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廷玉一生謹小慎微,為什麼在雍正帝猶豫時,明確表態殺年羹堯!

在《雍正王朝》中,年羹堯的死可謂是驚天動地,給我們的感覺就是雍正帝“鳥盡弓藏”、“兔死狗烹”,雖然劇中刻意描述雍正帝糾結的樣子,但並無法改變這個現實。
在年羹堯之死的問題上,有好幾個人起到了助攻的作用,比如孫嘉誠、比如李紱、比如李衞。但真正迫使雍正帝下達處死年羹堯命令的,卻是張廷玉!
那麼一向謹小慎微的張廷玉,為什麼在面對年羹堯的去留問題上,明確表態處死他呢?
張廷玉一生謹小慎微,為什麼在雍正帝猶豫時,明確表態殺年羹堯!
一、
雍正帝對年羹堯起了殺心,這並不是一天兩天,也不是一個人兩個人進言,而是一件事接一件事的發生,促使雍正帝不得不走到這一步。
雍正帝有一百個不殺年羹堯的理由,也有一百個得殺年羹堯的理由,只不過最後權衡利弊,痛下殺心。
不殺年羹堯的理由太多了,畢竟是府邸出去的奴才,有感情;其次,年羹堯立過大功,可以説是力挽狂瀾,西北戰事勝利,雍正帝才坐穩了皇位;再有,年羹堯並無反意,不過是驕奢淫逸了一點,對皇上仍然忠誠,而西北也仍然需要他坐鎮。
但雍正帝還是殺了他……
你可以理解成雍正帝是卸磨殺驢,是過河拆橋,是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也可以理解成是年羹堯居功自傲、功高蓋主、目中無人、違法亂紀等導致被殺;亦可以更勝一步理解,年羹堯跟雍正帝的意識形態發生了偏差,雍正帝一心要推行新政,刷新吏治,而年羹堯顯然成了攔路石……
而面對雍正帝的猶豫,張廷玉無疑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此人一日不去,皇上聖名就一日受到玷污!”
雖説雪崩的時候,沒有一朵雪花是無辜的,但是作為最後一朵雪花,我們不禁要思考一下,張廷玉為什麼會這樣説?
要知道張廷玉以往都是謹小慎微,除了康熙朝舉薦新太子一事上,跟康熙帝提前串通好,明確表態舉薦廢太子。以及八王議政逼宮時,情況危急,他站出來跟老八胤禩有一番激烈爭辯外,其餘的事情上,大都表態模糊,甚至裝聾作啞:
比如老八胤禩夜審肖國興,連夜送到康熙帝手上的奏摺,被他一把火燒了,回頭還説自己沒見過什麼奏摺;比如雍正朝鑄造新幣,他明知道提升銅鉛比例的弊端,但是卻沒有提前提出;再比如張廷璐科場舞弊案,他明知道幕後兇手是誰,結果還是猶豫半天,最終上書彈劾張廷璐……
張廷玉一生謹小慎微,為什麼在雍正帝猶豫時,明確表態殺年羹堯!
二、
要解釋清楚張廷玉為什麼要當着雍正帝的面,説年羹堯壞話,那麼就必須從兩個人的不同談起:
在劇中張廷玉其實跟年羹堯並沒有什麼交集,張廷玉當上書房大臣的時候,年羹堯應該是個參將,後來回京才被舉薦為四川提督。
他們倆只有一次交集,那就是年羹堯升四川巡撫後,奉老十三胤祥的命令去江夏鎮,順便拜訪了一下張廷玉。年羹堯深諳送禮之道,精挑細選了四件禮物送給張廷玉,分別是橘子、扇子、蜀錦和天麻。
四種禮物各象徵着不同的寓意,橘子是四川土特產,下級給上級送特產,無可厚非。同時年羹堯也是在投石問路,橘,吉也,象徵着平安,意思就是向張廷玉問候平安的同時,也問問自己是否平安。
扇子是文人雅士之物,只有好朋友之間才會這麼送,其實就是套近乎,你我都是同一年進士,又是我老師,可否指點一下迷津?
蜀錦,這個也是特產,象徵着前程似錦,意思就是問張廷玉,自己還有沒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最後一個是天麻,是一種藥材,意思就是説自己如果有問題,還望張廷玉能指正一下,如果進一步提升的話,還望出個藥方。
在這件事情上,張廷玉實際上是説了幾句忠言的,且最終收下了天麻,意味着給年羹堯指出了問題:
“希望你多一點仁心,少一點戾氣,這不但是百姓的福分,也是你自己的福分!”
之所以張廷玉跟他説這些話,是因為年羹堯在四川的所作所為有點差強人意。他是利用了一年的時間,剿滅了全省的土匪,這個業績實在是太大了,大到讓人難以相信,也可以想象,四川是經歷了怎麼一場血風腥雨……
這是兩個人在劇中唯一的交集,從此之後,分道揚鑣,再無明顯的交集。而年羹堯根本就沒把張廷玉的良言放到心上,回頭就血洗了江夏鎮,又少了一點仁心,多了一點戾氣。
張廷玉一生謹小慎微,為什麼在雍正帝猶豫時,明確表態殺年羹堯!
三、
在真實歷史中,這倆人實際上一開始交往密切,都是康熙三十九年的進士,又同在翰林院工作。只不過兩個人並沒有好多久,因為後來的張廷玉刻意疏遠了年羹堯,就因為張廷玉父親的一句話:
“是兒音洪而厲,目炯而怒,縱使功名顯達,亦難免禍,汝其遠之!”
或許劇中的張廷玉就謹遵父親的這句教導,對年羹堯一直是比較疏遠的,直到年羹堯西北大捷回京。
年羹堯這次回京的所作所為,為日後自己的被殺,埋下了伏筆,這次回京他犯了好幾項錯誤:
首先是對百官跪迎,熟視無睹,一方面確實是老八胤禩在使壞,另一方面這未嘗不是雍正帝的授意;其次面對雍正帝時,毫無人臣之禮,尤其是在面見將士時,竟然説出“他們只知軍令,不知皇上”的大逆不道的話來;再有就是“綁架”雍正帝,讓他為“年選”人員買單,同時大結年黨;最後,雍正帝請他吃飯,席間提出三個請求,結果被年羹堯一一拒絕。
百官跪迎時眾人是有怒不敢言,除了孫嘉誠在那裏跳着腳罵街以外,連年羹堯的親家隆科多都罵了一句:
“什麼東西?”
作為書房大臣之一的張廷玉,此時的心情跟大家是一樣的,對年羹堯討厭至極!
但是,張廷玉也很清楚,自己是外臣,人家是內臣,雍正帝的容忍度是絕對不一樣的,年羹堯就不用説了,舉幾個李衞的例子:
李衞在巡撫衙門門口擺戲台,違反現任官不能出入戲院的規定,被人舉報,雍正帝反而表揚他學習精神,成了奉旨聽戲了;不僅僅聽戲,他還違反規定,跟歌姬小媚仙鬼混,雍正帝也不過是批評了幾句;再後來李衞脱掉官服,跳到大牢裏痛揍曾靜,雍正帝表面上批評,實際內心爽得很……
張廷玉一生謹小慎微,為什麼在雍正帝猶豫時,明確表態殺年羹堯!
四、
更重要的是,李衞見到雍正帝喊的是“主子”,張廷玉能這麼喊嗎?
在科場舞弊案上,也是李衞帶兵包圍的貢院,牽扯出了張廷璐。而雍正帝明明知道這不是幕後主謀,但還是給張廷璐定了死罪,還要求張廷玉必須過來觀刑。
張廷璐犯的罪可比年羹堯要小得多,頂多算個從犯,可還是被雍正帝毫不留情的殺掉了,還是當着張廷玉的面,所以不要覺得張廷玉不記仇,他記着呢!
所以,他最後説年羹堯該死,就是要雍正帝殺掉年羹堯,告訴他,你的內臣,也不過如此。
但是,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最大的原因其實是,張廷玉要為孫嘉誠報仇:
我們仔細看劇,會驚訝地發現,在整部《雍正王朝》中,張廷玉只有一個好朋友,他就是孫嘉誠!
康熙朝,張廷玉沒有黨派,甚至因為舉薦新太子一事,跟同是上書房大臣的佟國維和馬齊鬧掰,佟國維甚至大喊“張廷玉是奸臣”。在雍正朝,一開始張廷玉甚至實話都不敢説,因為他不確定雍正帝到底是怎樣的人,所以才出現“天下第一巡撫”的鬧劇,才出現鑄錢風波……
正是由於孫嘉誠的出現,讓張廷玉驚訝地發現,雍正帝原來真的是被矇蔽了,這才挺了孫嘉誠,順着他的話題給雍正帝交了底:
“皇上這裏面原本是有些弊病,國家開礦鑄制銅錢,可奸商們卻把銅錢,收了去鑄成銅器,制錢自然就少了……他們只需上繳國庫一兩,另一兩多便落入了他們的腰包”
隨後又依照雍正帝的指使,夜訪孫嘉誠,封他為監察御史,這樣一來,張廷玉就有了所謂的門人,他就是孫嘉誠。
張廷玉一生謹小慎微,為什麼在雍正帝猶豫時,明確表態殺年羹堯!
五、
在科場舞弊案上,張廷玉一直在糾結,因為那天他上早朝,無意中碰見了張廷璐跟三阿哥弘時並肩走路,蹊蹺的舉動必然引起張廷玉的懷疑,等到科場舞弊案一發,他就明白誰是幕後主使了。
之所以在彈劾張廷璐問題上遲遲不表態,就是因為他不知道該怎麼跟雍正帝表態,難道告訴他你兒子是主使?此時的張廷玉是異常的糾結,到底該怎麼辦,他並沒有主意。
也是孫嘉誠上門救了他,這其實是清流派首任領袖跟張廷玉的一次交流,也讓張廷玉看到了希望。犧牲了張廷璐,獲得雍正帝的信任,同時也籠絡到了清流派。
清流派真正施展實力就是在年羹堯回京的時候,以孫嘉誠為首的清流派聯名彈劾年羹堯。這件事背後,其實也有張廷玉的默許在裏面,以他跟孫嘉誠的關係,完全可以勸一勸的,但是他並沒有。
在雍正帝跟孫嘉誠爭辯的時候,張廷玉一直在旁邊給孫嘉誠助攻。這個細節估計大家沒注意到,那就是雍正帝扔掉筆,讓孫嘉誠年羹堯的罪狀,孫嘉誠拿起筆就要寫,張廷玉一看孫要中計,馬上阻止:
“孫嘉誠,這筆是你能用的嗎?”
只是張廷玉沒有想到,雍正帝被清流派嚇到了,採取了瓦解他們的策略,把孫嘉誠派往了西北,並最終被年羹堯處死,而這個賬,張廷玉記到了年羹堯頭上。
張廷玉知道雍正帝要衝清流派下手了,所以他唯一的好朋友孫嘉誠的死,他沒有第一時間去祭拜。雍正帝問他為什麼不去拜時,他回答是本來想去,但人多,就沒去。
他不能去,他一旦去了,就會被默認為清流派領袖,是要替孫嘉誠討回公道的。後來清流領袖陸生楠和謝濟世的下場就是警示,顯然,張廷玉逃過了這一劫。
逃過是逃過了,但是報仇是要報的,如果當初他去了,那麼討伐年羹堯,替孫嘉誠報仇就是首要任務。而雍正帝的視角卻不在年羹堯身上,而是結黨上面,那時候不僅殺不了年羹堯,還惹得一身騷。
張廷玉一生謹小慎微,為什麼在雍正帝猶豫時,明確表態殺年羹堯!
?等這件事冷靜了下來,時機也差不多了,張廷玉才跳出來替孫嘉誠報仇:
“我聽説年羹堯在杭州守城門,李紱摺子上説的一段話,至為透徹,年羹堯現在仍然穿着黃馬褂,昭示於城門之下,招搖於鬧市之中是何居心,無非是炫耀他平西北之功,示世人鳥盡弓藏之意,此人一日不去,皇上聖名就一日受到玷污!”
即使最後一擊,張廷玉還是打着李紱的話為擋箭牌,成了就報仇了,失敗了,好歹有人擔罪……
每個人都精明到這個地步,你説説我們這樣的到劇中,到底能活幾分鐘?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創作品,不喜勿噴!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712 字。

轉載請註明: 張廷玉一生謹小慎微,為什麼在雍正帝猶豫時,明確表態殺年羹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