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岑科(人文經濟學會理事)
在一個金錢崇拜的時代,會出現很多奇怪的社會現象。
比方説,網絡上流行對有錢人叫爸爸,馬雲是首富,所以很多人叫馬雲爸爸;王健林也是首富,他兒子王思聰被很多人稱叫老公??
這種“幽默”不知道是不是中國人所獨有的,如果是的話,追溯到整個人類歷史上,中國人又該對誰叫爸爸呢?
貪污和暴力登上了富豪榜
2001年,亞洲版《華爾街日報》還真做過一次評選,選出了50位擁有財富最多的“千年鉅富”,位居榜首的是成吉思汗。
他的財富主要是由土地折算來的,並且在“財富來源”一欄標註的是“掠奪”,七百多年前,他率領蒙古騎兵橫掃亞歐大陸,打下了33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成吉思汗畫像
這次評選上榜的富豪分為七類,其中以暴力為後盾的統治者最多,有22位;貿易商或金融商與生產商並列第二,各有9位;官場上的貪污受賄者第三,共有4位;並列第四的有三種身份:殖民者,教皇,官商,各有2位。在世的人有兩位,一個是文萊的蘇丹,一個是比爾·蓋茨。
從這個富豪榜的構成中,能看出一些道理來。
首先可以看到,在過去的一千多年裏,人類獲取財富的主導方式是掠奪,因為“首富”和入選最多的富豪都是以暴力為後盾的統治者。
但是與此同時,通過交易或者生產來創造財富也佔相當大的比重——一共有18位商業人士。另外,官商勾結或權力貪污也是獲取財富的重要途徑。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殖民者和教皇各有兩位,説明在過去一千年裏,宗教狀況和殖民開拓對社會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為什麼是以暴力為後盾的統治者擁有財富最多?這要説到人類制度的演變。
侵略光榮的歷史
其實從人的天性來看,如果沒有任何約束,人對自己喜歡的東西就像小孩一樣,本能的反應就是去搶,這是人的自然狀態。
但是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為了克服人與人之間的搶奪對集體合作的破壞,產生了道德和法律這樣的制度因素。
在出現公權力以後,國家或部族的首領要在集體內部提供最起碼的維護治安的公共服務,但是在國家之間、部族之間,人類沒有走出原始自然狀態。
一個國家的首領要想爭取利益,不管是公利還是私利,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對外征戰。他會許諾把戰利品如土地、糧食、牲畜等分給下屬和士兵,讓民眾也能得到好處,這就讓對外戰爭得到了廣泛的支持。
所以在古代社會,對外征戰是司空見慣、光明正大的事。不是不能打,就怕你打不贏。
大家耳熟能詳的古代帝國比如波斯帝國、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等等,都是通過武力建立起來的,而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國是最突出的一個。
在13世紀,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孫們通過對外征戰,開拓了東起日本海、西達地中海、北跨西伯利亞、南至波斯灣的遼闊疆域,成為世界史上面積最大的帝國。
蒙古帝國的疆域
在建立龐大帝國的征戰中,燒殺搶掠是免不了的。成吉思汗曾經説,“人生最大之樂,即在勝敵、逐敵、奪其所有,見其最親之人以淚洗面,乘其馬,納其妻女也。”可見戰爭非常殘酷。
通常,戰勝方會將戰敗方的財產據為己有,戰敗方的所有人只能任由對方處置,這時戰勝方的領袖是侵略戰爭的最大受益者,因為整個國家的人口和資源他都有權支配。
按照波斯人拉施特編寫的《史集》記載,成吉思汗有500多個嬪妃。因此他留下很多後代。
近年來,有一位牛津大學的人類遺傳學教授布萊恩·塞克斯(Bryan Sykes ),在曾屬於蒙古帝國版圖的地區通過蒐集DNA樣本作對比分析,得出的結論是成吉思汗的後裔有1600多萬人。這麼看,成吉思汗不僅是人類歷史上的首富,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強的“播種機”。
交易和掠奪的“相愛相殺”
當然,不管是成吉思汗還是其他的帝國統治者,他們不光有暴力搶奪的一面,也要承擔一定的公共服務職能。
比如在蒙古帝國擴張時期,總共有10萬多工匠從中亞被送往蒙古和中原地區,造就了古代東西方人力資源交流最活躍的時代。同時所有的蒙古附屬國,包括朝鮮、俄羅斯、越南等間接受控的國家,都設立了驛站,可以快速傳遞信息,促進貿易文化交流。驛站成為人類歷史上首次建成的聯接亞歐大陸的交通通訊重要節點。
從這個意義上説,蒙古帝國促成了人類社會的第一次“全球化”。
位於內蒙古呼和浩特的成吉思汗廟
也由此可見,在人類的歷史上,交易和掠奪是兩種最重要的交往方式。
古代國家政權和無政府狀態相比,是一種進步,它讓一定範圍的交易與合作成為可能,但仍舊是以掠奪為主的制度。
因為這時候,統治者可以不經民眾同意就處置他們的財產,也經常發動對外侵略戰爭;被剝奪的人雖然不情願,也只是希望改變角色,由被剝奪的對象變成掠奪者。
通過掠奪追求財富有一個悖論:當社會的主流是希望通過掠奪去獲得財富,就很少有人致力於創造財富,導致社會陷入整體的貧困。
所以從歷史來看,一個社會繁榮富足的關鍵,是如何從掠奪制度轉向交易制度,這一點有待進一步詳談。
最後要補充的是,在華爾街日報評選的千年鉅富50人中,有6箇中國人:成吉思汗、忽必烈、和珅、劉瑾(明朝太監)、伍秉鑑(清朝商人)和宋子文。劉瑾如果知道現在的社會有錢就可以當“爸爸”,他應該感到欣慰。
本文由公眾號「人文學會」(ID:HES1929)授權轉載,歡迎點擊「閲讀原文」訪問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