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登基是否有內幕?其實康熙的一個決定早已暗示九龍奪嫡的結局

記得在《步步驚心》裏,十三爺被關之前,曾經和若曦秉燭夜談,十三爺對若曦説,不要捲進奪嫡裏來,不要去試探阻止一切的發展,否則只會害了自己。即便是睿智如康熙,也只能眼睜睜看着一切的發生,阻止不了他們兄弟的奪嫡之爭。
《步步驚心》只是一部影視作品,並不能代表真實的歷史。不過十三阿哥説的這句話倒是頗有道理,康熙一生文治武功,將王朝推到了一個鼎盛的高度,然而晚年卻不得不面對兒子爭儲的狀況,眼看着為了皇位,兄弟鬩牆,父子離心,他卻也只能眼睜睜的看着一切事情的發生。
雍正登基是否有內幕?其實康熙的一個決定早已暗示九龍奪嫡的結局

參加奪嫡的幾位皇子,前期主要以大阿哥和太子胤礽的爭鬥為主,太子胤礽不用説了,出生沒多久就被康熙立為儲君了,大家本都以為這是未來的君主了,胤礽自己也是這麼認為的,誰知道胤礽等啊等,等到自己都人到中年了,他的父親康熙還是老當益壯,胤礽不由得懷疑自己到底還能不能等到登基的那一天。
人一心急就容易做錯事,一邊是康熙的遲遲不退位,一邊是其他兄弟的異軍突起,着急了的胤礽,行事失去了往日的水準,還時不時的挑戰了康熙的底線,終於康熙一怒之下,廢了太子,沒想到這反讓大阿哥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趁機爭儲。卻不料弄巧成拙,康熙對他奪嫡的行為大怒,至此將大阿哥幽禁,因胤礽反倒因此翻了身,重新當回太子。
雍正登基是否有內幕?其實康熙的一個決定早已暗示九龍奪嫡的結局

只是,有一就有二,熙五十年,太子再次被告與大臣結黨營私,這一次,康熙再也沒有手軟,雷霆手段下來,在康熙五十一年再次下旨廢掉太子,從此廢太子胤礽就一直被圈禁到死。二阿哥胤礽也在九龍奪嫡的戰場中下場了。而本來想參與進奪嫡的三阿哥胤祉,本來野心勃勃,誰知看到前面兩個兄長的結局,生起了兔死狐悲之感,於是主動退出了競爭。雖然在康熙朝平平安安的,然而雍正一上台還是沒逃得過幽禁的結局。
前面的幾位兄長都下台了,就只有四爺黨和八爺黨有一爭之力了,四爺黨裏的皇子主要是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八爺黨的皇子裏主要是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如果要論人氣,其實八阿哥更受朝臣們喜愛,是有名的八賢王。只是,這對康熙來説是很忌諱的,他痛恨結黨營私。朝臣們對八阿哥越推崇,他就對八阿哥越忌憚,最後借斃鷹事件,讓徹底斷絕了八阿哥當儲君的可能性。
雍正登基是否有內幕?其實康熙的一個決定早已暗示九龍奪嫡的結局

八阿哥一倒下,八爺黨中的十四阿哥倒是突出了,康熙晚年對這個兒子十分喜愛,而且十四阿哥屢立戰功,聲望很高,雖然當時四阿哥也以淡然之態讓康熙對他很有好感,單色大家都以為,康熙更中意的是十四阿哥。
結果,後來康熙駕崩,留下的遺言卻是四阿哥繼承皇位,也因此傳出了很多流言,説四阿哥的皇位是偷來的,康熙中意的繼承人是十四阿哥,説遺囑本來寫的是傳位十四阿哥,四阿哥改成了傳位於四阿哥。具體的篡改內容,也有好幾個版本。一種説法是在“十”字加上一橫一勾,改成“於”字,變成了“傳位於四子”;
但是其實,關於這個詔書篡改的説法,是很站不住腳跟的。因為當時的聖旨數字都是用得大寫,大寫的拾可改不成於,再有清楚由於民族的關係,聖旨都是滿漢雙語,就算雍正能在漢字上動手腳,對於滿語也是改不了的,所以這一點是不成立的。
雍正登基是否有內幕?其實康熙的一個決定早已暗示九龍奪嫡的結局

而且,康熙的心思,其實早就可以看出來了,他的確是屬意於四阿哥的,否則他不會在自己行將就木的時候,還把十四阿哥派出去打仗,以至於在康熙死的時候,十四阿哥甚至不在京城。如果他一開始就屬意十四阿哥,又怎麼可能讓十四阿哥以儲君之尊去戰場上冒險呢?
只能説康熙的確是個睿智的帝王吧,四阿哥和十四阿哥一母同胞,血緣上是再親不過的兄弟,然而性格處境的不同,卻讓他們兄弟一直不合。康熙知道這兄弟倆的明爭暗鬥,不想見到兄弟奪位的一面,於是在關鍵時候,把十四阿哥派出去打仗,留下遺囑給四阿哥繼位,或許只是想,他們兄弟一人為帝王,一人為大將軍,共同創作這太平盛世吧。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91 字。

轉載請註明: 雍正登基是否有內幕?其實康熙的一個決定早已暗示九龍奪嫡的結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