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鬼谷子:真正厲害的人,都是這麼説服別人的,僅需一招就夠了!

由 雋寶霞 發佈於 經典

請聽題:你認為,人們口中的“中庸”是什麼?

周樹人先生認為就是折中,他説:“中國人的性情是總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説,這屋子太暗,須在這裏開一個窗,大家一定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窗了。”

今天我們不去探討人性,而是聊聊折中主義,這確實是個有趣的心理效應。

先説個我的親身經歷。

有一年,我去買車,進了4S店選中了一款心儀已久的車。於是銷售建議我試駕一下,當時就被順暢的駕駛體驗俘虜了。

回到店裏,銷售告訴我,試駕車型是豪華版,然後給我報了個總價。

果不其然,超預算了。

正當我躊躇時,銷售告訴我,還有兩款車型可供選擇,一款是入門款,另一款是進取款。聽名字就知道入門款最低檔的,所以雖然價格便宜了不少,還是被我拒絕了。所以,你知道我選了哪一款嗎?

你猜對了,是進取款。

這其實就是折中效應的現實應用,對於大眾而言,高檔買不起,低檔看不上,折中一下,中檔剛剛好。

這其實也是商家們搞各種配置的產品套餐的目的。

折中效應,就是當用户在偏好不確定的情況下做選擇時,往往更喜歡中間的選項,因為中間的選項看起來更安全,不至於犯下嚴重的決策錯誤。當你為自己的英明決策沾沾自喜時,殊不知已經被人套路了。

眾所周知,我的主業是研究鬼谷子縱橫學的,其實折中效應在説服中也是存在的。讓我們把時間撥回到南宋時期,彼時岳飛的老同事,李綱正為一件事頭疼:他想提拔一個很有能力的下屬張所。

本來領導提拔下屬也無可厚非,但問題就在於張所曾經得罪過宰相黃潛善。如果直接提拔,一來就等於得罪了黃潛善,不給人家面子。二來黃潛善也可能暗中作祟,那麼事情就搞黃了。

多説一句,李綱是南宋的抗金主戰派,黃潛善是議和派,分屬兩個派系。而這個黃潛善跟秦檜、汪伯彥、賈似道,堪稱是南宋“四大惡人”。甚至名聲比秦檜還臭,人人得而誅之,這個張所就是黃潛善曾經重點“照顧”的對象。

李綱犯難了,工作中有矛盾,立場上有分歧,黃潛善還不是什麼善茬。

所以,怎麼辦呢?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裏,李綱“正好”遇到了黃潛善,兩人寒暄一番以後,李綱開始抱怨了,他説:

現在金人壓境,朝廷處境艱難,身為朝廷命官,本應負有維護天下安危的重任,但是四方的官員們卻躲躲藏藏不願上前線。雖説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如今卻找不到人才,隊伍實在不好帶啊。

很顯然李綱是在做鋪墊,設置一個大前提,朝廷情況危急,正處於無人可用的境地。

既然問題説出來了,應該怎麼辦呢?

李綱接着説:前議置河北宣撫司,獨一張所可用。啥意思呢?前次朝廷提議設置河北宣撫司,唯獨張所可以任用。李綱説出了自己的人選,並且用了個“獨”字,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到這裏為止,李綱都是在自説自話,自問自答,説服力還是很有限的,所以他會怎麼做呢?

李綱隨即説明了自己的苦惱:又以狂妄有言得罪,如所之罪,孰謂不宜?第今日勢迫,不得不試用之。

李綱告訴黃潛善,張所這人太狂妄,不會説話,以前得罪過黃大人,所以現在再任用他實在不合適。隨即又看似很糾結的説“朝廷形勢危急,不得不用。”

直接把問題拔高到公務上,目的是為了表現自己逼不得已,都是朝廷用人需要。

如果你是黃潛善,你會同意嗎?恐怕還不會。沒關係,李綱這還留了一手——折中效應。

李綱接着説:李綱這個人如果讓他在京師擔任御史台的職務或者諫官是行不通的,不如任命他為招撫使,讓他冒死立功贖罪,似乎還説得過去。”

張所這個人是個著名的諫官,嫉惡如仇,主要工作就是跟黃潛善這樣的惡人作鬥爭。雖説黃潛善是當朝宰相,但京師裏有張所這麼一號人天天盯着自己,也實在是讓人不爽。

黃大人盤算了:最好的結果是不用張所,且不讓他留在在京師;最壞的結果是張所留在京師,整天找自己麻煩。既然如此不如折中一下,既然李綱已經決議要用張所,不如賣個人情給他,只要不把張所留在京師就行,日後再找張所算賬。

於是,黃大人欣然同意了。

很多朋友問:鬼谷子説服謀略的核心是什麼?

其實就是趨利避害,説服也好,謀略也好,決策也好,必須要能夠把握住人們趨利避害的心理。所謂折中主義,不過是在利與害中取一個平衡,就如鬼谷子説“有利焉,去其利則不受也。若有利於善者,隱託於惡,則不受矣”。

人們的決斷,往往是由利害關係決定。因此,為對方決斷要對其有利,如果對方不能有利就不會接受。如果決斷總體上有利於對方,但暗地裏對其有所損害,對方也不會接受。所以,你知道什麼是折中主義嗎?本質上就是利害平衡,因為人們早就習慣了:

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害相權取其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