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隨着《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的印發,知識產權作為國家發展戰略性資源和國際競爭力核心要素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如何立足中國國情,響應知識產權強國戰略,堅持服務國家、服務發展、服務育人方向,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貢獻,成為擺在專家學者和企業面前的重大機遇與挑戰。10月30日,以“知識產權與技術創新@強國建設新徵程”為主題的2021華理知識產權高峯論壇在漕河涇開發區會議中心舉行。當日,華理校友會“校友驛站”——上海市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正式揭牌。
論壇上,上海市知識產權局發展促進處處長孔元中以“加強知識產權運營,助力企業創新創業” 為題發表主旨演講。他表示,2000年開始,中國專利申請量超過美、歐、日三國。但如果按照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的擁有量指標來説,我們和日本、美國仍存在差距,説明我們專利質量還有待提高。” 孔元中提出,高質量創造是基礎、高標準保護是手段、高水平管理是方法、高品質服務是保障,高效益運用是最終目的,加強知識產權運用已經成為新時期我國推動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的戰略選擇。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院長、講席教授、原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副庭長孔祥俊表示加強保護和嚴格保護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主基調,同時要注意“適度”和適可而止。 他認為,知識產權保護具有兩面性,即把握權利保護和公有領域二者關係。“公有領域免費使用的知識,對整個社會的創新至關重要。過度保護不利於公有領域的積累,不利於創新。”他提出,保護和公有領域此消彼漲,保護越多共有領域越少,所以一定要找平衡點。“度”的把握有階段性特徵,體現階段性需求,歸根結底以有利於促進創新和發展為根本判斷標準。
華東理工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常務副主任劉海峯介紹了知識產權工作的初心與使命、基礎與舉措、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並列舉了煤氣化技術實施許可、協同創新促進藥物研製與轉化、智能製造提升傳統流程工業、股權激勵和科創融資新機制等四個典型案例。
記者瞭解到,華東理工大學始終堅守大學職責,秉承關鍵技術研發與知識產權運用並重,勇於先行先試,積極探索政策突破,形成以“共享”為核心理念,以“許可”為主要形式的知識產權運用機制。近三年,許可合同154項,合同額超11億元,許可合同額在全國高校院所中名列前茅。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意識到知識產權的重要性,探索適合企業自身發展的知識產權發展戰略。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負責人張佳璐從技術合同類糾紛的案件特點出發,深入剖析了權利歸屬不明晰、技術標的內容和標準約定不明、合同履行相關證據固定意識弱等常見問題,並給出了相應風險防範的具體對策,並着重介紹了法院對於技術類合同糾紛的創新審判機制。她所提出的“構建與行政機關的信息交流平台、加強職能部門之間的合作”等建議與《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遙相呼應。
國浩律師(上海)事務所主任、管理合夥人李強以“科創型企業融資上市中的主要法律問題”為題,列舉了核心技術問題、股權分散問題、股權激勵和對賭問題等影響科創企業融資上市四大法律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應對策略,並着重介紹了在面對專利許可時的注意事項,確保科創企業IPO過程順利完成。三生國健藥業(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知識產權總監張彥以三生集團為例,介紹了企業知識產權的管理和保護、運營和盡調,表示企業在重視自身技術創新的同時,加強侵權風險的評估(FTO分析)與規避的機制。
本屆論壇由上海市知識產權局指導,華東理工大學主辦,上海市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發展總公司聯合主辦,華東理工大學校友會協辦,華東理工大學法學院、華東理工大學法律行業校友會共同承辦。論壇採用“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方式,吸引了100餘位代表線下參會,在線視頻直播和圖片直播參與8000多人次。
作者:吳金嬌
編輯:儲舒婷
責任編輯:姜澎
圖片:主辦方供圖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