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唇亡齒寒:真實愚蠢至極,嘴巴都沒有了,牙齒怎會感到不寒冷呢?

由 公羊易綠 發佈於 經典

最近突然對成語故事有了興趣,開始每天研究這些成語故事的出處,覺得這樣比僅僅只瞭解這個成語的意思要有意思的多,而且還能看到在這個故事發生的年代背景,以及這個故事中的主人公在經歷了什麼才發生了這個故事,那麼今天就來説一説唇亡齒寒吧。
這個成語可以説是耳熟能詳了,而且也都是我們身上的器官。這個成為運用人身上的器官進行比喻,竟然能成為一個流傳千古的故事,那我們是必須要了解一下的。
唇亡齒寒的意思是嘴唇沒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比喻關係密切,利害相關。那麼我們來看一下它比喻的到底是誰呢?又是怎樣的關係密切呢?
公元前700年左右,晉國擬定了併吞虢國的軍事計劃。兩國之間,有虞國相隔,虞國成了晉國伐虢的障礙,晉獻公打算向虞國借路,又擔心遭到虞國拒絕,為此,他向大夫荀息問計。
荀息獻計説:"虞國國君很貪財,我們可以把屈地產的名馬和垂棘開採的寶玉送給他一些,作為借路的禮物,他一定會答應的。"
獻公聽了,認為這番話很有道理,立即派人攜帶禮品到虞國借道,虞國國君見寶玉光彩奪目,駿馬神形俱佳,心中大喜,痛快地答應了晉國的借道要求。
虞國的大夫宮之奇聽了晉國使臣的要求,一眼便看穿了晉國的陰謀,他對虞國國君勸阻説:"晉國是個大國,絕不會白白送給我們的禮物,俗話説'無功受祿是件不吉利的事情'。
虢國與我們一向友好,兩國關係就像嘴唇和牙齒一樣,齒落唇凹,唇亡齒寒,必須互相照應,誰也離不開誰。虢國和虞國都是小國,之所以至今沒有被吞併,原因就在於兩國的相互支持,互為唇齒。我們借道給晉國,那麼虢國必亡,虢國早晨被滅掉,到了晚間,虞國也就不存在了。您怎麼能因貪圖兩件用處不大的寶物而毀掉整個國家呢?
虞公説:"人家晉國是大國,此刻特意送來美玉、寶馬和咱們交朋友,難道咱們借條道路讓他們走走都不行嗎?"
宮之奇連聲嘆氣,明白虞國離滅亡的日子不遠了,於是就帶着一家老小離開了虞國。
果然,晉國軍隊借道虞國,輕而易舉地滅掉了虢國。晉軍得勝歸來,藉口整頓兵馬,駐紮在虞國,然後發動突然襲擊,一下子又滅掉了虞國,活捉了虞公。荀息特意找回寶玉和良馬,當面歸還給晉獻公。晉獻公望着失而復得的寶物,十分得意地説:"寶玉還是我原先的那一塊,沒有變樣。只是這馬又多長了一顆牙齒,比去年大一歲了。"
唇亡齒寒,所指的就是虞國和虢國之間的相依關係。因為嘴唇沒有了,牙齒也失去了依靠,又怎麼可能會感受不到寒冷呢?可見虞公的目光短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