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之基本任務即是促進幼兒的綜合素質發展,既要注重基礎能力的培養,又要注重基本的技能,更要注重基本素質。在教育工作的過程之中,我們不僅要重視幼兒的綜合素質發展,顧及教師自身素質的發展,還要在幼兒發展的同時,顧及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超越幼兒身心規律,不可能獲得健康發展。
一、科學教育的基本思想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就是要樹立以生為本的基本理念。同時還要解放思想,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轉變教師角色。把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課程教學理念切實落實到教學活動中。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人格尊嚴。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培養幼兒自主研究、自主創新、自我發展的能力,使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堅持貫徹可持續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在教育教學過程之中,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結合幼兒自身特點把幼兒的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將幼兒培養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棟樑。教師在教育工作中,不僅要教幼兒的文化知識,更要培育幼兒的各方面基本素質;既要增長幼兒的智慧,又要增強其身體素質。教學中要進一步更新觀念,在加強基礎知識的同時需要更加註重幼兒能力的培養和學習過程的感與受。
三、科學教學的基本途徑
科學教育並不是以培養科學家為唯一的目的,而是以應用及創新科技生活為基本。所以在幼兒的科學教育中我們可以從這三方面主要目的來進行培養:幼兒對科學認識的能力;幼兒對科學探索的能力;幼兒對科學的認識與探索的態度。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實踐幼兒的科學教育呢?
1.正確地向幼兒提供直接的經驗
眾所周知,幼兒的好奇心極強,喜歡直接用其感官的方法對科學與知識進行探索,所以,幼兒科學的最重要、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直接對其提供最直接且正確的知識或者對新事物的認識。所以,在我們對幼兒進行學前教育時,我們絕不可以完全依賴紙與筆進行教育。當然,幼兒由於對新事物的理解與認識有限,知識與意識很有限,也不可對其進行直接講授教育。在對幼兒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根據幼兒的生活特點,刻意創造科學的環境,可以讓幼兒具體操作並運用相關的新事物新知識。如觀察、分類、比較、總結等。
2.科學地培養幼兒的基本能力
(1)觀察能力
觀察能力是直接用人類的感觀去了解事物的信息,是獲得第一信息的直接方法,也是人類最基本的能力之一。所以,幼兒老師應該多讓幼兒用其感官來對周圍的事物與信息進行探索。如看、聽、摸、聞、嘗。可讓孩子們用心去觀察魚兒在水中游,天上的月亮、星星等,不僅可激發孩子們對事物的探索興趣,也能讓孩子們養成觀察習慣。
(2)推理能力
當孩子們對周邊事物有了新的發現,但由於其根本不知道事物的客觀真實性,在客觀上有可能其認識的信息是錯誤的,所以,當我們在對幼兒進行教育時,我們應該培養孩子對事物的邏輯、真實性、科學性進行推斷。這不但提高了孩子的推斷能力,也讓孩子能夠找到事物的客觀真實性,還能讓孩子養成科學推斷的習慣。儘可能地提供一些適合幼兒特點的因果問題。比如:讓孩子試着去探索太陽為什麼會將濕衣服曬乾?
(3)判斷能力
判斷就是對一件新事物在沒有得出結論之前,用自己的思維與知識對其進行預測。在幼兒進行學習與教育時,老師應該多運用一些關於判斷的手段,對孩子進行培養,而且可以通過對事物的形象化,或者實驗來揭示答案。從而提高孩子的判斷方法,判斷能力。在這方面,可以讓孩子多做一些遊戲,像讓孩子數花朵,看其對數字的掌握程度,是否能夠判斷正確?
(4)溝通能力
溝通不僅是人類最基本的能力之一,也是在人們思想交流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所以,當我們在對幼兒進行教育時,老師應該多讓孩子以不同的方式來進行溝通。如肢體語言、直接語言、創作等方式。幼兒的溝通是一種對事物的理解的表示,他首先需要對事物進行理解,才可以用他特有的方式將自己的理解表示出來,也只有表示出來,老師才知道孩子是否對事物理解到位。同時,老師也要通過幼兒的表現,來對其進行分析。
(5)探索能力
在對幼兒進行重要的科學教育時,老師必須通過各種方式引導孩子對新事物、新知識的探索,讓孩子有喜歡觀察、探索的能力。但在其過程中,老師的提問對幼兒的探索是極其重要的,它不但可以促進幼兒運用其各種方式進行探索,為幼兒提供標準的提問、思考、求知方式,而且它也可以提高幼兒對新事物的探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