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激活“蹲族”需教育,也需環境
“蹲族”,作為一個新近在網絡上傳播開來的詞彙,指來自中產家庭,受過高等教育,在城市中生活,每年只工作一段時間,維持低慾望生活,只保證基本的營養需求,找最便宜的出租屋,其餘時間用來吃、睡、打遊戲的一類年輕人。在年輕人聚集的網絡社區,也能看見諸如“考研失敗,我決定當個廢物”,“底層廢物,上班好像撿錢”之類的發言。
缺乏意義感,做某種程度上的“空心人”,是某些“蹲族”的典型特徵。從教育的角度分析,這與他們所接受的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關。如果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過度關注知識,學生除學習之外的一切都被家長包辦代替,人生長時間需要依靠老師和家長代為規劃、管理,就容易在脱離學校和家庭的攙扶後,變得迷茫,不清楚學習、生活的意義和價值是什麼。有的年輕人能夠通過自我教育,重新認識自我、確定人生髮展目標;有的在大學期間沉迷別業、渾渾噩噩;有的離開校園步入社會,卻無法清晰規劃自己的人生,適應不了社會競爭,就“啃老”。“蹲族”相對於“啃老”,好歹還能養活自己,但離家庭和社會對“人才”的期待則相距甚遠。選擇做“蹲族”的青年人多了,社會就會缺乏發展活力。
讓青年人有為社會發展作出貢獻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需要加強責任和理想教育。但責任和理想教育不能是説教式的灌輸教育,而應是關注學生個性、興趣的生涯教育,引導學生認識社會、認識自我,確定人生髮展目標。需要重視對學生的生活教育、生存教育、生命教育,由此培養髮展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的獨立性和責任心。
與此同時,還需給人才平等的競爭與發展機會。調查顯示,不少大學畢業生的人生觀,受就業中的“關係就業”“學歷歧視”影響。有部分學生認為自己家庭條件不好,再怎麼努力也沒用;自己的學歷低,改變社會對自己的認識太難,與其做無謂的抗爭還是做不了“人上人”,不如就此認命。讓每一個青年都有朝氣與活力,需要給年輕人出彩的機會,以此調整教育資源配置與改革人才評價體系,形成新的教育觀和人才觀。(作者是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