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到今,只靠自身能力就幹成大事的人,幾乎沒有一個。不管多厲害的人,都必須得到各方豪傑支持,才能克服各種困難,最終成就大業。
都説春秋戰國爭霸是一場軍事方面的壯舉,尤其是秦國滅六國的故事。在這場軍事盛宴中,大家難免產生一種感覺,認為秦國是在一代代君主的積累下,再加上秦始皇的努力,這才有了統一天下的壯舉。
從秦非子打下秦國版圖,到秦孝公重用商鞅變法,每一個君主都為統一天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尤其是秦孝公時期,商鞅變法起到了重大作用,直接把秦國推到七雄的最前方。
然而,一個朝代的建立,並不是換一個君主就能完成的。對於整個秦朝的發展來説,秦孝公的功勞雖然很大,但他卻並非功勞最大的人,細算起來,秦穆公對秦朝的貢獻值比秦孝公更大。
秦穆公繼位後,先後滅掉了梁國、芮國等十多個國家,又擊敗了晉國。起初,秦穆公幫助晉文公奪取君主之位,並且與晉國成為友好國。不過,這份友好並沒有維持多久,晉文公去世後,兩國之間的關係發生鉅變,從原來的守望相助變成強敵。
按原計劃,秦穆公將率兵東進,稱霸中原。然而,秦國的擴大侵犯了晉國的利益,故而引起兩國交戰。晉國在新一任君主的帶領下發展迅猛,頗有超過秦國的勢頭。
就這樣,百里視依靠父親的名氣,在沒有任何作戰經驗的情況下被委以重任,百里視上任後不久,秦國與鄭國對上,原本用來對付晉國的年輕將領,奉命領兵討伐鄭國。
百里視雖然有父親的才智,卻沒有行軍作戰的經驗,第一次行軍就遭到欺騙。他所帶領的軍隊經過今天河南省偃師東南,古時的滑國時,剛好被一個鄭國的商人看見。為了拯救自己國家,這位商人硬着頭皮,謊稱自己是鄭國使臣,並且告訴百里視,鄭國早就收到秦國發兵的消息,就等着和秦國一決高低了。
實際上,鄭國根本沒有收到任何消息,更不知道秦國的軍隊已經到達滑國了。年輕的百里視料錯了人心,對商人的話毫不懷疑。在百里視看來,既然鄭國已經做好準備,就算他的軍隊前去鄭國,也討不到好處,於是率軍回國。
然而,就在百里視返程的路上,卻遭到了晉國的埋伏,秦軍毫無準備,輸得一敗塗地,就連百里視也成了俘虜,幸好有秦穆公的女兒周旋,百里視這才回到了秦國。
兩年以後,百里視覺得自己的實力已經足夠對付晉國了,於是再次提出討伐晉國。可是,百里視終究太年輕,忘記了自己成長的同時,對手也在成長,而且成長得比他還快。當他率軍與晉國的軍隊對上時,便知道自己再次高估自己了。
不管百里視的心裏是怎麼想的,都改變不了他再次戰敗的事實。這一次,百里視的心裏比第一次戰敗更加內疚,直接穿着囚服向秦穆公請罪。
雖然秦穆公並沒有責怪他,但百里視還是正視自己的錯誤,主動反省並總結失敗的原因。經過兩次戰敗,百里視的心智也變得更加成熟,開始努力練兵,日日與士兵們同吃同住。
不久後,晉國聯合周圍小國向秦國發起攻擊,大敵當前,秦穆公竟然再次把守城重任交給已經敗了兩次的百里視。這一次,百里視下令全軍躲在城內,不與敵軍正面交戰。結果,秦國連續丟掉了兩座城池。面對戰敗連連的百里視,朝中所有臣子都要求嚴懲,只有秦穆公依舊堅信他,相信他會打勝仗。
為了增加戰士們的必勝之心,百里視帶着軍隊度過黃河後,便下令毀掉所有船隻,斷了所有退路。士兵們只有打了勝才有機會回去,如果沒有打贏,就只能喪命於黃河邊上。
秦國士兵個個都是鐵血硬漢,再加上沒了退路,眼下人人熱血沸騰,發誓要奪回丟失的城池。晉國兵強馬壯,秦國想要戰勝實在艱難。然而,向來只打敗仗的百里視,這一次卻如有神助,不僅率兵奪回了先前被奪走的兩座城池,還佔領了晉國不少重要城池。
誰也沒有想到,一個常敗將軍竟然是支潛力股,而且潛了這麼久才爆發出來。 之後,秦穆公雖然沒有實現大統一,卻為這項壯舉奠定了基礎,使後代都有前進的方向。
到底是伯樂重要,還是千里馬重要呢?如果沒有秦穆公的挖掘與信任,縱然百里視再強也得不到重視。可是,如果沒有百里視這支潛力股,就算秦穆公再強,還是無法滅掉晉國,收服其他小國,最終稱霸天下。看來,兩者也是缺一不可呀。
文章作者:子皓君
整篇圖文由子皓影視製作工作室原創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