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流放地,哪裏最可怕?這個地方,犯人聽到腿發抖,太過殘酷
大家好,我們的大龍貓聊生活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二十三年後,吳兆騫回去了。但是有無數不知姓名的流人永遠地留在了寧古塔,再也沒有回去。
清朝,北京城的冬天異常寒冷,但如果一路北上,出了山海關,渡過遼河,越過長白山,涉過鬆花江,一直走上3000多里的路途,北京的寒冷便不值一提。
因為這個地方才是冰雪籠罩的苦寒之地。關於這裏,地方誌描述地相當準確 :
“人跡罕到,出塞渡湍江,越穹嶺,萬木排立,仰不見天。亂石斷冰,與老樹根相蟠互,不受馬蹄。朔風狂吹,雪花如掌,異鳥怪獸,叢哭林嗥,行者起踣其間,或僵馬上。”
這個地方,叫做“寧古塔”,是清朝流放犯人之地中,最為苦寒的一處。
清代,流刑是五大主刑之一,五刑從輕到重,分別是笞、杖、徒、流、死。也就是説,流刑是僅次於死刑的嚴重懲罰。
清代對流刑有着極為嚴格的規定,政府先後制訂了《三流道里表》《五軍道里表》等法律文書。
流放的遠近,之前分3個等級,後來增加為5個等級,即2000裏(附近)、2500裏(近邊)、3000裏(邊遠)、4000裏(極邊和煙瘴)。
根據清朝法律,判決下達後,犯人必須一個月內上路,法律術語叫起解。犯人由判決地派兩名差人押送,稱為長解 ;沿途所經州縣,再派兩人在境內協助,稱為短解。
每天的路程,法律也給出了明確規定:日行50裏。2500裏的,限50日到達;3000裏的,限兩個月內到達。
在交通發達的今天,50裏不過咫尺之遙,但在幾百年前全靠雙腳的條件下,不論風霜雨雪,日復一日地爬山涉水50裏,卻是一種巨大的考驗。
最不人道的是,株連制度下,一人犯法,全家有罪。因此,大多數被流放寧古塔的犯人,他們不是一個人上路,而是整個家族一起遠行。
3000多里外的寧古塔,是一個令人談虎色變的不祥的詞語。它不僅意味着難以忍受的嚴寒,還意味着隨時可能面臨的死亡,以及排除在主流社會之外的窘迫。
其實寧古塔不是一座塔,而是一個城名,舊城在今黑龍江省安寧縣西海林河南岸舊街鎮。寧古塔屬邊遠地區,舊時,這裏環境惡劣,氣候異常,寸草不生,五穀不長,很適合罪犯改造。
那麼,既然不是塔,為什麼又叫做“塔” 呢?相傳,清皇族的遠祖兄弟六個,曾居住於此。滿語謂“六”為“寧古”,“個”為塔,故稱“寧古塔”。
發往寧古塔的罪犯,一般以10年為期,然後考察他的現實表現,如能悔過自新,改惡從善, 又情願回原籍者准予回籍。但如果被判處無期徒刑,除非皇上特批,否則不得入關。
根據《中國通史》、《清史稿》等史書記載,發遣到寧古塔的罪犯,除了平民百姓和旗人外,還有朝廷大臣。
《中國通史》
《清史稿》
從順治年間開始,寧古塔成了清廷流放人員的接收地。不同的人,不同的遭遇,不同的罪名,走上同一塊土地。
被流放的犯人在這塞北寒山飲悽風苦雨、茹荒野寂寥。他們當中有抗清名將鄭成功之父鄭芝龍、文人金聖嘆的家屬;著名詩人吳兆騫、思想家呂留良的家屬等等。
清初著名詩人吳兆騫,在家信中對寧古塔漫長得似乎看不到頭的冬天和讓人發瘋的嚴寒刻骨銘心 :
“寒苦天下所無,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風如雷鳴電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陰雨接連,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盡凍。雪才到地即成堅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
參考資料:
《清實錄》
《寧古塔的源起與傳説》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