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雙減”也是一次對社會心理的減負

由 巫馬言 發佈於 經典

繼國家層面出台《意見》,明確要求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後,本市近日也拿出了具體的“雙減”措施,引發社會高度關注。

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長期受到各方詬病。越來越重的書包、奔波趕場的培訓,壓得孩子和家長喘不過氣來。針對這一病灶,從中央到地方沒少出政策,而如今“雙減”出台,統籌校內和校外對義務教育階段減負做出全面部署,更進一步戳到了癥結、抓住了裉節兒。就拿北京的一攬子舉措來説,在校內,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提升學校課後服務水平,引導學生學習更好迴歸校園;在校外,出台6項舉措深化培訓機構治理,有力祛除資本炒作的虛火。減負與治亂齊抓,校內與校外共管,標本兼治、長短結合,體現出對義務教育階段減負工作的系統思考。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中國家庭最看重的就是孩子,最重視的就是教育。讓孩子接受好的教育、有個好的前途,也是天下父母的樸素期待。但這份對教育的“重視”,這些年卻大有被綁架、被異化之勢,一個典型表現,就是“補習+報班”喧賓奪主,“課堂不學、課外補課”“校內減負、校外增負”等問題十分嚴重。放眼望去,遍地開花的培訓班補習班大大加劇着教育焦慮,更衍生出一系列教育亂象。比如培訓幼齡化,咿呀學語的嬰童就被家長帶去早教班上起了“情商課”;比如內容超前化,剛上幼兒園的孩子竟被要求掌握上千英文詞彙,小學低年級學生就得似懂非懂地“啃奧數”……起跑線不斷提前,內卷化愈發激烈,強大的“劇場效應”下,家長和學生被裹挾其中,很多人只能被迫報班以求心安。而隨着“雞娃”之風蔓延,在“不給孩子報班就對不起孩子”的強大心理暗示下,家庭教育投入水位一直被抬升,養娃儼然成為“投入無上限”的軍備競賽。

教育領域被濃重的焦慮裹挾,攪得各方苦不堪言。可許多花錢堆出來的所謂教育,其實是一種無效負擔。市面上蜂擁產生的大量培訓,名目花哨卻大同小異,含金量極其有限,多是在營銷上極盡所能。廣告推介鋪天蓋地,無非就是拿“您不來,我們培養您孩子的競爭對手”之類誇張話語渲染競爭、唬人入坑。久而久之,在“焦慮-報班-更焦慮”的螺旋中,家庭和社會資源被嚴重錯配乃至虛耗,不僅家長和孩子身心俱疲,而且教培市場的畸形膨脹,也滋生出魚龍混雜、無序競爭等問題,“退費難”“卷錢跑路”等現象時有發生。

亂象頻仍、焦慮蔓延,到了必須整治的時候。從此番“雙減”政策的具體指向看,一大關鍵就是對校內校外的角色與責任進行了釐清,以正本清源穩定社會預期,給廣大家長吃了一顆定心丸。明確具體的政策指向,清晰可感的操作路徑,雷厲風行的執行力度,讓各方充分感知到了國家堅定為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減負的決心,有助於引導家長從被迫“雞娃”的賽道上走出來。人為製造的內卷焦慮少了,高度緊繃的神經就能慢慢鬆弛下來,全社會的教育心態也會更加理性。從這個意義上説,做實“雙減”,不僅是給孩子書包“減重”,給家庭支出“減壓”,更是一次對高度焦慮的社會心理的必要校正。

“教育是農業,不是工業。”受教育者是有生命的個體,有其自身成長的規律,在每個年齡階段也會呈現不同的特點,需要“順木之天,以致其性”,揠苗助長填鴨漫灌只能是徒勞無功。這些年,雖然我們一直在強調不能“唯分數論”,但教育領域“以分數論英雄”的傾向依然明顯,這也使得在德智體美勞中,社會對學科教育的關注遠甚於其他。超強的學習負荷之下,孩子們的世界也少了雲彩花朵、鳥叫蟲鳴,“小胖墩”“小眼鏡”越來越多,這顯然有違教育初心。以“雙減”為契機,讓我們的教育迴歸本真,引導孩子在全面教育中養成積極向上的品格、持續學習的能力、探索未知的興趣,善莫大焉。

“雙減”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眾多利益羣體,破解沉痾也非一日之功。相關政策出台後,市場反應不一,有些培訓機構表面上偃旗息鼓,卻暗自換上馬甲、化整為零、轉入地下,這種現象值得警惕,需要查處和處罰及時跟進。而更為根本的,還是切實提高校內教學質量,大力推進教育資源均等化,不斷完善課後服務保障,免除家長的後顧之憂。學校、社會、家庭力量真正形成相互理解、支持的三位一體育人格局,才能確保治理效果的最大化。

教育是慢的藝術,需要一個靜待花開的過程。將孩子和家長都從教育焦慮的鎖鏈中解放出來,讓減負不再“雷聲大雨點小”,應當有所作為,也非常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