崇尚的都是降低我軍士氣的做法啊。
春秋五霸宋襄公
我們知道春秋時期,各諸侯國忙着擴張實力,但這宋國卻只是一個小國,那麼為什麼宋襄公能被稱為春秋五霸之一呢,宋襄公的位置位列春秋五霸之一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春秋五霸宋襄公劇照
其一宋襄公曾經主持過諸侯的會盟大會,當齊國因為齊桓公的去世霸主地位動搖的時候,宋襄公想要拉攏周邊國家繼承齊國的輝煌,匡扶周正。
但無奈自己只是小國,不過好在宋襄公有兩點非常受人尊敬,一個是他推行仁義,被國人擁護,大家都很支持他,而且他在各個諸侯國之間也算是小有名氣。二來是宋國多是商王朝的王室居住的地方,官員的爵位都在頂級,在當時的中原地區,有那麼多大官會聚在一起的也只有宋國了。
但是我們知道,宋襄公的聯盟因為楚國背信棄義失敗了,在接下來的泓水之戰中,宋襄公有因為自己對敵軍仁義,被楚軍擊敗,自己也受傷,但就算如此,在宋襄公向諸侯國發出邀請結盟的時候,還是有大部分的諸侯來了,可以説在一定程度上是肯定了宋襄公的地位。
另一個原因就是後人對宋襄公的評價,雖然説宋襄公稱霸的計劃最終失敗,但是楚國也因為不守信義,被諸侯國所不齒,也為之後城濮之戰中楚國的戰敗埋下了伏筆。春秋五霸的界定因人而異,孟子筆下的五霸就有宋襄公一位,孟子注重仁義,認為宋襄公在這方面是一位合格的霸主,而荀子則偏重實際用成敗來判斷。
但是荀子的理論並沒有被認可,反而是孟子作為儒家正朔被人們尊敬,所以也就有了宋襄公是春秋五霸這一説説法。
宋襄公夫人
宋襄公的夫人是王姬,她當時還是周天子的姐姐,可以説地位顯赫,雖然當時周王的統治力幾乎為零,也就是個傀儡政權,傳達傳達春秋霸主的旨意的,連自己安危都保不了,還有什麼想要有政權的資格。
王姬暗中幫助公子鮑
但是春秋各諸侯國仍然受周禮的影響比較大,所以王姬還是受人尊敬的,但是宋襄公對她並不寵愛。
宋襄公死後,他的兒子即位。王姬孤孤單單一個人在宮中很是哀怨,畢竟也沒受宋襄公什麼寵幸,不久他喜歡上了宋成公的兒子公子鮑,有書籍記載子鮑非常有魅力,所以王姬對他念念不忘,想着和他私通,讓公子鮑拒絕了。這要是私通了那還了得。
即位後的宋昭公覺得之前的官員的後代,在宋國當官的太多,會阻礙到自己的發展,而且他也想把身邊的親信給安排到官場上的各個角落去,畢竟當時世襲制,一代為官世代為官的觀念深入人心。
宋昭公就暗暗謀劃着將礙眼的大臣除掉,但是弄得人心惶惶,人們都對這樣的做法表示不滿,但是他的弟弟子鮑卻在國家動亂的時候,以理服人,在這種鮮明的對比之下,公子鮑獲得了百姓的愛戴。
這一年宋國饑荒,百姓連温飽都解決不了,公子鮑還將自己家中的吃的拿出來分給百姓,緩和了危機,還定時給城中超過七十歲的老人送吃的,更加受到尊敬。公子鮑雖然拒絕了王姬,但王姬並沒有暗中嫉恨他,反而還幫着子鮑一起救濟百姓,可以説在王姬的支持下,災情很快緩和,來年春天,莊稼收成好了,城中又是一派欣欣向榮。
之後公子鮑見時機成熟,聯合王姬一起將外出打獵的宋昭公殺了,自立為王。
宋襄公論
魯僖公二十二年,宋襄公和楚國在泓水展開大戰,宋軍輸了。蘇軾説:“春秋裏關於這場戰役的評述,宋襄公是繼承周天子的一派,把周的禮制拿來尊敬的,不是列國的諸侯所能企及的。楚國人在泓水和宋國交戰,楚國是蠻夷之國,想要超越周天子的地位,是不受人待見的行為,但是宋國戰敗了,這和宋襄公有關係。
宋襄公畫像
宋襄公堅持仁義,如果不仁義那不是要背上小人的名號。齊國有人牽一頭牛來宰,讓齊王看見了,齊王就不忍心不讓他殺牛。孟子就説因為君王有不忍心的心,就能做出不忍心的決斷。君王殺一頭牛都於心不忍,宋襄公要和一個大國交戰,都能堅持仁義,這都能忍還有什麼不能忍的。
有人説泓水之戰,宋國戰敗,宋襄公也身敗名裂,就用不殺死受傷的人和不抓年紀大的人為藉口,人可以吃他兄弟的手因為飢餓過頭了;宋襄公能説能忍得住不打楚軍,但是不忍心俘虜年齡大的,這真的是重情重義嗎?
既然想要推行仁義,應該關心部下的存亡,而不是盲目的遵從孔子的話,而且楚國想要在周天子的統治下造反原本就是不合理的。
在我自己看來,宋襄公和王莽一樣,宋襄公想要通過自己的名聲來治理天下,王莽想要通過紙上談兵來治理天下,他們取得的後果都差不多。古人説的好,如果當不成帝王,他暴露出的弊病必然阻斷他的稱霸大業,宋襄王的部隊就像當時齊桓公的,這邊連救助士兵都來不及,那邊還要應對打仗。
齊桓公有管仲,宋襄公有子魚但是卻不採用他的建議,導致戰爭的失敗。自古失意的君王死後會被重新定論,宋襄公的戰敗理由想説是欺騙後人用的吧。
宋襄公墓
宋襄公墓是縣級重點保護單位,坐落於河南睢縣,睢縣被稱為是豫東明珠中的中原水城。或者還有一種説法是鳳凰城,在這個地方流傳着許多美麗感人的故事。
宋襄公墓
睢縣的北湖是當地唯一的淡水湖泊,是因為古城塌陷才形成的,經過多年的修復和建設後,這裏成為了風景秀麗的美景,西面的半個湖有美麗的湖邊公園,一年四季都是百花爭豔;東邊的半個湖也有小島,當地的電視台也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
當然在一座不太惹人注意的小島上就是宋襄公墓地的所在地,小島上有很多樹木野草,顯得比較荒蕪,小島四面與水沒有連接,應該是被孤立出來的一塊,站在遠處觀望,能想到這裏沉睡者的是千年以前揮斥方遒的帝王。
當然這只是過去的一些縮影,這樣一派景象展現出來的不僅是戰國時期飽受戰亂的帝王們堅毅品質的寫照,是對長年累月戰爭歲月磨礪下的體現,更是對無數為我國的大一統,開疆擴土,付出生命的人的緬懷與紀念。
如今的宋襄公墓,不再是當年的那份殘破和荒蕪,不再是被人們遺忘在孤寂小島上的方碑,更不會是斷肢殘恆和螻蟻侵蝕的荒唐場面。
墓地經過修理和重建,如今已經達到佔地152平方米的規模,墓地呈圓錐形,是黏土推成的,原來是葬在宋襄公墓的行宮裏的,但是因為如今經歷了真麼多年,行宮早已不復存在,但是宋襄公的仁義卻被傳承下來,在這片美麗的土地盛開出最耀眼的花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