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將被斬首,行刑前皇帝看到他族譜,下令:赦免,賜5塊免死金牌

1368年,40歲的朱元璋終於當上了皇帝。因為從小就沒上過學,朱元璋成為明朝的開國皇帝以後非常謙虛,在爭取民心的同時,還採取了積極的“網羅人才策略”,國內的知識分子只要才能卓越,都能謀一份好差事。要知道歷朝歷代的皇位都不是好坐的,朱元璋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
他將被斬首,行刑前皇帝看到他族譜,下令:赦免,賜5塊免死金牌

朱元璋虛心請教,在應天修建了一座“禮賢館”用來接待天下賢士,並在這些人中間探討漢高祖、唐太宗、宋太祖這些開國皇帝的治世之道,學習這些人是如何安定天下,讓百姓誠服,還天下太平的。
公元626那邊稱帝的李世民以善於納諫出名,曾言:“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在為位期間有房玄齡、杜如晦兩位重臣常常直言不諱,明確的指出皇帝的缺點,李世民也因此能夠看到自己身上的缺點,積極改正,成為一代明君。朱元璋因此也想效仿李世民,在位後,特地封了範從文為監察御史。
他將被斬首,行刑前皇帝看到他族譜,下令:赦免,賜5塊免死金牌

監察御史這個官要從秦朝説起,當時秦朝有“三公”並立,分別是丞相、太尉、御史中丞。當時的御史中丞主要職責就是監察威武百官,然後向皇帝諫言。只是這個官職後來權勢越來越小,到了明朝,這個官員的職責沒有變,但是地位已經非常低了。
起初,朱元璋對範從文還比較滿意。範從文這個人説話很直,只要他看到皇帝身上或者朝廷中有什麼不對的地方,都不會繞彎子,而是直接指出來。一開始這樣的範從文在朱元璋眼中就是恪盡職守。並且自古以來,但凡明事理的皇帝都會明白“忠言逆耳”這個道理,所以範從文就算説的不好聽,朱元璋也都會認真反思。
他將被斬首,行刑前皇帝看到他族譜,下令:赦免,賜5塊免死金牌

到了後來,朱元璋因為當皇帝多年,在位的時間越長,人其實越容易迷失本心,對逆耳忠言再也沒有原來積極的態度,甚至説多了會厭煩。身為“監察御史”,進諫忠言就是範從文的責任,如果皇帝沒有聽取自己的意見,他就會一直諫言,直到皇帝明白錯誤、改正錯誤為止。
朱元璋對於範從文開始不耐煩了,曾多次暗示過範從文不要説了,再不行就明示,但是範從文沒有改,一怒之下,朱元璋判了範從文一個“欺君之罪”,將他關押在大牢,並決定秋後問斬。範從文以為自己所在之事乃職責所在,沒想到會引來殺頭大罪,事已至此,他也無能為力。
他將被斬首,行刑前皇帝看到他族譜,下令:赦免,賜5塊免死金牌

不久後,事情出現了轉機,因為明朝為了避免發生冤案,被判死刑的人都會再走一個“三審五覆”的程序,這個過程會對整起案件再進行一次詳細的調查,調查的結果也的確是範從文犯了欺君之罪,當把摺子再次呈到皇上面前批閲時,朱元璋翻閲其族譜,突然看到了範從文籍貫是蘇州吳縣,朱元璋心中動搖了,立馬命人把範從文從牢裏帶出來。
見到範從文之後,朱元璋問他:“你同范文正公是何關係?”當時範從文就回復説:“罪臣乃范文正公十二世孫。”朱元璋一聽,心想:“這可不能錯殺了。”於是命人將範從文放了,並且還賜了五塊免死金牌。
他將被斬首,行刑前皇帝看到他族譜,下令:赦免,賜5塊免死金牌

“范文正公”就是范仲淹,朱元璋雖然小時候沒能上學,但長大後好學,歷史上的忠臣良將他都記得清清楚楚,況且范仲淹乃千古名臣,忠臣良相,朱元璋身為皇帝,敬重這樣的人,同時也疼惜這些忠良之後,希望他的子孫能夠福澤綿延。如果自己錯手殺害了的話,不僅會讓天下人心寒,自己也會內疚一輩子,況且,範從文為官清廉,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
朱元璋成為皇帝之後,將自己的生命全部奉獻給了國家。1398年6月,因為憂勞過度而死,他的遺詔中説:“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憂危積心,日勤不怠,務有益於民”,可以看出朱元璋一直努力,想做一個對百姓有益的好皇帝。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50 字。

轉載請註明: 他將被斬首,行刑前皇帝看到他族譜,下令:赦免,賜5塊免死金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