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的三國戰爭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二十六回,發生在官渡之戰中的延津之戰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袁紹、沮授、劉備、文丑、張遼、徐晃、關羽和曹操。原文如下:
顏良被殺後,沮授向袁紹表示,應該將劉備斬首,為顏良報仇,劉備卻認為難以確定殺死顏良之人就是關羽。袁紹被劉備説服,責怪沮授,此時,大將文丑表示,自己願意率兵渡過黃河迎戰曹操。沮授則提出應該留在延津,不可輕易渡河。袁紹大怒,以擾亂軍心為名呵斥沮授,隨即又同意讓劉備與文丑一起參戰。不過,文丑卻表示,自己足以殲滅曹軍,與劉備一同作戰反而礙手礙腳,便令劉備為後部,自己率七萬大軍為先鋒,渡過黃河,向曹操發動攻勢。
得知文丑率部前來,曹操下令將白馬百姓遷至西河,自己親自率部迎戰。同時,曹操又下令以後軍為前軍,以前軍為後軍;糧草先行,軍兵在後。但當曹軍進至延津時,文丑突然殺到,曹操命令放棄糧草,又令將士們將馬匹全部放走。謀士荀攸出言質疑,曹操則目視荀攸而笑。荀攸頓時明白了曹操的用意。
果然,當文丑大軍發現曹軍遺留的糧草及馬匹時,紛紛進行搶掠,陣型大亂。此時,曹操命張遼和徐晃出戰。但張遼的戰馬被文丑射中,徐晃與文丑較量一番後發現形勢不利,連忙撥馬而回,文丑率部追殺。
就在此時,關羽突然趕到,與文丑單挑。僅僅三個回合後,文丑心怯,撥馬繞河而去,結果被關羽追上,一刀將文丑斬於馬下。
小説中描述的文丑被殺之事,在歷史上卻有發生,但歷史的真實與小説的描述有着很大的區別。首先,文丑與劉備一起出戰,是歷史的真實,但兵力原沒有十萬之眾。《三國志?武帝紀》載:“紹騎將文丑與劉備將五六千騎前後至。”這説明當時文丑與劉備的兵力最多隻有六千餘眾。
其次,文丑究竟是死於何人之手呢?史料中的記載非常模糊。《三國志?武帝紀》載:“時騎不滿六百,遂縱兵擊,大破之,斬醜。”《三國志?徐晃傳》則稱:“(徐晃)從破劉備,又從破顏良,拔白馬,進至延津,破文丑,拜偏將軍。”而在《三國志?關羽傳》中並無關羽斬殺文丑的記載。因此,有不少學者認為斬殺文丑的並非是關羽,而是徐晃。不過,這個説法仍有商榷之處。
在《三國志?武帝紀》中,曾有一段這樣的記載:“(曹操)使張遼、關羽前登,擊破,斬良。遂解白馬圍,徙其民,循河而西。紹於是渡河追公軍,至延津南。”從這段記載來看,當時隨同曹操一起參與白馬及延津之戰的將領中就包含了關羽、張遼和徐晃。從三人的職務來看,關羽是大軍先鋒,同時也是朝廷任命的偏將軍。而張遼則是中郎將。兩人都是曹軍當中的高級將領。
那麼,當時的徐晃又是什麼職務呢?《三國志?徐晃傳》載,徐晃投靠曹操後,便被任命為裨將軍一職。按照當時的官制,關羽的偏將軍職位最大,徐晃的裨將軍次之,張遼的中郎將最小。因此,而在《三國志?徐晃傳》對徐晃在官渡之戰的戰績進行介紹時,都用了一個字:“從。”從,就是跟隨的意思。
那麼,當時徐晃“從”的將領是誰呢?從漢末的曹軍的隸屬關係及當時的戰局來看,徐晃不可能直接隸屬於曹操,有很大的可能就是隸屬於擔任偏將軍的關羽。因此,斬殺文丑的曹軍很可能就是當時在曹軍先鋒、偏將軍關羽率領下的徐晃所屬部隊。從這個意義上看,既可以説文丑是死於徐晃之手,也可以認為文丑是死於關羽所統率的曹軍先鋒部隊。不知這樣的看法諸位有何意見,歡迎討論。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